-
公开(公告)号:CN1192935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81779.1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G06F18/241 , H02J13/00 , G06F18/214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2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一体化监控平台的智能变电站故障分类方法,所述分类方法具体为:获取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计划,确定电网的有效判定范围;构建一体化监控平台,调取有效判定范围内电网的历史全景数据,根据智能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和保护配置情况,设置故障类型,以历史全景数据以及设置的故障类型为训练样本,搭建GCN模型,设置交叉熵损失为对应的损失函数,对GCN模型进行训练,通过一体化监控平台实时获取有效判定范围内智能变电站的全景数据,通过GCN模型实时检测智能变电站的故障类型。本发明通过一体化监控平台来保障数据来源,提高故障分类分析的准确性,并通过划定有效判定范围来保障应用的数据的有效性,提高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13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20596.8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运行能耗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变电站运行能耗构成;步骤S2)收集变电站数据;步骤S3)计算年单位变电容量能耗;步骤S4)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变电站运行能耗评估体系结构。本发明使用年单位变电容量能耗定量评估变电站运行能耗,并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变电站运行能耗评估体系结构,确定变电站运行能耗等级,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估结果更具客观性、直观性和可靠性,可为变电站节能优化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1736033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388180.0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网故障快速诊断定位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模块、故障知识库模块、方案存储模块、故障处理模块、故障接收模块和故障诊断模块,所述故障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故障诊断模块,所述故障诊断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故障知识库模块,所述故障知识库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终端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故障知识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方案存储模块,所述方案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故障处理模块。通过上述结构完成对故障进行快速的诊断和识别,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及时的对故障点进行定位整修,降低了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提高了用电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73897.8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变电站碳排放评估方法,生成碳排放孪生模型,确定用电设备和/或用热设备的第一计量设备;生成热回收孪生模型,确定电碳孪生单元和热碳孪生单元的第二计量设备;评估计算模型获取评估时间段内第一计量设备的第一计量信息,基于第一计量信息得到碳排放孪生模型的第一需求碳排放值;评估计算模型获取评估时间段所对应第二计量设备的第二计量信息,以及电碳孪生单元的能量变化信息,基于第二计量信息、能量变化信息得到热回收孪生模型在评估时间段异步的第一碳中和值和同步的第二碳中和值;评估计算模型基于第一需求碳排放值、第二碳中和值进行计算得到变电站在评估时间段的碳排放评估数据并显示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78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068100.4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结构变电站防雷接地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利用CDEGS软件的FFTSES、RESAP、HIFREQ模块分别对雷电流、土壤电阻率、防雷接地导体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将雷电流模型和土壤电阻率模型的参数导入HIFREQ模块中;接着通过三维防雷接地计算模型,根据雷击接地响应,计算获得避雷带引下线的最大分流系数、室内二次接地网上接地点的最大电位升,再根据钢结构变电站内设备的绝缘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值下限、最大电位升和雷电流峰值,按照公式计算获得钢结构变电站的最大耐受雷电流峰值;最后结合最大分流系数和最大耐受雷电流峰值,对钢结构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性能进行评估,为钢结构变电站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447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10608.6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钎焊式油水热交换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一侧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对侧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换热装置,换热装置通过水管连接出水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减小集热片和导管之间的缝隙,引导油的流向,提高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8252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465838.3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考虑负荷阻尼的在线机组频率稳定性优化解析方法,根据紧急事故后电力系统频率的动态变化特点,建立供需不平衡与一次调频响应之间的动态关系;量化解析频率动态过程,建立电力系统频率的时变曲线,并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频率最低点时间;根据频率最低点时间建立频率稳定性约束并加入智能配电网优化问题中进行求解计算。本发明面向含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智能配电网,建立了一个考虑频率敏感负荷的一次调频响应模型,旨在保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在线机组输出功率分配的经济效益,在现有基础上促进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项目。
-
公开(公告)号:CN112711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157290.0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手机APP的变电站设备缺陷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现场巡检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日常巡检;B)现场巡检人员登录手机APP,上传变电站设备缺陷的图像和/或语音和/或视频;C)对应工区专职人员初步审核缺陷并进一步上报缺陷至公司专职;D)公司专职审核缺陷并制定消缺计划,将消缺计划发送至消缺负责人;E)消缺负责人息准备消缺工具以及备品;F)消缺负责人组织消缺人员现场消缺,并上传消缺后的电力设备图像和/或视频;G)工作票许可人进行现场验收;H)将变电站设备缺陷消缺流程数据归档保存。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提高了变电站设备缺陷消缺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60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40033.2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配电网黑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黑启动电源:确定储能系统类型,电池储能包括锂离子、铅酸、钠硫或液流电池储能;步骤2电池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步骤3,待启动机组及启动路径的选择:基于IEEE30节点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设计,电池储能系统反应时间为毫秒级,假设电池储能系统响应时间为0,考虑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的不同位置设计方案;步骤4,负荷恢复:负荷恢复阶段,负荷恢复采用并行恢复方式,优先恢复剩余一级和二级负荷。本发明不仅能大大提高配电网的黑启动能力,缩短供电恢复时间,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储能系统能够辅助机组进行电网调频,能进一步提高电网频率稳定性,增强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9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35551.9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多种资源的变电站低碳运行方法,基于电路拓扑图获取变电站内每个蓄电单元连接的负载得到负载集合,根据负载集合内驱动资源的种类对负载区分得到单一资源需求集合和/或混合资源需求集合;获取未来预设时间段光能资源的预测信息,根据负载的历史信息、光能资源的预测信息对单一资源需求集合和/或混合资源需求集合内的负载进行需求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电能需求信息;根据每个蓄电单元的当前电能信息、电能需求信息计算得到电能缺失信息,统计所有蓄电单元的电能缺失信息比较计算得到电能缺失比例;基于电能缺失比例对光伏发电单元的电能输出接口进行划分供电,并根据蓄电单元的电能缺失比例动态变化进行动态同步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