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模块检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384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09521.5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模块检修装置,限位框内部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一侧设置有连接框,连接框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一侧设置有切换机构,夹紧机构包括支撑轴一,支撑轴一转动连接于连接框内壁,支撑轴一外壁设置有驱动组件一。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和稳定性好的特点,通过设置有夹紧机构,将需要检修的柔性直流换流阀模块放置在夹具的内侧,可以对柔性直流换流阀模块起到夹持限位的目的,具备对柔性直流换流阀模块夹紧限位的功能,在转运的过程中减少产生掉落等情况,同时降低柔性直流换流阀模块造成二次损坏的概率,便于柔性直流换流阀模块检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IGBT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8338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86937.0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IGBT热管理系统,包括:阀控装置、IGBT热管理平台、探测器、耦合器、宽光谱光源和光分路器,所述IGBT热管理平台电性连接探测器和阀控装置,且探测器电性连接耦合器。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探测器检测特定反射光并将获得测点数据送给IGBT热管理平台,IGBT热管理平台通过计算反射光波长和功率间的变量得出温度升高异常的传感器位置和温度测量值,且阀塔光纤光栅传感器矩阵中的光纤光栅测温子系统和电参数测温子系统通过IGBT热管理平台中架构的软件,根据给定的算法对光纤光栅测温子系统和电参数测温子系统测温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而能够给出更精确的单个MMC换流阀子模块IGBT核心温度计算值。

    基于改进深度残差的电容老化状态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8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10467.4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深度残差的电容老化状态评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子模块开关频率波形得到标准化时序老化特征数据集;S2:建立改进的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由输入层、第一卷积下采样层、最大池化层、2个第一残差基本模块、N个第二残差基本模块和N个第一残差基本模块交替、注意力机制模块、全局平均池化层、拉平层依次连接组成;S3:建立基于改进深度残差的电容老化状态评估模型;S4:利用标准化时序老化特征数据集D对模型进行训练;S5:输入新的子模块开关频率波形,判断电容的老化状态。本发明对ResNet进行改进,引入了空洞卷积和注意力机制,并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相结合,提高了电容器的老化状态检测的准确率。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阀塔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7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0514959.6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阀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阀塔,包括支撑架和换流阀组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壳体,所述换流阀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支撑架的外壁固定连接与两个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与壳体相接触的铜排,所述铜排上贯穿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储水箱的下侧壁与冷却管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本发明通过冷却水的流动吸附铜排上的热量,完成壳体的散热工作,并冷却水流动的过程中实现冷却水回流冲刷清洁板以及清洁板左右的对壳体上表面的清洁,避免积尘影响散热,以及冷却水涂覆在壳体上表面,通过蒸发进一步吸附壳体热量,促进壳体散热。

    一种CT用可伸缩免移防撞阶梯

    公开(公告)号:CN215384130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0858005.3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一种CT用可伸缩免移防撞阶梯,主要由三个中空的高度等差降低的三阶立方柱、二阶立方柱、一阶立方柱构成,其上为实性的三阶踏面、二阶踏面、一阶踏面,外侧为安装有三阶防撞缓冲垫、二阶防撞缓冲垫、一阶防撞缓冲垫的三阶防撞面、二阶防撞面、一阶防撞面,三阶防撞面、二阶防撞面下方分别设置有二阶上限制棱、二阶下限制棱及一阶上限制棱、一阶下限制棱,二阶防撞面、一阶防撞面一侧分别安装有二阶手柄、一阶手柄,本技术方案解决切换不同身体状态的患者上下诊断床时避免反复移动固定阶梯导致技师的工作量增加和扫描间隔时间加长,及卧床患者经平车移动时防止平车撞击CT诊断床等的技术问题,提高CT扫描效率,降低设备损害风险。

    一种医用放射手术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591463U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21194510.2

    申请日:2017-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放射手术防护装置,它包括组合式支撑架体,所述组合式支撑架体的底部安装有滑移机构,在组合式支撑架体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分块式防护纤维块。所述组合式支撑架体包括多根弧形内支架和弧形外支架,每根所述弧形内支架和弧形外支架之间在顶端进行套接而成,进而构成一组半圆形支撑结构;多组半圆形支撑结构之间通过伸缩结构组合在一起,构成整体拱形防护支撑架;所述弧形内支架和弧形外支架上等间距焊接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环。此防护装置在放射手术过程中能够对患者除手术之外的部分进行有效的防护,进而保证了放射手术的安全性。

    放射治疗平台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55945U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721187874.8

    申请日:2017-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放射治疗平台,它包括底座、升降平台、仰卧平台、放射平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驱动装置上的第一步进电机驱动升降平台沿第一丝杆来回运动,通过第二驱动装置上的第二步进电机驱动仰卧平台沿第二丝杆来回运动,通过对升降平台上的充气接口冲气或放气使其高度升高或降低,通过旋转靠枕调节头部高低,通过旋转座旋转调节放射头的放射方向,病人整个身体均可随卧床穿过放射孔,还可被放射头整个覆盖。克服了原放射治疗或诊断时病人需要频繁调整身体部位,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治疗或诊断时无需病人频繁的调整身体,操作方便,治疗或诊断效率高的特点。

    可快速组合防辐射架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01668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721150225.0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快速组合防辐射架,它包括底座、防护板和防辐射板,通过底座上设置的连接插孔和连接插销可将多个底座相互连接为一体,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长度,通过推拉位于底座滑槽中的防护板相互展开组成防护区域,通过将防辐射板插入防护板的凹槽中阻挡射线,形成隔离辐射区。克服了原铅衣等防护用具使用感差,不易清洁,易造成交叉感染,长期使用防护效果大打折扣的问题,也克服了原防辐射架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无法通用,不便于维护保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通用性好,便于保养维护,患者使用感好,避免交叉感染,长期使用防护效果不会明显减低的特点。

    一种放射影像读片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81836U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21268522.5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一种放射影像读片装置,它包括固定面板,固定面板包括面板、包覆在面板边沿的凸缘、以及设置在凸缘端部的限位条,在面板的内侧且位于凸缘以及限位条形成的限位槽中设有平板灯,固定面板是由第一面板层以及第二面板层构成的内部中空的夹层结构,在固定面板的底段设有抽风装置,抽风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腔体,外壳上设有出风口以及抽风口,在腔体内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有抽风电机机构、滤网,抽风装置通过外壳上抽风口处的凸起部与在固定面板底段的面板壁上设有的插孔配合连接,在固定面板上设有风口。它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医学影像读片装置一般在室内黑暗条件下使用,其内部容易受潮,这样对影像片容易造成一定的腐蚀影像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