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33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29444.2
申请日:2022-12-1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阻抗灵敏度分析的中高频谐振抑制方法,首先基于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柔直并网系统等效阻抗精细模型。其次,汇总可能影响等效电阻的因素并给出各影响因素初始区间,计算分析主导因素排序图;然后,针对出现的谐振现象,基于主导因素排序,可以定位该频率下影响等效电阻的主导影响因素,实现谐振溯源。再采用主导影响因素之间两两联合调参的方式进行参数优化,通过联合调参三维图可以得到谐振频段下主导影响因素的参数稳定域;最后,将主导影响因素优化至稳定域中,实现对柔直并网系统谐振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831118.3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压直流线路的变斜率电流偏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考虑受端交流母线发生三相故障时电压跌落程度,将受端交流母线电压输入至换相失败预防控制模块,通过设置合理的检测阈值来检测是否发生故障,然后判断故障类型,计算电压跌落值UCF;2)将电压跌落值UCF输入至电流偏差控制器CEC中,通过改变其输入直流电流偏差饱和值和其输出关断角增量最大值,增大CEC斜坡函数的斜率K,以自适应调节CEC输出,进而抑制后续换相失败。该方法有利于降低后续换相失败的发生概率,改善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运行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84667.3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风电功率平抑的储能系统功率控制和短路故障保护方法,为适合海上风电波动功率平抑的直流直挂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功率控制和直流短路故障保护方法,将储能系统作为电流源向直流母线提供或吸收电流,以实现功率控制,同时设计滤波电感和并网电感;本发明的直流直挂储能的能量传递限于直流与直流间,不需交流电感,同时桥臂数量减少,所需并网电感数量也减少,设计感抗值也减小,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同等电压下,本发明所需的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数量仅为MMC‑BESS的1/6,极大降低了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的成本。采用储能系统直挂于直流母线,在直流线路故障时,可以通过直接闭锁半桥子模块的方式快速切除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7600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82703.6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交流电网柔性互联系统及其保护控制方法,该柔性互联系统包括AC/DC变流器设备和DC/AC变流器设备,AC/DC变流器设备、DC/AC变流器设备的交流侧分别通过交流开关与第一母线、第二母线连接,AC/DC变流器设备直流侧的正负极分别与DC/AC变流器设备直流侧的正负极连接;第一母线至少通过两组交流开关与两个交流电网相连,第二母线至少通过两组交流开关与两个交流电网相连;同一时刻第一母线上只有一个交流电网通过柔性互联系统与第二母线连通,第二母线上只有一个交流电网通过柔性互联系统与第一母线连通;AC/DC变流器设备和DC/AC变流器设备中至少有一个设有储能电池单元。该系统可以实现多个交流电网的柔性互联,提升柔性互联系统的利用率和电网供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6067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96650.0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系统的换相失败抑制方法,所述接入系统的高低端换流阀在直流侧串联,该抑制方法采用故障层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系统CFPREV输出的触发角提前量为电气检测量,通过设置协调系数K,将其与非故障层控制系统协调配合,来降低非故障层发生换相失败的概率;并通过提前触发VDCOL指令来降低高低端换流器的直流电流;本发明与传统的分层接入系统换相失败抑制方法相比,具有更强的故障抵御能力和恢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904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75596.X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暂态和电压稳定性协同预测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稳定性评估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电气参数,构建电网信息邻接矩阵;基于电网信息邻接矩阵,从PMU数据中提取电力系统的拓扑特征和时间特征;将提取的拓扑特征和时间特征进行融合,并输出电力系统暂态和电压稳定性的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预测的精度和鲁棒性,并满足实时性要求,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83814.1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合附加阻尼控制的高频谐振抑制方法,所提抑制方法首先基于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考虑系统延时的柔直并网系统等效阻抗简化模型。其次,分析了等效电抗、系统控制延时、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电流内环PI参数对MMC等效阻抗的影响,基于影响因素分析,针对柔直并网系统的高频谐振现象,考虑系统控制延时,设计了一种采用电压滤波法与等效电流采样滤波法相结合的联合附加阻尼控制器。最后,将联合附加阻尼控制器加入柔直并网系统中,实现对系统高频振荡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110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485598.9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风电直流汇集送出直流动态卸荷储能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基于新型储能以及模块化多电平技术,直流储能系统接在直流母线之间,通过控制储能型子模块的投切,可实现对充/放电电流和直流电压的灵活控制;充分利用电池短时高倍率充电能力,在主网交流侧故障时全额吸收盈余功率,可取消传统造价高昂、保护配合复杂的卸荷耗能装置;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精准控制卸荷功率,避免传统卸荷电阻频繁投切时带来的功率波动问题,通过储能吸收风电盈余的功率,实现能量回收利用;本发明创新性采用新型储能系统用作暂态卸荷,可实现储能系统的多功能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4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46248.X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关于MMC‑DCT系统简化模型的电流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MMC‑DCT系统的工作原理,设定功率等效原理等值为MMC‑DCT系统的等效功率简化模型;步骤S2、以电路计算方法设定输出功率#imgabs0#有效值的表达式;步骤S3、在输出功率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输出电压投入的电平数以及输出电压与等效电感电流的夹角#imgabs1#,得到此时等效电感电流#imgabs2#的最小模值;步骤S3、求出在等效电感电流#imgabs3#的最小模值下的等效电感电压的模值#imgabs4#;步骤S4、由#imgabs5#,#imgabs6#和#imgabs7#之间此时的相量关系,得到#imgabs8#的模值;步骤S5、由投入电平数与此时#imgabs9#的模值的关系,计算出最接近理想优化电流的输入端投入电平数;本发明能实现MMC‑DCT系统内部电流的优化,减少了内部过大环流对MMC‑DCT系统传输功率精度的影响以及内部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05900.9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变压器阀厅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厅,所述阀厅内同时布置直流变压器正、负极阀,阀厅一侧为低压直流进线端,另一侧为高压直流进线端及公共进线端,各进线端通过阀厅不同位置的穿墙或穿楼板套管与阀厅外设备连接。本发明采用直流变压器正负极阀共阀厅布置,布置合理、紧凑,空间利用率高,节省阀厅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