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69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45203.6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nventor: 余斯航 , 唐志军 , 陈郑平 , 陈建洪 , 李泽科 , 林国栋 , 范海威 , 林少真 , 林文彬 , 李兆祥 , 刘龙辉 , 徐志光 , 晁武杰 , 郭健生 , 邵振国 , 郑文迪 , 王向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设备相关性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复杂性与二次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设备,然后建立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之间的可靠性函数,其次,通过Copula理论考虑同一套主保护部分设备之间的相关性的可靠性模型,最后根据二次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对二次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本发明重点解决考虑设备相关性的二次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考虑设备间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评估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25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45359.4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nventor: 陈建洪 , 陈郑平 , 唐志军 , 李泽科 , 林国栋 , 范海威 , 林少真 , 余斯航 , 林文彬 , 李兆祥 , 晁武杰 , 郭健生 , 贾杰 , 刘龙辉 , 张志耿 , 邵振国 , 郑文迪 , 王向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间灰数动态灰靶的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得二次设备状态指标的最佳权重;步骤S2、进行基于多维时间阶段信息集结的状态评估;步骤S3、进行基于指标变化趋势的状态评估;步骤S4、将步骤S2、S3的评估结果结合,得出综合靶心度作为评估结果;本发明融合多维时间阶段的二次设备运行数据和指标信息的阶段间动态变化,利用动态灰靶理论求取反映二次设备状态的综合靶心度。通过整合二次设备的历史信息与当前状态,构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269463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645203.6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nventor: 余斯航 , 唐志军 , 陈郑平 , 陈建洪 , 李泽科 , 林国栋 , 范海威 , 林少真 , 林文彬 , 李兆祥 , 刘龙辉 , 徐志光 , 晁武杰 , 郭健生 , 邵振国 , 郑文迪 , 王向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设备相关性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复杂性与二次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设备,然后建立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之间的可靠性函数,其次,通过Copula理论考虑同一套主保护部分设备之间的相关性的可靠性模型,最后根据二次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对二次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本发明重点解决考虑设备相关性的二次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考虑设备间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评估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54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432708.9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场景构建的风电储能设备调节性能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已有计及误差的时序风电预测场景,估计出风电功率预测误差范围。计及误差的场景为储能预测、储能出力预测时能够考虑误差的影响。而后,通过场景构建出的时序数据进行滤波,得到不同时序下的日前储能出力预测,日前储能出力预测只是确定电池储能电站在某时刻下的充放电状态、得到储能与初始误差的概率分布曲线、设置当日储能上限和下限限定储能充放电深度。通过日前风电预测功率与实时调度模型进行储能出力预测。其采用改进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概率分布,无需进行概率分布的任何假设,有效提高概率分布的准确度,提出风储联合调度模型调节性能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6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0374776.4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92 , G01R31/396 , G01R31/367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电池相关性的电池储能模块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电池储能模块拓扑结构,并通过Copula理论构建储能单元中电池簇相关性的可靠模型;步骤S2:建立储能模块中储能单元电池模块的可靠性函数;步骤S3:根据储能模块的结构拓扑建立整个储能模块的可靠性函数,并对储能模块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本发明能有效提高电池储能模块可靠性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11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485599.3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应用于海上风电全直流汇集送出直流动态卸荷的储能系统,基于新型储能以及模块化多电平技术,直流储能系统接在直流母线之间,通过控制储能型子模块的投切,可实现对充/放电电流和直流电压的灵活控制;充分利用电池短时高倍率充电能力,在主网交流侧故障时全额吸收盈余功率,可取消传统造价高昂、保护配合复杂的卸荷耗能装置;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精准控制卸荷功率,避免传统卸荷电阻频繁投切时带来的功率波动问题,通过储能吸收风电盈余的功率,实现能量回收利用;本发明创新性采用新型储能系统用作暂态卸荷,可实现储能系统的多功能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4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82666.6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包括拓扑划分和拓扑信息识别两部分;拓扑划分部分构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拓扑结构,包括节点、单元、区域以及故障作用端口信息;拓扑信息识别部分通过分布式控制终端之间的通信,以遍历方法识别配电网拓扑信息并储存在分布式控制终端内。该方法有利于简化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拓扑,并获取准确的配电网结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2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73872.3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池储能参与风电波动平抑方法,首先,针对风电预测出力可能存在的最大误差,构建风电不确定性集,以更全面地考虑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为目标,基于鲁棒优化原理建立含风电不确定性集的风电波动平抑模型,根据对偶理论将建立的min‑max双层优化问题转化为单层确定性优化问题。其次,针对BESS参与平抑风电波动可能出现充放电裕度不足的问题,对储能电池荷电状态的优化,确保BESS具有足够的裕度平抑风电波动。最后,为了应对风电预测数据准确度随预测时域增大而降低的问题,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根据风电场滚动上报未来4h的超短期预测数据进行滚动优化控制BESS,提出基于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的风电波动平抑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4828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81380.2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障无人机电力巡检的自适应异构组网系统,包括无人机终端、宏基站、小基站;所述小基站均匀部署在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并且宏基站小基站异频部署;宏基站根据小基站上报的负载等信息直接进行切换判决,同一虚拟小区内的小基站之间切换,只需重新配置,更改数据交互的小基站即可;所述无人机终端通过宏基站能保持可靠的连接。本发明实现以无人机终端为中心的小区协作,保障无人机终端高速移动过程中的稳定高带宽通信连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27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78695.1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间相关性随机标识的5G mMTC多用户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基于压缩感知的免授权NOMA系统模型;步骤S2:基于随机标识分配的策略,改进基于压缩感知的免授权NOMA系统模型,得到基于随机标识的免授权NOMA系统模型;步骤S3:考虑用户活跃状态存在的时间相关性,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求解基于压缩感知的免授权NOMA系统模型,完成多用户识别。本发明有效降低检测时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