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风光消纳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0574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277249.1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风光消纳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风电单元以及光热发电单元,光伏发电单元产生的一部分电能和所述风电单元产生的一部分电能分别进入光热发电单元进行二次发电;同时光伏发电单元产生的电能可直接供给风电单元中的增速机和光热发电单元使用。本发明的系统将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三种方式结合起来利用,将风电站和光伏电站发出的未上网的电用来加热光热发电站中的储热材料,有效减少了光伏、风电系统中的弃光、弃风,提高了风光消纳;且风电站和太阳能光热电站自身用电可由光伏电站提供,直接利用光伏的直流电,减少中间环节损失,提高整体能量转化效率,更加有效的利用风能、太阳能资源。

    一种下降式变截面太阳能固体颗粒吸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001761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306208.9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一种下降式变截面太阳能固体颗粒吸热器,吸热器由固体颗粒进料口(1)、固体颗粒分配槽(2)、固体颗粒(3)、多根平行布置的变截面下降吸热管(4)、固体颗粒汇集槽(5)、颗粒出流口(6)组成。固体颗粒由双侧的固体颗粒进料口(1)进入固体颗粒分配槽(2),其内部固体颗粒(3)受重力作用自上而下沿着多根平行布置的变截面下降吸热管(4)流动,汇集于固体颗粒汇集槽(5),通过颗粒出流口(6)进入储热罐。该吸热器可使固体颗粒(3)在下降过程中增加流动过程的局部阻力,减缓流动速度以延长吸热时间;固体颗粒(3)流过截面收缩段产生径向分速度,使粒子与粒子相互掺杂,增加了热量从管壁向管内部的传递。

    一种基于胶束自组装效应的水系热原电池p-n转换方法及水系热原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518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06561.3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胶束自组装效应的水系热原电池p‑n转换方法及水系热原电池,属于温差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基于胶束自组装效应的p‑n转换型水系热原电池,包括模具、填充液、冷侧电极、热侧电极;所述模具的两端开口;所述模具内含有填充液,模具两端的开口分别采用冷侧电极、热侧电极封装;所述冷侧电极温度保持在15℃;所述填充液为KI/KI3电解液与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混合物。通过热敏聚合物的掺杂,选择性调控I3‑离子浓度,可以将n型的I‑/I3‑体系转换为p型,原始的I‑/I3‑氧化还原电对具有负的热功率,并被定义为n型,但在一定含量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添加下能够发生转换,表现出p型的热功率。

    一种基于双重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区域冷热源供能网络调优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98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602034.1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域冷热源自动调优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重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区域建筑冷热负荷预测和多目标冷热源调度优化方法、系统及设备,步骤包括:S1,获取并预处理历史负荷数据集,基于热力学先验机理建立冷热负荷物理信息约束;S2,基于上述数据集和约束构建并训练建筑负荷预测模型;S3,基于能源梯级利用原则,构建区域冷热源多目标优化模型;S4,根据上述模型负荷预测结果,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冷热源进行优化配置;S5,分析预测负荷预测和优化结果,建立多维的冷热负荷物理信息约束;S6,基于上述结果和约束,构建并训练建筑冷热源调优模型;S7,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基于预测负荷的源网自动化调优。

    能源塔空气源超级热泵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80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10309789.4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能源塔空气源超级热泵,属于能源高效利用领域。该系统采用能源塔阵列满足大功率制热需求,并采用两级或多级热泵系统实现大范围空气温度变化的需求,同时可以外界条件采用不同循环方式进行工作,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温度工况,进而显著的提升了系统性能,并可在持续制取热水的同时完成设备除霜。

    一种吸收压缩式热泵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972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0324811.2

    申请日:202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压缩式超级热泵,采用新型的流程并以五种运行方式满足空气大范围温度变化下的制热或制冷需求,其既可以实现单独制热或制冷,也可以满足同时制热制冷的特殊需求,该热泵的制热温度范围为50至150℃,制冷温度范围为‑30℃至10℃,该热泵采用压气机对制冷剂蒸气的压缩比进行调节,以实现相同的空气温度下改变制热或制冷温度,相比现有技术显著的提升了热泵的制热和制冷工作温度范围,且具有较好的性能优势。

    一体式液体填充光谱滤光聚光器、系统及其光能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706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754008.7

    申请日:2021-07-04

    Abstract: 一体式液体填充光谱滤光聚光器、系统及其光能调控方法,所述一体式液体填充光谱滤光聚光器,包括入射侧盖板,液体填充腔,出射侧盖板,以及入射侧盖板与出射侧盖板之间的密封;入射、出射侧盖板通过密封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空腔,空腔内填充对光伏电池响应光谱区间以外的辐射有吸收特性的半透明液体形成液体填充腔;通过对固体部分和液体部分联合进行光谱吸收及聚光形状的设计,形成集成光谱吸收功能、聚光功能与液体吸热功能的一体化的光学器件。本发明借用吸收液体填充层构造兼具聚光功能的一体化滤光聚光器件,实现动态调控聚光比或光谱吸收范围的效果;有助于降低光谱分光式光伏/热系统的设计的复杂性,降低成本。

    一种600MW等级汽轮机组供热节能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15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89199.6

    申请日:2022-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00MW等级汽轮机组供热节能系统及其调节方法,具体包括中压缸、凝汽式低压缸、背压式低压缸、凝汽器、低温热源加热器和高温热源加热器。低压缸扩容增加单台低压缸出力,改造为背压不同的背压式低压缸和凝汽式低压缸。供热季背压式低压缸投运,排汽进入低温热源加热器加热热网水,实现低品位余热供热,凝汽式低压缸微出力;非采暖季背压式低压缸切缸,蒸汽离开中压缸后进入凝汽式低压缸做功后排入凝汽器;通过调节阀可在线切换低压缸的投运,不需停机。本发明为600MW等级余热供热机组提供了解决思路,克服了湿冷高背压余热供热机组双转子互换的停机和维护工作量,且在一定范围内热电解耦,适用于600MW等级双低压缸布置湿冷热电联产机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