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33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30551.8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串联补偿电阻的风电系统次同步振荡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DFIG风电并网系统风机侧串联补偿电阻,测量DFIG风电并网系统的阻频特性,得到串联补偿电阻时DFIG风电并网系统的频特性曲线,用该阻频特性曲线减去补偿电阻的电阻,得到DFIG风电并网系统的阻频特性曲线;S2、根据DFIG风电并网系统的阻频特性曲线判定DFIG风电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风险频段;S3、根据DFIG风电并网系统在次同步振荡风险频段下的等效电路的衰减因子进行次同步振荡风险评估。本发明通过对DFIG风电并网系统串联补偿电阻进行阻抗扫描,获得更加准确的DFIG风电并网系统的阻抗特性曲线,并通过该曲线实现对DFIG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62190.0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P9/00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机稳定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方法中包括获取实时无功电流参考值;根据所述实时无功电流参考值与网侧无功电流极限值以及转子侧无功电流极限值之间的关系,确定对应的控制模式;根据所述对应的控制模式控制无功电流,使得并网电压符合要求,由于采用一种自设计无功电流支撑的双馈风机低高电压连续故障穿越过程转子侧、网侧变流器三种策略模式切换的协调控制。按照转子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所能够提供的无功电流参考值的不同判定条件设置了不同的控制模式,能够降低风机故障时的直流母线电压越限问题,从而保证双馈风机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35936.1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过电压评估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待评估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获取基础潮流信息、暂态元件参数信息和故障信息,并构建获得各元件的准稳态模型;根据故障信息,修改电力系统节点导纳矩阵为故障发生时节点导纳矩阵,结合各元件的准稳态模型预估直流是否换相失败,获取故障期间换相失败直流信息;根据故障信息,修改电力系统节点导纳矩阵为故障发生后节点导纳矩阵,结合各元件的准稳态模型以及故障期间换相失败直流信息,计算获取故障后各节点电压水平,获得各节点暂态过电压评估结果。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计算量过大、仿真迭代步数过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60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43208.2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理工大学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章海静 , 付辉 , 彭书涛 , 潘忠美 , 夏楠 , 同向前 , 郑天悦 , 邓俊 , 李怡然 , 刘瑶 , 李树芃 , 尹俊钢 , 周雨豪 , 杨博飞 , 王燕 , 张存峻 , 南美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储能参与电网二次调频的聚合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首先对各分布式储能单元进行分组和聚合,以便于调度中心对数量较多的储能单元进行调度管理;进而通过求解所提出的计及调频成本和荷电状态(SOC)差异的分布式储能调频功率双层优化模型对各储能单元的出力进行控制。第一层建立系统层优化模型,求解各聚合储能的功率指令值,以达到调频耗量函数最小的经济性目标;第二层以缩小聚合储能内各分布式储能单元的SOC差异为目标求解得到分布式储能单元功率指令值,以控制各分布式储能单元参与电网调频。每次进行功率分配时需要考虑的变量规模以及计算量都将变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62192.X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P9/00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双馈型风电机组控制器参数辨识方法,包括:搭建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系统模型,并建立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双馈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在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系统模型中设置机侧变流控制器,并生成包含控制参数的机侧电流传递函数方程;在所述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系统模型中设置网侧变流控制器,并生成包含控制参数的网侧电流传递函数方程;根据故障控制策;本发明提供的双馈型风电机组控制器参数辨识方法,搭建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系统模型,并根据变流器控制结构和故障控制结构,并对应生成算法模型,通过对模型中的非线性方程迭代求解,得到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响应特性更优的控制参数,结果准确,实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71727.X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馈风机高低电压穿越控制参数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预先构建的双馈风机控制结构化模型输出的仿真数据,分析高低电压穿越阈值;将所述高低电压穿越阈值作为高低电压穿越控制的电压初始值,对双馈风机的高低穿控制方式进行辨识,制定高低电压穿越策略;基于高低电压穿越策略,对控制环节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辨识,获得控制环节中的各个控制参数值。上述方案基于双馈风机控制结构化模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包括了对故障穿越控制方式以及控制参数进行辨识的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控制参数的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4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47601.4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机暂态稳定性的方法,分析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机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与暂态特性;为了补偿锁相环的相位延迟,在转子侧变流器有功功率PI控制的积分环节加入复位补偿CI;当检测到电网故障清除时,转子侧变流器有功功率控制环节采用PI+CI控制,通过对功率控制环节的改进,补偿相位延迟,从而抑制低频振荡。本发明能够提高电网适应性,降低现代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潜在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2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35045.1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理工大学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优化调度运行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抽水蓄能电站优化调度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待优化调度的多能源发电系统,获取抽水蓄能电站优化调度运行模型;求解所述抽水蓄能电站优化调度运行模型,获得优化调度运行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碳排放量最小建立了目标函数,可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充分利用抽水蓄能的储能作用,能够促进电力系统清洁高效运行,降低地区电网的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8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29139.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所述多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故障直流线路名称以及故障直流线路因故障损失的直流送出功率;将获取的故障直流线路名称以及故障直流线路因故障损失的直流送出功率输入故障直流线路所在直流群配置的智能体,通过所述智能体得到故障直流线路所在直流群其他直流线路的紧急功率调整量,通过其他直流线路的紧急功率调整量来平衡故障带来的不平衡功率实现多直流送端电网稳定控制。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大幅减小了稳定控制时的切机量,可降低对日常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3300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16294.5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的电网运行方式调整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调度领域,根据电网各元件的历史数据,对含有不确定性的元件进行概率建模,拟合含有不确定性的元件的概率分布;考虑不确定性的电网运行方式自动调整方法,能够实现电网运行方式自动调整,有效地解决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源荷双侧不确定性带来的平衡和消纳问题,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实现新能源的最大消纳,对系统中各元件进行了不确定性建模,使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拟合出了含有不确定性的元件的概率分布,将概率参数引入电网运行方式自动调整模型,对系统中各元件不确定性的定量描述,帮助电力企业方式计算部门更为直观地了解系统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