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62938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98873.4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1R11/66
Abstract: 一种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最大需量表装置涉及电网供电最大需量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输入端、新型最大需量表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新型最大需量表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输入端实时同步采集1P、2P以及nP等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的需量数值,所述输出端输出经新型最大需量表运算后的最大需量数值;该装置解决了多回路或电源用户的最大需量计量不准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电网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并保障了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183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3353.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F8/60 , G06F8/10 , G06F9/4401 , G06F9/50 , G06F8/71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负荷预测模型在智慧能源单元上的部署与优化方法,一种净负荷预测模型在智慧能源单元上的部署与优化方法,包括:智能能源单元与模型的兼容适配,具体包括:根据模型的复杂性、数据量、性能要求以及预算研究模型部署的软硬件需求,通过分析模型复杂度评估所需算例支撑、内存和存储空间需求,依据模型和框架确定是否需要额外依赖文件并研究安全性需求;采用集成学习算法进行目标检测;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时序事件模型进行故障预警和消缺指引,预测关键设备潜在故障发生概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提高模型与智慧能源单元的适配性。二、提升模型性能。三、实现有效的模型部署与测试。四、助力提高电力市场运营和调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8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93414.4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F18/211 , G06F18/15 , G06F18/241 , H02J3/00 , G06Q50/06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期净负荷预测方法,包括:基于历史净负荷数据、分解后的净负荷数据、天气数据、日期数据等多方面因素的数据预处理技术,所述数据预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清洗、特征选择和特征缩放,其中:数据清洗用于处理数据集中的错误、缺失或无效数据,包括删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数据和异常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提高预测准确性。二、提升模型泛化能力。三、增强模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四、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五、有助于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管理。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准确的净负荷预测可以帮助电力供应商和用户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降低市场风险,控制成本,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1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011398855.6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一种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最大需量表装置涉及电网供电最大需量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输入端、新型最大需量表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新型最大需量表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输入端实时同步采集1P、2P以及nP等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的需量数值,所述输出端输出经新型最大需量表运算后的最大需量数值;并且包括了该装置的计量方法;该装置解决了多回路或电源用户的最大需量计量不准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电网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并保障了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93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011398873.4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1R11/66
Abstract: 一种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最大需量表装置涉及电网供电最大需量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输入端、新型最大需量表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新型最大需量表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输入端实时同步采集1P、2P以及nP等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的需量数值,所述输出端输出经新型最大需量表运算后的最大需量数值;该装置解决了多回路或电源用户的最大需量计量不准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电网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并保障了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18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7383.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隐马尔可夫模型拓展为因子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其中将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任务对应为隐马尔可夫模型中的参数学习问题和状态推断问题;使用公开数据集对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负荷分解方法进行实验以确认分解效果,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求解非侵入式负荷分解问题,采用Viterbi算法逐步求解,所述Viterbi算法通过遍历所有的状态转移情况来寻找最佳状态序列,且应用动态规划高效求解概率最大的状态序列,在逐步分解过程中根据t时刻负荷情况和t+1时刻的总功率推测t+1时刻负荷状态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03220.8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方样本的联邦学习达到负荷预测的方法,包括,S1:联邦学习多方样本本地模型训练;S2:联邦学习模型聚合:针对负荷预测场景专门设计聚合模型,此聚合模型的构建需要对全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趋势探测;S3:联邦学习隐私数据保护:采用差分隐私保护技术,该技术通过向数据或训练模型输出添加噪声来保护本地数据,防止通过反向计算获取原始隐私数据,其中噪声添加方式应根据数据的特性和隐私保护需求确定;负荷预测准确性高,无论是短期的负荷波动还是长期的负荷趋势预测都能提供更可靠的结果。模型训练效率高,提高了整个联邦学习负荷预测模型的训练效率,从而能够更及时地为电力配网的负荷预测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9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37302.9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H02J13/00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10L15/26 , G10L1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服务质量网格化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事件抽取与分析模块、预警模块、智能工单模块、服务质量监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多渠道数据,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多渠道采集的多模态数据进行转换、汇聚、存储,事件抽取与分析模块用于抽取数据中的事件信息,形成元组事件信息,预警模块根据元组事件信息计算预警事件,智能工单模块根据元组事件信息创建工单,并能够根据预警模块计算出的预警事件对工单进行优先级排序,服务质量监控模块对工单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本发明将多渠道客户沟通数据进行汇集,统一处理,消除了各个渠道的信息隔离,采用多种智能化手段协同处理,提升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18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98855.6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一种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最大需量表装置涉及电网供电最大需量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输入端、新型最大需量表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新型最大需量表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输入端实时同步采集1P、2P以及nP等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的需量数值,所述输出端输出经新型最大需量表运算后的最大需量数值;并且包括了该装置的计量方法;该装置解决了多回路或电源用户的最大需量计量不准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电网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并保障了多回路或电源用电客户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2729187U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20935636.6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字典模型的客服平台用工作桌,包括安装座和桌面,所述安装座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至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腔的内顶部并向上延伸,所述螺杆延伸的一端螺纹套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顶部与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机构和减震机构的设置,使工作桌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自由的调节,从而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效果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