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倾斜离子注入来形成鳍和鳍式FET

    公开(公告)号:CN102318046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080007382.0

    申请日:2010-01-22

    Abstract: 通过提供衬底并且在衬底顶上形成含半导体层来形成半导体器件。然后在含半导体层顶上形成具有多个开口的掩膜,其中掩膜的多个开口中的相邻开口以最小特征尺寸隔开。此后,进行倾斜离子注入以向含半导体层的第一部分引入掺杂剂,其中实质上不含掺杂剂的其余部分存在于掩膜之下。相对于含半导体层的实质上不含掺杂剂的其余部分选择性地去除含半导体层的包含掺杂剂的第一部分以提供亚光刻尺寸的图案,并且向衬底中转移图案以提供亚光刻尺寸的鳍结构。

    SOI上的动态阈值电压MOSFET

    公开(公告)号:CN100375296C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410091225.9

    申请日:2004-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3

    Abstract: 提供与晶体管相邻并位于晶体管和到其中形成有晶体管的衬底或阱的接触之间的管体控制接触,根据施加到晶体管栅极的控制信号,晶体管的衬底与零(地)或基本上任意的低电压连接和断开,使晶体管显示出可变的阈值,该可变的阈值在低电源电压下保持良好的性能并降低功耗/消耗,这在便携电子装置中特别有利。由于当晶体管被切换成“截止”状态时,衬底被放电,因此避免了浮体效应(当晶体管在“导通”状态中与电压源断开)。可以采用n型和p型晶体管的互补对的晶体管结构。

    外延延伸部CMOS晶体管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1830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38066.9

    申请日:2012-05-31

    Abstract: 通过围绕半导体层上的栅极结构形成具有第一深度d1的一对第一沟槽,围绕栅极结构形成可弃式隔离物58以覆盖第一沟槽的近端部分以及形成深度为第二深度d2的一对第二沟槽,在半导体层中形成包括沟槽的一对水平台阶,所述第二深度d2大于第一深度d1。去除可弃式隔离物,并且执行选择性外延以形成集成外延源极和源极扩展区域16以及集成外延漏极和漏极扩展区域18。在沉积和平坦化电介质层70之后可以形成替换栅极结构并且随后除去栅极结构以及在外延源极16和漏极扩展区域18上横向扩展栅极腔59。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在集成外延区域上沉积接触面电介质层并且可以在其中形成接触通孔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