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8475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601930.7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07D307/36 , B01J2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加氢5-羟甲基糠醛制备2,5-二甲基呋喃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以一种钴与石墨烯复合材料(Co/rGO)为催化剂。Co/rGO催化剂无需还原预处理,在140℃-200℃和1-2MPa氢气压力下,HMF的转化率可达100%,DMF的收率超过90%。Co/rGO催化剂比Pt、Pd等贵金属类催化剂廉价,只解离C=O/C—O键,不破坏呋喃环以及C—C键,因此对DMF有很高的选择性,且不需要预还原处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002748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80000.5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25D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是将基体经过预处理后置入常规电镀槽中,通过超声发生器和脉冲电源为镀槽施加电场和超声场;脉冲超声电沉积的过程一般有以下步骤组成:第一步:电镀前处理:包括a)基体的前处理b)电镀液的配制;第二步:电沉积过程:将第一步经过前处理的基体放入所配置好的电镀液中进行电沉积;第三步:镀件的后处理:主要包括将第二步沉积完成的镀件进行超声清洗,无水乙醇清洗工序。本发明在含有镍、铁离子和不溶性纳米颗粒的电镀液中,利用超声搅拌使纳米颗粒在溶液中均匀分布,施加正负脉冲电流或电压的状态下使纳米颗粒和基质金属离子共沉积而得到由基质金属镍铁与纳米颗粒共同构成的铁磁性纳米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60383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811603520.6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B01J2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钴和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钴和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步骤为:采用浸渍法将钴盐负载到自合成或商业购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上,浸渍后经过干燥,得到含有钴盐/石墨烯的催化剂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在氮气氛围下焙烧,使钴盐分解,同时使钴物种与石墨烯产生强相互作用,得到钴与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该催化剂同时含有与石墨烯基底紧密结合单原子钴、钴原子簇以及钴氧化物纳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1519216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86462.2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拇外翻截骨矫正、内固定导航器械,涉及拇外翻内固定技术领域,包括左侧为凸出圆头设计、右侧为“7”字形状设计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固定杆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内部可插入第一导针,所述插入孔为斜对齐设计,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矫正机构;所述矫正机构的内部开设有引针槽,且在所述引针槽的内部贯穿有第二导针。本发明通过将第一导针插入到不同的插入孔中与第二导针和支撑杆之间形成不同面积大小的三角形,从而可以满足不同拇外翻患者的矫正之后的固定手术;推进杆转动推动拇外翻部分的跖骨错位部分进行对合,可以更加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38475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601930.7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C07D307/36 , B01J2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加氢5‑羟甲基糠醛制备2,5‑二甲基呋喃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以一种钴与石墨烯复合材料(Co/rGO)为催化剂。Co/rGO催化剂无需还原预处理,在140℃‑200℃和1‑2MPa氢气压力下,HMF的转化率可达100%,DMF的收率超过90%。Co/rGO催化剂比Pt、Pd等贵金属类催化剂廉价,只解离C=O/C—O键,不破坏呋喃环以及C—C键,因此对DMF有很高的选择性,且不需要预还原处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7873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69013.9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A61B6/03 , A61B6/50 , A61B6/00 , G16H50/30 , G16H50/50 , G16H50/20 , G16H50/70 , G16H10/60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患者常规CT检查数据的可解释骨质疏松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骨密度预测技术领域;其通过整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以及从L1‑L4椎骨CT影像中提取的关键区域CT值,构建一个多维度特征集。这些特征不仅能够反映患者的骨骼健康状况,还能够揭示潜在的骨质疏松风险。通过本发明患者无需接受额外的、具有辐射风险的检查,即可获得一个准确且可解释的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基于传统CT检查数据的骨质疏松预测框架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的预测结果,还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患者的疾病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960383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603520.6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PC: B01J2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钴和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钴和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步骤为:采用浸渍法将钴盐负载到自合成或商业购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上,浸渍后经过干燥,得到含有钴盐/石墨烯的催化剂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在氮气氛围下焙烧,使钴盐分解,同时使钴物种与石墨烯产生强相互作用,得到钴与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该催化剂同时含有与石墨烯基底紧密结合单原子钴、钴原子簇以及钴氧化物纳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219184059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20025201.1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B17/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胫骨干骨折复位及经皮微创内植入导航器械,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左端活动套接有第一组插针,第一组插针插入断裂骨头的一端;所述套管的右端开设有环型卡槽,所述环型卡槽内活动卡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螺环;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右端活动套接有第二组插针,第二组插针插入断裂骨头的另一端;所述移动机构与螺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螺环驱动移动机构带着第二组插针从套管的右端朝向套管的左端移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装置植入操作的“体外化”、“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219021433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2221328.9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B17/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手术用经椎弓根精准穿刺定位装置,属于医疗穿刺手术技术领域,包括由竖直杆和水平杆组成的连接机构,水平杆两侧滑动连接有定位机构,两个定位机构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水平杆中部的固定框,固定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轮,调节轮的轴心部分向外延伸至固定框的外侧形成调节旋钮,固定框的内部上下两侧滑动连接有与调节轮啮合连接的连接齿板,连接齿板在远离固定框的端面上与定位机构固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旋钮转动控制调节轮在固定框的内部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连接齿板在固定框的内部进行相向或者相对滑动,实现了对定位机构在水平杆上的位置控制调节,实现了穿刺针在术时的定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5166530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994110.4
申请日:2015-12-05
Applicant: 大连大学
Inventor: 杨帆
IPC: B23Q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床用保护真空装置,包括下基座、上壳体、插入区、阀门、密封垫、机床放置区和支腿,所述下基座的下表面设有所述支腿,所述下基座上表面的边缘设有“凹”形凹槽,所述下基座的上表面设有四个所述机床放置区,所述“凹”形凹槽的表面设有所述密封垫,所述上壳体底部的四周设有所述插入区,所述插入区为“山”形结构,所述上壳体的上部为圆弧形结构。将机床放置到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再通过空气抽取机将内部空气除去,形成真空状态,有效的防止了机床零部件的生锈,此外,该装置不需要定期护理,使得过程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