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摩擦电信号的摩擦副润滑状态自动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7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41152.5

    申请日:2023-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摩擦电信号的摩擦副润滑状态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分别采集摩擦副在不同润滑状态下进行摩擦产生的原始摩擦电信号集合,对每一个原始摩擦电信号进行EEMD分解,获取分解后的IMF分量和残余分量,基于互相关系数法分别计算每个IMF分量与残余分量的互相关系数,选取优势IMF分量,对优势IMF分量进行叠加得到重构信号,根据不同润滑状态下的重构信号绘制时域波形图;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根据不同润滑状态下的训练集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并进行测试,获取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根据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获取待识别的原始摩擦电信号对应的润滑状态。识别精度较高,不需要大量的人工提取特征,可以实现润滑状态的自动识别。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智能水润滑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1330062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502036.X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智能水润滑轴承,包括:筒状轴壳以及设置在所述轴壳内部、与轴壳过盈配合的筒状轴衬,所述轴衬内壁沿轴向均匀贯通凹刻有若干个水槽,使用时,水流沿所述水槽进入轴承内部,水槽内蓄满后,水流溢出水槽随转轴转动均匀扩散至轴衬与转轴直接接触的受载面上,从而形成水膜;在其中至少一条水槽的一端或两端的端口位置,设置一摩擦纳米发电机,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被设置为响应于水流流量的大小输出电信号,并传输至外部的监测终端。本发明不仅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而且能在无外部电源情况下完成轴承运行状态监测,具有安全可靠、适用环境广、监测灵敏度高、绿色环保等优点。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仿生触须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7267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1911108040.7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仿生触须传感器,包括:固定装置,设置在柔性外壳的顶部且与柔性外壳相连,用于将柔性外壳固定在搭载装置上;柔性外壳,具有中空腔体结构,用于容纳发电单元;发电单元,包括金属电极、介电薄膜、垫片和外部支撑材料,外部支撑材料位于最外侧,金属电极附着在介质薄膜的表面,位于外部支撑材料与介质薄膜之间,垫片与金属电极分布在介质薄膜的两侧;导线,其一端与金属电极相连,另一端与信号采集器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牢固,可有效减少海水拍打的压力及海水腐蚀对装置输出性能的影响;将传感器阵列构成多传感器智能感知系统,可提高感知能力;可感知外界涡街的变化,实现对水下运动物体的定位追踪。

    一种仿生鼠须传感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305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82700.9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鼠须传感器,包括:圆柱形壳体,为由十字形固定顶盖、圆柱形外壳和底盖组成的封闭壳体结构,内部具有中空腔体结构,用于容纳触碰感应单元;触碰感应单元,包括记忆金属丝、触碰球、记忆金属弹簧和感应电极,记忆金属丝、触碰球和记忆金属弹簧从上至下依次相连,记忆金属丝上端伸出圆柱形壳体外,记忆金属弹簧固定于底盖上,感应电极贴于外壳的内表面;导线,其一端与感应电极相连,另一端通过静电高阻计与信号采集器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无需外部供电且可灵敏感应外界物体的表面特征;极大的填补了机器人在触觉感知方面的空白,尤其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中提高了机器人的感知能力。

    基于吸引子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摩擦状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5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71744.2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吸引子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摩擦状态识别方法,具体步骤为S1:采集滑动轴承试验台的轴承座分别处于液体摩擦状态、混合摩擦状态以及干摩擦状态下的加速度振动信号;S2:将采集的加速度振动信号降噪后通过相空间重构法生成三维吸引子图;S3:将三维吸引子图投影成二维吸引子图,并将二维吸引子图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组成原始图像集;S4: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基于原始图像集进行训练;S5:基于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待测振动信号进行轴承摩擦状态识别,以确定其对应的摩擦状态。通过将吸引子相关方法应用于轴承摩擦状态识别中,能够揭示不同摩擦状态下轴承的非线性特征差异,从而为轴承摩擦状态的识别提供了依据。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智能水润滑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133006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02036.X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智能水润滑轴承,包括:筒状轴壳以及设置在所述轴壳内部、与轴壳过盈配合的筒状轴衬,所述轴衬内壁沿轴向均匀贯通凹刻有若干个水槽,使用时,水流沿所述水槽进入轴承内部,水槽内蓄满后,水流溢出水槽随转轴转动均匀扩散至轴衬与转轴直接接触的受载面上,从而形成水膜;在其中至少一条水槽的一端或两端的端口位置,设置一摩擦纳米发电机,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被设置为响应于水流流量的大小输出电信号,并传输至外部的监测终端。本发明不仅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而且能在无外部电源情况下完成轴承运行状态监测,具有安全可靠、适用环境广、监测灵敏度高、绿色环保等优点。

    一种实现二度回收的海上溢油清理双体船

    公开(公告)号:CN11187728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99469.4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二度回收的海上溢油清理双体船,包括:船体、一级油污处理系统、二级油污处理系统和储油装置,所述一级油污处理系统、所述二级油污处理系统和所述储油装置通过支架组设置在所述船体上,所述储油装置为储油箱,所述储油箱安装在所述船体甲板上,所述二级油污处理系统的前端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后端,所述二级油污处理系统的后端设置在所述吸油传送带的上端,本发明主要利用通过吸油毡初步吸附海洋表面的油污,再通过导油管中的积油结构对吸油毡处理过的海面进行二次处理,有效的提高了海面油污的处理效率,避免了二次污染。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管道静电场防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7149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163538.9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管道静电场防垢装置,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管道分割为无水腔体和有水腔体;驱动转轮,所述驱动转轮布置在所述有水腔体内,当有流体流过所述有水腔体内时,带动所述驱动转轮转动;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布置在所述无水腔体内部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隔板,且一端连接有水腔体内的驱动转轮,另一端连接无水腔体内的曲柄滑块机构,当所述驱动转轮发生转动时,相应地带动所述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曲柄滑块机构在竖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摩擦纳米发电机,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布置在所述无水腔体内,所述摩擦纳米发电机包括固定部和运动部,其中运动部与所述曲柄滑块机构连接。

    一种基于电信号的摩擦副磨损状态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44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57988.5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信号的摩擦副磨损状态监测方法,涉及磨损监测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将静电高阻计两端导线连接摩擦副,信号采集系统采集摩擦副磨损产生的电流信号;S2、将单位时间内磨损产生的电流信号进行取均值处理,得到处理后电流信号,将所有时间产生的处理后电流信号整合,得到处理后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图;S3、根据处理后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中电流曲线变化特征,实现对摩擦副磨损状态监测。本发明利用电信号对摩擦副磨损状态进行监测,相较以往油样和磨粒监测多用于机械设备的定期离线监测。电信号不仅可以准确地实时监测,同时具有信号容易获取,测量设备成本低和测取信号灵敏度高的优点。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仿生触须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72675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08040.7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仿生触须传感器,包括:固定装置,设置在柔性外壳的顶部且与柔性外壳相连,用于将柔性外壳固定在搭载装置上;柔性外壳,具有中空腔体结构,用于容纳发电单元;发电单元,包括金属电极、介电薄膜、垫片和外部支撑材料,外部支撑材料位于最外侧,金属电极附着在介质薄膜的表面,位于外部支撑材料与介质薄膜之间,垫片与金属电极分布在介质薄膜的两侧;导线,其一端与金属电极相连,另一端与信号采集器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牢固,可有效减少海水拍打的压力及海水腐蚀对装置输出性能的影响;将传感器阵列构成多传感器智能感知系统,可提高感知能力;可感知外界涡街的变化,实现对水下运动物体的定位追踪。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