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4015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53496.4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牺牲层辅助的纳米图形转印方法,属于微机电系统(MEMS)和微纳米加工技术领域。首先,在施主基片表面沉积一层牺牲层,牺牲层表面制作出需要转印的纳米图形。其次,将图章贴合在施主基片表面,然后再从施主基片表面剥离,使得纳米图形和牺牲层一起被转移到图章表面,再采用湿法腐蚀工艺,去除图章表面的牺牲层。最后,将图章贴合在受主基片表面后,再将图章从受主基片表面剥离,使得纳米图形转印到受主基片表面。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图形转印方法不需要对图章表面进行任何加工,也不需要对受主基片表面进行任何化学处理,而且对于转印图形的材料没有限制,工艺简单、通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831768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10291137.8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混合动力客车行驶工况预测方法,属于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将实时车辆位置信息与运行数据匹配存储;实时发送本车位置信息,并接收周围车辆位置信息,筛选出与本车同向同路且位于前方一定距离的前车;前车向本车发送与本车间一定距离的历史数据;根据前车与本车间的距离来确定该辆前车的行驶参数对本车行驶工况的预测权重,与前车的特征参数来计算本车预测的行驶工况特征参数;根据预测的本车行驶工况特征参数按照模糊识别模型对本车前方一定距离内的行驶工况进行识别预测;根据预测结果,HCU调整车辆控制参数。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消除了传统方法的滞后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31768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91137.8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混合动力客车行驶工况预测方法,属于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将实时车辆位置信息与运行数据匹配存储;实时发送本车位置信息,并接收周围车辆位置信息,筛选出与本车同向同路且位于前方一定距离的前车;前车向本车发送与本车间一定距离的历史数据;根据前车与本车间的距离来确定该辆前车的行驶参数对本车行驶工况的预测权重,与前车的特征参数来计算本车预测的行驶工况特征参数;根据预测的本车行驶工况特征参数按照模糊识别模型对本车前方一定距离内的行驶工况进行识别预测;根据预测结果,HCU调整车辆控制参数。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消除了传统方法的滞后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40150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053496.4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牺牲层辅助的纳米图形转印方法,属于微机电系统(MEMS)和微纳米加工技术领域。首先,在施主基片表面沉积一层牺牲层,牺牲层表面制作出需要转印的纳米图形。其次,将图章贴合在施主基片表面,然后再从施主基片表面剥离,使得纳米图形和牺牲层一起被转移到图章表面,再采用湿法腐蚀工艺,去除图章表面的牺牲层。最后,将图章贴合在受主基片表面后,再将图章从受主基片表面剥离,使得纳米图形转印到受主基片表面。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图形转印方法不需要对图章表面进行任何加工,也不需要对受主基片表面进行任何化学处理,而且对于转印图形的材料没有限制,工艺简单、通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129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89890.8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60W3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短行程行驶时的一种驱动方法,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电池里程判断阶段、拆卸增程器阶段、短行程行驶阶段、安装增程器阶段;本发明是在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燃油箱、发动机、发电机集成于一体形成增程器,增程器和车架间采用快速拆装结构,形成拆装式增程器的前提下,当判断车辆所需行驶里程为短行程时,通过快速拆装结构将拆装式增程器拆卸下来,采用纯电动驱动车辆,以减少短行程行驶时的负荷,从而降低能源能耗;当判断所需行驶里程非短行程时,通过快速安装结构将拆装式增程器安装上,采用增程式驱动车辆;本发明解决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在短行程纯电动驱动时,增程器作为负载存在而浪费能量消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595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55163.X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炭与秸秆生物质燃料制备用炭化炉,涉及炭化炉技术领域。该活性炭与秸秆生物质燃料制备用炭化炉,包括燃料底座,燃料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燃烧仓,燃烧仓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盖,燃烧仓上端固定连接有炭化壳,炭化壳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抬升电机,抬升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同步齿组,同步齿组表面连接有抬升轴,炭化壳内侧滑动连接有升降内壳。该活性炭与秸秆生物质燃料制备用炭化炉,通过排烟位置设置二次点火机构,使炭化炉的排料能够经过点火测试,从而使排料充分燃烧减少排出的有害气体,达到了充分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排出的效果,解决了炭化炉排出的烟气过多,内部存在大量有害气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9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962342.0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33/573 , G01N33/57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蛋白标志物快速检测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步骤包括:使用激光雕刻机,按照特定范围的激光雕刻参数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激光烧灼,得到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对电极进行沟道填充,得到填充后电极;对填充后电极进行栅极修饰,得到修饰后电极;对修饰后电极进行器件封装,完成传感器的制作。本申请的传感器整体尺寸小,美观、紧凑,所用材料均为环境友好型,绿色环保。相较于传统电化学传感器,其制作工艺大大简化,成本低,用时短,检测效率高。本申请可拓展到其他蛋白标志物的特异性检测,在未来的推广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12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489890.8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60W3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短行程行驶时的一种驱动方法,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电池里程判断阶段、拆卸增程器阶段、短行程行驶阶段、安装增程器阶段;本发明是在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燃油箱、发动机、发电机集成于一体形成增程器,增程器和车架间采用快速拆装结构,形成拆装式增程器的前提下,当判断车辆所需行驶里程为短行程时,通过快速拆装结构将拆装式增程器拆卸下来,采用纯电动驱动车辆,以减少短行程行驶时的负荷,从而降低能源能耗;当判断所需行驶里程非短行程时,通过快速安装结构将拆装式增程器安装上,采用增程式驱动车辆;本发明解决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在短行程纯电动驱动时,增程器作为负载存在而浪费能量消耗的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