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851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465455.4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N3/126 , G06F119/14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优化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矿用挖掘机的结构‑控制一体化优化方法。首先,根据无人矿用挖掘机的结构‑控制一体化优化问题确定需要仿真计算的挖掘机动臂质量结构目标函数和挖掘机动臂应力约束条件以及可以直接计算的挖掘能耗和挖掘体积控制目标函数。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生成初始样本种群,并对计算昂贵的结构约束和目标构建Kriging代理模型。对初始种群进行进化迭代,得到最终种群,采用最近点逼近的方法计算所有个体的期望超体积改进指标。找到种群中期望超体积改进指标最大的个体,对其进行评估并将其加入到训练集中。重复种群迭代的过程与加点的过程,知道满足最大的计算耗时的目标和约束评估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7588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94908.5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3/00 , B01F33/301 , B01L3/00
Abstract: 一种微流体芯片原位测量油藏条件下碳化水‑原油体系CO2扩散系数的装置,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实现CO2扩散系数精确、高效测量,要点是包括微流体芯片、流体注入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光学成像系统以及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其中,所述装置的所述流体注入系统包括碳化水注入系统以及原油注入系统,效果是节约试验耗材和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00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20196.9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覆土罐土压力和温度监测及预警方法,包括:采样方案生成方法、传感器布置方法、监测数据驱动的实时监测方法、计算数据三维重构及预警方法;通过较少的传感监测数据,实现对覆土罐整体任意位置的土压力和温度进行监测,并能够精准对土压力和温度过大的位置进行预警,且能够根据历史监测数据,对该位置的土压力和温度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同时能够实时三维可视化显示覆土罐整体的土压力和温度分布,为工作人员的维护工作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497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093383.3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珂尔默(嘉兴)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工位立式旋转磨粒流抛光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采用多个行星式回转盘沿环形方向均匀分布在转盘组件上对应装卸、粗抛、精抛等工位,抛光电机带动安装在行星式回转盘下方的工件与料桶内混合均匀的抛光介质相对转动实现工件的抛光,待某一工序完成后,转盘组件带动工件进入下一工序的抛光,依此循环实现工件的全流程抛光。本发明通过行星式回转盘机构与内部设有固定式导流机构的料桶组件配合,实现工件自转和公转,达到抛光所需速度;抛光介质随料桶旋转和上下翻转,均匀混合,避免沉降分层。该装置设有多个工位,实现工件一次装夹、多工位和多工序抛光同时进行,极大简化抛光流程,进而提高整体抛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2708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18021.2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73/18 , H01M8/103 , H01M8/1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环铵离子聚苯并咪唑及阴离子交换膜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电解质及离子交换膜技术领域。首先合成卤代螺环铵盐,接着通过接枝反应将卤代螺环铵引入聚苯并咪唑分子链上,合成双环铵离子聚苯并咪唑,经过碱离子交换,制备双环铵离子聚苯并咪唑阴离子交换膜。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双环铵离子聚苯并咪唑阴离子交换膜,聚合物成膜性好,离子传导率高,机械性能和耐碱稳定性显著提高,尺寸稳定性佳,在燃料电池、液流电池、水电解及电渗析、海水淡化等离子交换膜相关领域有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011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00919.3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D06M10/02 , D06M10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0/025 , D06M2101/36 , D06M2200/11
Abstract: 利用大气压均匀放电改善芳纶布亲水性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领域,由双极性纳秒脉冲电源(1)、线-板式电极、电学测量系统、光谱测量系统和芳纶布处理装置组成。双极性纳秒脉冲电源(1)驱动线-板式电极,发生介质阻挡放电,通过电学测量系统和光谱测量系统分析放电等离子体的特性,改变放电参数得到均匀的放电等离子体,用于处理芳纶布(7),降低芳纶布(7)的水接触角。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65455.4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N3/126 , G06F119/14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优化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矿用挖掘机的结构‑控制一体化优化方法。首先,根据无人矿用挖掘机的结构‑控制一体化优化问题确定需要仿真计算的挖掘机动臂质量结构目标函数和挖掘机动臂应力约束条件以及可以直接计算的挖掘能耗和挖掘体积控制目标函数。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生成初始样本种群,并对计算昂贵的结构约束和目标构建Kriging代理模型。对初始种群进行进化迭代,得到最终种群,采用最近点逼近的方法计算所有个体的期望超体积改进指标。找到种群中期望超体积改进指标最大的个体,对其进行评估并将其加入到训练集中。重复种群迭代的过程与加点的过程,知道满足最大的计算耗时的目标和约束评估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83148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1213313.1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10/02 , C08J5/22 , C08L61/18 , H01M8/1039 , H01M8/1023 , H01M8/1069 , H01M8/1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苯甲醛‑芳烃聚合物及其电解质、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高分子电解质及离子交换膜技术领域。通过超酸催化羟烷基化缩聚反应,将五氟苯甲醛、N甲基‑4‑哌啶酮和芳烃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合成出带五氟苯基结构的共聚物。经过铵功能化反应,得到带五氟苯基结构的铵化共聚物,进而制备机械性能优良、化学稳定性好的电解质溶液及韧性的碱性离子交换膜。依据本发明制备的含氟苯甲醛‑芳烃聚合物电解液及其碱性离子交换膜,离子传导率高,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优良,在燃料电池、水电解制氢、储能电池、氯碱工业及其他电化学器件领域有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349890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75132.0
申请日:2013-07-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D53/32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秒脉冲放电技术脱除室内有害气体的装置,属于等离子技术领域,在石英管(5)的中心轴上贯通固定着金属制成的杆状高压电极(3),石英管(5)内的中间部位塞满粒状催化剂(7),在石英管(5)外面塞满催化剂(7)的部位缠绕金属线圈(6);石英管(5)两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密封塞(4)密封;在石英管(5)的两端分别安装带有阀门的进气管路(8)和出气管路(9);在靠近进气管路(8)一侧,高压电极(3)穿过密封塞(4)与高压脉冲电源(1)连接。有害气体经过进气管路(8)进入石英管(5)中,经过放电技术脱除的气体经过出气管路(9)到达气体检测系统(10).本发明采用纳秒脉冲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脱除室内有害气体具有效率高、功效低、空速大、对催化剂表面无损伤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98771.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低杨氏模量、高催化活性的核壳抛光磨粒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核壳抛光磨粒呈现出明显的球形,粒径在100~130nm之间。该核壳抛光磨粒是以介孔SiO2为内核,γ‑Al2O3为中间层,CeO2为外壳的多层核壳磨粒。介孔SiO2内核使整体核壳磨粒具有较低的杨氏模量,降低了磨粒对工件表面的损伤,有利于提高抛光表面质量;γ‑Al2O3中间层的存在限制了光生载流子的重组,提升了CeO2的催化活性,有利于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氧化层的快速形成,提高材料去除率;CeO2外壳一方面作为磨粒,可以起到去除表面氧化层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下可以产生羟基自由基(·OH)氧化工件表面。使用上述核壳抛光磨粒抛光后,相比于直接使用CeO2,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显著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