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精确计算干熄焦烧损率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25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426650.8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精确计算干熄焦烧损率的方法及装置,涉及焦化技术领域。烧损率的在线精确计算公式为:碳元素烧损量C(烧损)=放散气中CO、CO2所含的碳元素量‑导入空气中CO2所含的碳元素量‑装入红焦残余挥发分中CO所含的碳元素量;干熄焦烧损率=碳元素烧损量/装入干熄炉的全焦量;上述公式中,除了碳元素烧损量C(烧损)和干熄焦烧损率是未知数据外,其余用于计算干熄焦烧损率的参数中全部为由在线测量的数据直接或间接计算获得的已知数据。计算方法严密,公式中的数据均是在线实时采集直接获得或间接获得的,所得数据可靠性及精确度高。

    一种环焊缝区域局部增强吸附支撑夹具及分区装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36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54446.X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焊缝区域局部增强吸附支撑夹具及分区装夹方法,属于装夹技术领域。所述夹具包括回转台、回转连接板、滑台模组、随形支撑座、真空吸附支撑头、力传感器、伺服电动缸、气路阀岛、回转板、定位压撑装置、工作台和PLC控制系统。本发明将真空吸附支撑头以矩形排列集中使用,局部增强吸附支撑能有效提高装夹区域的刚度,减小加工变形与振动;采用分区装夹方法将整周的焊缝分区加工与装夹,大大减小了整周夹具的制造成本;并且在真空吸附夹紧的装夹方式下,夹紧力更均匀。本发明能实现装夹与释放装夹的自动控制,控制简单方便,减少装夹时间,提高夹具自动化程度。

    一种金属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焊铆复合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854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46044.7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焊铆复合连接方法,本发明主要在金属板材和树脂基复合材料板材上均预制备通孔,将铆钉分别穿过树脂基复合材料板材和金属板材上的通孔,利用高能束焊接热源,在低热输入条件下实现铆钉钉腿与金属板材之间的高性能焊接。使得铆钉、焊接接头、金属材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焊铆结构,并且焊接过程中可有效降低焊接热输入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损伤,进而提高连接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

    一种基于动态量测离心力的追踪悬浮结构转动中心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943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810727604.4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态量测离心力的追踪悬浮结构转动中心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工程结构动态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三组装置,每组装置均可以确定出一条过真正结构转动中心的直线。其中,两组装置用于测量,一组装置用于拟合和复核;所述的每组装置包括前后两个单位装置,以单位装置中实心球为头部,则每组装置的头部均面向结构中部,三组装置之间要求互不平行。本发明通过应变片及其他构件检测结构转动过程中装置中实心球的离心力和角速度,并由此计算出假设的结构转动中心与装置的距离,通过该距离和固有的几何关系,确定出过真正结构转动中心的直线。本发明可长期实时测量追踪悬浮结构的转动中心,监测过程简单易行、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成本低。

    一种基于动态量测离心力的追踪悬浮结构转动中心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94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727604.4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态量测离心力的追踪悬浮结构转动中心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工程结构动态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三组装置,每组装置均可以确定出一条过真正结构转动中心的直线。其中,两组装置用于测量,一组装置用于拟合和复核;所述的每组装置包括前后两个单位装置,以单位装置中实心球为头部,则每组装置的头部均面向结构中部,三组装置之间要求互不平行。本发明通过应变片及其他构件检测结构转动过程中装置中实心球的离心力和角速度,并由此计算出假设的结构转动中心与装置的距离,通过该距离和固有的几何关系,确定出过真正结构转动中心的直线。本发明可长期实时测量追踪悬浮结构的转动中心,监测过程简单易行、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成本低。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干熄焦智能场景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19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26602.9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干熄焦智能场景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实现干熄焦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包括:构建与实体工厂一致的三维模型,并赋予各部件模型以干熄焦统一身份识别编码;赋予模型以静态属性:将包括干熄焦系统的数据以数据包形式,统一导入已经构建完成的虚拟工厂;干熄焦系统的数据包是以数字化工厂设计为基础,以干熄焦系统统一编码为身份识别信息的数据包;赋予模型以动态属性:将干熄焦系统的现场可测得数据与构建完成的虚拟工厂进行集成,实现虚拟工厂与实体工厂一致的联动;利用孪生引擎,初步建立虚实映射、联动的孪生工厂;赋予模型以智能属性:建立仿真预测模型;构建以烧损率优化为核心应用场景的数字孪生交互界面。

    一种金属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焊铆复合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854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0746044.7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焊铆复合连接方法,本发明主要在金属板材和树脂基复合材料板材上均预制备通孔,将铆钉分别穿过树脂基复合材料板材和金属板材上的通孔,利用高能束焊接热源,在低热输入条件下实现铆钉钉腿与金属板材之间的高性能焊接。使得铆钉、焊接接头、金属材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焊铆结构,并且焊接过程中可有效降低焊接热输入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损伤,进而提高连接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

    一种基于中空MOFs材料的低阻高选择性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1764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29470.5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空MOFs材料的低阻高选择性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使用纳米尺寸的羧基化聚苯乙烯作为硬模板,使得MOFs在聚苯乙烯表面生长,通过DMF蚀刻制得纳米级的中空MOFs微球,使用制备的中空MOFs材料与聚合物基质共混制备混合基质膜。所述制备方法使用纳米级的中空MOFs为填料,纳米尺寸的MOFs材料有助于提高MOFs与基质之间的相容性,从而制备无缺陷的混合基质膜,提高选择性;另外,中空结构的存在,能够有效的减小混合基质膜的传质距离,从而降低膜的传质阻力,提高气体渗透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