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81825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11807.5
申请日:2007-06-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7C317/36 , C07C315/04 , B01J23/755 , B01J23/9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晶态镍合金催化m-(β-羟乙基砜)硝基苯加氢制m-(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该方法以非晶态镍合金作为催化剂,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采用两段加氢工艺分步完成。该方法克服了传统铁粉法收率低、能耗高、污染环境的缺点,更解决了催化加氢工艺过程中催化剂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m-(β-羟乙基砜)硝基苯进行加氢反应,不仅提高了反应效率,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081818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11805.6
申请日:2007-06-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7C217/84 , C07C213/02 , B01J23/755 , B01J23/9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骨架镍应用技术领域,为一种甲氧基硝基化合物高选择性催化加氢制备甲氧基苯胺的方法,可在温和条件下将甲氧基硝基苯高选择性加氢,主催化剂的前驱体是经过高温熔融结合骤冷技术制备的合金,其组分可表示为NiAlM,其中改性组分M为Fe、Mn、Mo、Cr、W中的一种或者为上述几种元素的适当组合。该前驱体用NaOH水溶液活化除去Al后,形成具有极高加氢活性和选择性的骨架镍基催化剂。一步制得甲氧基苯胺化合物,产物收率达到99%以上。该方法选择性高,催化剂活性稳定,寿命长,可反复套用,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775719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200436.6
申请日:2005-07-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铜催化环氧乙烷水和制备乙二醇的方法属于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利用微粒骨架铜、块状骨架铜或者负载型单质铜为催化剂,在水合比为5∶1至20∶1、常压至几个大气压、80至150度的温和条件下,高效催化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环氧乙烷的转化率可达到100%,乙二醇的选择性达到85%-99%,主要副产物为二甘醇,三甘醇的生成量很少。反应可在间歇式压力釜中进行,也可在固定床连续式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寿命长,易再生。适用于工业上环氧乙烷水和生产乙二醇。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3276.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直线等离子体装置模拟网格的生成方法,其属于直线等离子体装置数值模拟领域该方法首先需要输入线圈和测量点的各项参数,通过判断线圈与测量点的距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而计算每个测量点的磁失势、磁通、磁场强度等。然后利用插值的方法,获得网格格点坐标的信息。再将上述数据信息存储为通用文件格式,最后通过可视化方法展示磁场信息。该方法具备自适应计算网格的能力,支持灵活调节线圈参数,包括电流、摆放位置等。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准确高效的计算方法、多线圈组合模拟、直观可视化方法以及通用网格的生成,为直线装置磁场分析与设计以及数值模拟领域带来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显著的科研与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674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17720.5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G‑四链体为猝灭基团于核酸适配体检测生物小分子的荧光检测试剂盒、使用方法及应用,属于生化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G‑四链体对荧光染料具有较强猝灭作用的特性,利用靶标分子诱导富含G的核酸适配体形成G‑四链体等二级结构,且所形成G‑四链体等二级结构的量与靶标分子的浓度相关,从而以G‑四链体作为免标记的猝灭基团用于检测生物小分子。同时,核酸适配体的两端延长可形成互补碱基对的尾链,用于嵌入非标记荧光染料,并通过增加互补碱基的对数实现荧光信号的增大。本发明无需对核酸适配体进行标记,制作成本低,检测成本低,且检测原理简单,操作简便,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更利于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711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82135.4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1,4‑丁炔二醇固定床加氢制备1,4‑丁二醇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掺杂铌元素的颗粒状雷尼镍;所述催化剂质量百分比:镍为88‑98%,铌为0.1‑5%,铝为5‑10%。包括金属前驱体合金颗粒的制备;使用碱液对金属合金颗粒的活化处理。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催化加氢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41369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86175.1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23/755 , C08F240/00 , C08F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755 , C08F8/04 , C08F2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C5、C9石油树脂加氢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剂以镍纳米颗粒为活性组分,氧化镁为载体。制备方法为:1)配制镍盐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将氧化镁载体加入至上述镍盐溶液中,在25-100℃下搅拌0.5-24h;2)配制沉淀剂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在25-100℃下搅拌0.5-50h;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滤饼烘干后置于管式炉中还原,即得到氧化镁负载镍催化剂。制备的镍/氧化镁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易于分离等特点,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对石油树脂进行加氢,树脂的不饱和度显著降低,色相得到明显改善,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0575339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710011807.5
申请日:2007-06-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7C317/36 , C07C315/04 , B01J23/755 , B01J23/9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晶态镍合金催化m-(β-羟乙基砜)硝基苯加氢制m-(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该方法以非晶态镍合金作为催化剂,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采用两段加氢工艺分步完成。该方法克服了传统铁粉法收率低、能耗高、污染环境的缺点,更解决了催化加氢工艺过程中催化剂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m-(β-羟乙基砜)硝基苯进行加氢反应,不仅提高了反应效率,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531614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11174.7
申请日:2009-04-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7C239/10 , C07C239/18 , C07C239/14 , C07C317/34 , C07C315/04 , C07C309/46 , C07C303/22 , B01J23/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催化加氢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Pt/C催化芳香硝基物选择加氢制备芳香羟胺的方法。该方法将高分散的负载型纳米Pt/C催化剂应用于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助剂,一步制备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芳香羟胺,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的单程收率在90%以上。该方法成本低,简单易操作,反应条件温和,不需添加任何助剂,负载型纳米Pt/C催化剂重复性好、使用寿命长,产品芳香羟胺的收率高,选择性好。本发明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970143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047701.6
申请日:2006-09-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活性加氢催化剂纳米Ru/C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化学还原金属钌盐,制得表面活性剂保护下的纳米钌金属胶体,然后用载体吸附制得的胶体溶液,经过滤,洗涤,获得高度分散的负载型纳米钌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加氢活性和优良的稳定性,可用于石油化工、制药、染料、农药等行业的各类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的加氢还原,特别适用于硝基,芳环,炔烃,酮,醛等的高选择性加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