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6596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77032.5
申请日:2022-05-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3/02 , H04B10/40 , H04B10/50 , H04B10/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干扰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属于水下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系统弥补了现有水下可见光通信在抗干扰能力上的缺陷,使系统在真实复杂环境下的通信能力大大增强。发明所述系统使用双信道的设计,并开发出一种针对圆偏振光的编码方式,使系统能够实现容忍收发器位移/旋转的可靠通信,能够解决水下环境中动态环境阳光干扰。本发明所述系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不仅可以为水下可见光无线通信提供产品,也为提高可见光通信的抗干扰性提供解决了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46176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24469.X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环境噪音干扰的光纤光声传感探头及传感系统,涉及光纤气体传感和激光光声光谱技术领域,解决传感器存在易受环境噪音干扰引起气体浓度测量误差增大问题;气体通过多个微小气孔扩散进入微型气室后通过声音敏感膜片上的缝隙进入到光声微腔,光声激发光通过光纤准直器入射到光声微腔后激发产生光声压力波,引起声音敏感膜片发生周期性振动;单模光纤端面与声音敏感膜片构成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干涉仪测量膜片挠度大小反演待测气体的浓度,保留传感器的扩散式气体测量特点,使其具备了隔离高频噪音能力,结合工作频率主动选择方法和锁相放大器的窄带探测技术,降低了传感器对气体浓度测量中环境噪音引起的误差,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38352.0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4B10/25 , H04L41/0273 , H04L41/12 , H04L67/51 , H04W4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无线光通信与网络领域,提出一种无线光网络邻居发现方法。该方法利用两个齿数互质的齿轮的独特特性,其中一个齿轮上的每个齿都与另一个齿轮上的每个齿周期性地啮合,从而确保相邻节点间的定向光发射器和定向光接收器对准。此外,这种特性还能够保证节点间在消息冲突和干扰情况下成功发送和接收消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无线光网络邻居发现方法,可以在没有任何先验信息、集中式协作和时间同步的情况下,在有限的延迟内实现分布式的定向邻居发现。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632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258939.7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1N2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浓度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工控机、信号发生模块、激光光源模块、六芯光缆、陶瓷膜管、微音器、前置放大模块以及信号采集模块;变压器油中溶解的气体分子经陶瓷膜管上密集分布的微孔进入陶瓷膜管的内部,被分离出的气体分子在陶瓷膜管内吸收激光能量发生光声效应对气体浓度进行测量。本发明采用集油气分离与光声激发功能与一体的陶瓷膜管,并且传感系统无需气泵和气阀,大幅度地简化了系统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05175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39055.1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无线光传感器网络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水下无线光传感器网络可靠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确定传感器节点的定向光发射器方向和选择最少数量传感器节点作为簇头节点,保证动态水下环境中传感器节点到簇头节点的可靠数据传输。提出一种基于光扇区覆盖和传感器节点移动的链路可靠性模型,采用贪心方法确定传感器节点的定向光发射器方向,使其具有最大链路可靠性;提出簇头节点选择方法确保传感器节点到簇头节点的数据传输成功率;提出定向光发射器重定向方法,以减少到簇头节点的跳数,从而减少簇头节点的数量。本发明能够解决不可预测的节点移动性带来的不可靠数据传输问题,为水下无线光传感器网络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83506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438901.X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无线光通信领域,提出一种水下多面体结构的无线光通信路由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光收发模块、通信控制模块、扫描通信模块和方位模块组成。该方法通过方位模块中的姿态传感器和水深传感器获取每一个光收发模块的方位信息,通过多个光收发模块发送姿态信息与邻居建立通信连接,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基于强化学习方法的可靠路由。本发明可实现广范围、高连通性的水下无线光通信和节点间的高速动态组网,可有效维护更新由节点摇摆、旋转、漂移导致的通信链路中断和路由信息失效;同时,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一个光收发模块相互分离,能够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和组网场景,可以实现灵活扩展、按需部署并方便维修保养。
-
公开(公告)号:CN115835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38901.X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无线光通信领域,提出一种水下多面体结构的无线光通信路由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光收发模块、通信控制模块、扫描通信模块和方位模块组成。该方法通过方位模块中的姿态传感器和水深传感器获取每一个光收发模块的方位信息,通过多个光收发模块发送姿态信息与邻居建立通信连接,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基于强化学习方法的可靠路由。本发明可实现广范围、高连通性的水下无线光通信和节点间的高速动态组网,可有效维护更新由节点摇摆、旋转、漂移导致的通信链路中断和路由信息失效;同时,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一个光收发模块相互分离,能够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和组网场景,可以实现灵活扩展、按需部署并方便维修保养。
-
公开(公告)号:CN1150517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39055.1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无线光传感器网络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水下无线光传感器网络可靠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确定传感器节点的定向光发射器方向和选择最少数量传感器节点作为簇头节点,保证动态水下环境中传感器节点到簇头节点的可靠数据传输。提出一种基于光扇区覆盖和传感器节点移动的链路可靠性模型,采用贪心方法确定传感器节点的定向光发射器方向,使其具有最大链路可靠性;提出簇头节点选择方法确保传感器节点到簇头节点的数据传输成功率;提出定向光发射器重定向方法,以减少到簇头节点的跳数,从而减少簇头节点的数量。本发明能够解决不可预测的节点移动性带来的不可靠数据传输问题,为水下无线光传感器网络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32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711131430.7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机械开关多场耦合仿真计算方法及其计算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高速机械开关进行电磁场仿真分析,以确定高速机械开关的瞬态线圈电流和斥力金属盘的电磁斥力;根据瞬态线圈电流对高速机械开关进行热电耦合场仿真分析,以获得线圈的温升曲线;根据电磁斥力对高速机械开关进行分闸反弹运动场耦合仿真分析,以获得高速机械开关的位移曲线。本发明中通过对高速机械开关进行电磁场仿真分析、热电耦合场仿真分析和分闸反弹运动场耦合仿真分析,可以全面反映高速机械开关运动、触头碰撞和线圈温升情况,从而可以全面准确反映高速机械开关的机械性能,进而为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快速机械开关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800932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31430.7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机械开关多场耦合仿真计算方法及其计算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高速机械开关进行电磁场仿真分析,以确定高速机械开关的瞬态线圈电流和斥力金属盘的电磁斥力;根据瞬态线圈电流对高速机械开关进行热电耦合场仿真分析,以获得线圈的温升曲线;根据电磁斥力对高速机械开关进行分闸反弹运动场耦合仿真分析,以获得高速机械开关的位移曲线。本发明中通过对高速机械开关进行电磁场仿真分析、热电耦合场仿真分析和分闸反弹运动场耦合仿真分析,可以全面反映高速机械开关运动、触头碰撞和线圈温升情况,从而可以全面准确反映高速机械开关的机械性能,进而为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快速机械开关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