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传动机构以及设有该机构的拍摄设备移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25022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012794.2

    申请日:2009-07-27

    Abstract: 一种螺纹传动机构以及设有该机构的拍摄设备移动装置,属于传动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所述的螺纹传动机构包括螺杆(1)、螺母(2)和滑动座(3),由螺杆(1)的转动通过螺母(2)带动滑动座(3)移动,螺母(2)与滑动座(3)嵌合,螺母(2)与滑动座(3)在平行于螺杆(1)轴线的方向上紧密配合,螺母(2)与滑动座(3)之间在垂直于螺杆(1)轴线的方向上存在间隙(4)与间隙(5),螺母(2)相对于滑动座(3)在垂直于螺杆(1)轴线的方向上滑动与进行0°~10°的周向摆动。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当螺杆(1)发生弯曲变形时螺纹传动机构仍能顺畅运行,降低螺纹传动机构的制造难度。

    可穿戴式U型肢体助力气囊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9056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58621.6

    申请日:201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穿戴式U型肢体助力气囊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助老助残机器人技术领域。是将U型肢体助力气囊穿戴在人体关节处,通过气囊里的气压控制来为人体关节提供助力,适用于因肌肉无力而导致运动困难的患者。该U型气囊包括塑料U型气囊,气囊固定带和气嘴,通过热合连接工艺制成。穿戴时通过松紧带穿过缝在衣服上的固定套及魔术贴实现固定。通过穿戴在不同部位,能够实现肩关节的屈/伸、肩关节的外展/内收、肘关节的屈/伸、肘关节的旋内/旋外、膝关节的屈/伸,腰部的屈/伸,共计6组动作的气动助力。

    螺纹传动机构以及设有该机构的拍摄设备移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25022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10012794.2

    申请日:2009-07-27

    Abstract: 一种螺纹传动机构以及设有该机构的拍摄设备移动装置,属于传动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所述的螺纹传动机构包括螺杆(1)、螺母(2)和滑动座(3),由螺杆(1)的转动通过螺母(2)带动滑动座(3)移动,螺母(2)与滑动座(3)嵌合,螺母(2)与滑动座(3)在平行于螺杆(1)轴线的方向上紧密配合,螺母(2)与滑动座(3)之间在垂直于螺杆(1)轴线的方向上存在间隙(4)与间隙(5),螺母(2)相对于滑动座(3)在垂直于螺杆(1)轴线的方向上滑动与进行0°~10°的周向摆动。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当螺杆(1)发生弯曲变形时螺纹传动机构仍能顺畅运行,降低螺纹传动机构的制造难度。

    一种微注塑成型模具变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49546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10301068.2

    申请日:2009-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7331 B29C45/7306 B29C2045/0094

    Abstract: 一种微注塑成型模具变温装置,属于微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该模具变温装置包括吸液芯热管、半导体致冷片、铜板、水箱、热电偶和控温仪,吸液芯热管的一侧插入模具型腔板中,另一侧插入铜板中;铜板两侧都与半导体致冷片接触,半导体致冷片的另一侧与水箱接触;半导体致冷片上、下表面涂敷导热层;热电偶与模具型腔表面接触并反馈其温度至控温仪,通过计算机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电流的方向以确定对模具加热或冷却。该变温装置可以对微注塑成型模具实现变温控制以及对模板精确均匀控温。装置结构紧凑,可以灵活适应注塑机和模具中的有限空间,减少模板的热变形。该变温装置能应用于微小塑件的注塑成型过程,解决微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模具控温难题。

    钛合金超声振子的矩形截面微凸起的电火花放电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863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515596.5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超声振子的矩形截面微凸起的电火花放电加工方法,首先,将铜钨电极与垫板固定连接以后进行磨削,使铜钨电极上表面平整。其次,对铜钨电极加工3~4个定位孔;铜丝穿过定位孔,对铜钨电极进行线切割得到3~4个工位的与塑件微沟槽排列形式相同的成型缝隙,各个工位的成型缝隙的宽度相同,为300微米~340微米。再次,用铜钨电极的3~4个工位的成型缝隙对超声振子的表面进行放电加工,超声振子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进行圆形摇动。本发明是在钛合金材料的超声振子的表面加工得到宽80微米~120微米、高60微米~100微米的矩形截面微凸起,超声振子表面的微凸起结构在注塑成型时通过充模阶段的超声振动提高塑件的微沟槽的复制度。

    钛合金超声振子的矩形截面微凸起的电火花放电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8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5596.5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超声振子的矩形截面微凸起的电火花放电加工方法,首先,将铜钨电极与垫板固定连接以后进行磨削,使铜钨电极上表面平整。其次,对铜钨电极加工3~4个定位孔;铜丝穿过定位孔,对铜钨电极进行线切割得到3~4个工位的与塑件微沟槽排列形式相同的成型缝隙,各个工位的成型缝隙的宽度相同,为300微米~340微米。再次,用铜钨电极的3~4个工位的成型缝隙对超声振子的表面进行放电加工,超声振子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进行圆形摇动。本发明是在钛合金材料的超声振子的表面加工得到宽80微米~120微米、高60微米~100微米的矩形截面微凸起,超声振子表面的微凸起结构在注塑成型时通过充模阶段的超声振动提高塑件的微沟槽的复制度。

    一种微注塑成型的可视化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805833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264388.6

    申请日:2017-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26

    Abstract: 一种微注塑成型的可视化模具,属于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可视化模具包括定模部分、动模部分、推杆部分、反射镜固定块、反射镜、石英玻璃圆柱、塑件、支撑筒。其中,定模镶块、石英玻璃圆柱、动模镶块与推杆组成模具型腔,用于注塑成型塑件;支撑筒与模板之间由反射镜固定块填实,反射镜固定块下部凸起的45°斜面粘接反射镜,外部光线依次通过光通道、反射镜、支撑筒的内部空腔、石英玻璃圆柱,照射到塑件的微结构成型区域,摄像机拍摄塑件在此区域的注塑成型过程的图像。本发明结构紧凑,石英玻璃圆柱下表面能够缩小至直径小于10毫米,避免石英玻璃在塑料熔体注塑成型压力高的时候发生破坏,并且减少对模具型腔镶块强度的削弱。

    一种利用示温材料观测注塑制件模内冷却过程与其凝聚态结构关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6243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25452.8

    申请日:2016-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17 G01N21/21 G01N23/20 G01N2021/1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示温材料观测注塑制件模内冷却过程与其凝聚态结构关系的方法,属于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在注塑成型聚合物中添加可逆示温材料,采用可视化技术与示温材料相结合,利用温度传感器直接与熔体相接触的方式测量制件冷却过程中的实时温度变化,根据记录的制件冷却过程图像与其温度变化的对应关系,建立一种新的测量制件冷却过程温度变化与其凝聚态结构性能关系的方法。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将示温材料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获得型腔内制件冷却过程温度变化规律,建立模具温度场变化与聚合物凝聚态结构形成和制件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关系。该方法不必在型腔内设置过多传感器及测温点,简单方便。

    塑料外啮合齿轮组的模内装配注塑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6334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910312630.1

    申请日:2009-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外啮合齿轮组的模内装配注塑成型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所述成型方法是通过模具滑块的滑动,在模具内部将第1次注射成型的各塑料外齿轮1进行配合,然后进行二次注射,成型各塑料外齿轮的中心轴2与定位架3,所成型的中心轴2的顶端具有凸起,使塑料外齿轮1相对其中心轴2转动时不脱离定位架3。依序包括塑料外齿轮成型步骤、塑料外齿轮之间的模具滑块撤出步骤、塑料外齿轮靠拢步骤、塑料外齿轮的中心轴与定位架成型步骤、开模取成品步骤。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减少塑料外啮合齿轮组的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尤其对于微型塑料外啮合齿轮组,能够确保待组装的微型塑料外齿轮之间进行正确的装配与定位。

    一种微注塑成型模具变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49546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301068.2

    申请日:2009-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7331 B29C45/7306 B29C2045/0094

    Abstract: 一种微注塑成型模具变温装置,属于微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该模具变温装置包括吸液芯热管、半导体致冷片、铜板、水箱、热电偶和控温仪,吸液芯热管的一侧插入模具型腔板中,另一侧插入铜板中;铜板两侧都与半导体致冷片接触,半导体致冷片的另一侧与水箱接触;半导体致冷片上、下表面涂敷导热层;热电偶与模具型腔表面接触并反馈其温度至控温仪,通过计算机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电流的方向以确定对模具加热或冷却。该变温装置可以对微注塑成型模具实现变温控制以及对模板精确均匀控温。装置结构紧凑,可以灵活适应注塑机和模具中的有限空间,减少模板的热变形。该变温装置能应用于微小塑件的注塑成型过程,解决微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模具控温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