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7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73207.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电瓷集团输变电材料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nventor: 孙耘龙 , 王洪禹 , 陈百通 , 倪加奇 , 王明 , 郭振芳 , 李晓明 , 李洪军 , 陈艳萍 , 于洪闯 , 张扩 , 宋鹏 , 孙长海 , 狄绍熙 , 李浩 , 王旭明 , 王传晧 , 昝昊 , 鲁娜
IPC: H01B17/42 , H01B17/50 , H01B17/40 , C08L83/07 , C08L83/04 , C08L27/12 , C08K7/26 , C08K5/098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绝缘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梅花瓣伞型混炼防冰闪复合绝缘子,包括连接金具、芯棒以及梅花瓣型伞裙护套,梅花瓣型伞裙护套套在芯棒上,连接金具布置在芯棒的两端。其中,梅花瓣型伞裙护套由掺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混炼的氟硅橡胶复合材料制成,该材料具有防覆冰能力,能够显著减小极端环境下绝缘子的冰覆盖率。本发明用于电力输送线路,可以有效减少冰覆盖以及冰覆盖对绝缘子的影响,提高电力输送线路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4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19242.0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国电投宁夏青铜峡新材料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造和增材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真空浸渗强化激光3D打印砂型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提高激光选择性烧结覆膜砂砂型的高温强度,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激光选区烧结技术打印砂型;S2清砂和砂型加热固化;S3配制真空浸渗溶液;S4砂型真空浸渗;S5砂型加热烘干;S6砂型表面涂涂料。本发明通过真空浸渗无机粘结剂的方法提高激光选区烧结技术打印的覆膜砂砂型,使砂型高温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满足钛合金砂型铸造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83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01521.7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铝电投资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和先进铸造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覆膜粉体激光烧结技术的铝合金泵壳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精密成型具有复杂结构和轮廓的铝合金泵壳零件,包括以下步骤:铸造工艺及砂型设计;使用覆膜粉体激光选择性烧结技术打印砂型;砂型清理、固化和加工;砂型表面打磨和涂涂料;砂型组装和造型;铝合金熔炼及浇注;铸件后处理。本发明结合覆膜粉体激光选择性烧结技术和砂型表面涂料涂覆技术,可以使原始砂型表面具有高的尺寸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可以保证浇注后得到的铝合金泵壳零件具有高尺寸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并能够减少加工余量,实现复杂结构和轮廓的铝合金泵壳零件的近净型精密铸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862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26091.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电投宁夏青铜峡新材料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3D打印砂型/砂芯的气道设计方法,步骤如下:根据零件结构特点设计铸造工艺、浇注系统、冒口,根据激光3D打印原则设计砂型和砂芯;对砂型/砂芯进行气道设计;对砂型和砂芯进行激光3D打印,清除浮砂后进行加热固化形成铸型;对铸型进行埋箱,在埋箱过程中将导气绳插入铸型外壁预留的气道孔中;向铸型浇注金属液,直至铸型被浇满,在浇注开始时对导气绳进行点火,直至气体自主燃烧。使用该种气道设计方法可以对砂型/砂芯中气道的形状、尺寸、位置、深度进行自由设计,提高了设计灵活性,降低了制造难度。通过该种气道设计方法设计制造的砂型/砂芯的排气能力有显著增强,尤其是适合复杂铸件砂型/砂芯的排气。
-
公开(公告)号:CN118185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41816.1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热老化PP‑ZnO纳米复合绝缘材料,其制备成分以质量分数计量,包括:等规聚丙烯(iPP)基体树脂,97.5‑99.5wt%;表面修饰纳米ZnO颗粒,0.5‑2wt%;抗氧剂1010,0.4wt%。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ZnO进行表面修饰,后与PP基体树脂熔融共混,纳米粒子在PP基体中分散良好,无明显团聚,复合材料聚合物球晶尺寸减小,结晶度增大。本发明的PP‑ZnO纳米复合绝缘材料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及耐热老化性能,材料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28902.X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N5/025 , G06N5/045 , G06N3/045 , G06N3/044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8/2415
Abstract: 一种基于复空间循环相关关系模型的知识图谱嵌入中链接预测方法及模型,属于知识图谱领域,为了解决提高模型预测准确性问题,技术要点是所述模型CircularE包括特征提取层、循环相关网络层以及自适应对抗负抽样层,其中,所述预测方法包括循环相关网络层将复数域中的循环相关算子应用于复空间,通过循环相关算子对头实体的初始特征、尾实体的初始特征以及关系的初始特征进行距离测量量规计算;自适应对抗负抽样层通过距离测量量规获得打分函数,根据打分函数获得正样本为真的可能性以及负样本被选中的可能性;通过优化函数对模型CircularE进行训练,得到优化的模型CircularE;对于给定三元组头实体和关系的前提下,优化的模型CircularE评估得分最高的尾实体。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74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97044.9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7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盒迭代粒驱动的粒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获得实验数据集,根据实验数据集中的实验输出数据对输出空间划分成多个相互不重叠的区间;将多个相互不重叠的区间投影到输入空间中,得到多个输入子空间;采用信息粒度控制的迭代粒度方法,对每个输入子空间进行迭代粒化得到超盒信息粒,使用适应度函数量化实验输入数据与超盒信息粒两者的匹配程度,使在输入空间中得到了一系列具有置信水平的输入超盒信息粒;通过合理粒度原理对每个超盒信息粒覆盖的输入数据相关的输出数据进行分组和细化,得到三角模糊信息粒;使用“IF‑THEN”原则,将输入超盒信息粒与三角模糊信息粒连接,建立粒模型。本发明构建的粒模型有更精确的数值和更理想的颗粒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31137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668219.1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模块化结构及多模式运行方式,属于微电网模块化设计及运行控制领域,将交直流混合微网分成六个模块,确定各模块内部分布式电源或储能的类型和控制方式;六个模块为:PCC模块、交流微网调节模块、交流微网不可调节模块、直流微网调节模块、直流微网不可调节模块及互联模块。本发明通过并网状态下的直流微网自控模式、互联模块调控模式和离网状态下的孤岛模式间的转换运行为并网型微网中相对“薄弱”的直流微网提供双重保障;将不同模块中可控的分布式电源、储能及互联变流器组合控制,使微网以一个可变功率的负荷或电源接入大电网;采用包括模块层和微网层的两层控制方法来减少MGCC对通讯系统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6936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97404.0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池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性能评价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首先,确定电池一次调频理论功率调节量。其次,设计电池调节性能指标、调节偏差指标及评价时间指标。最后,通过明确电池一次调频理论功率调节量后,借助设计的指标,对电池储能一次调频进行评价,可分为电池的投运情况、调频死区以及调频性能评价三个方面。本发明能够充分发挥电池快速精确调节的性能优势,并兼顾电池的荷电状态调整需求;能够有效反应电池整体性能;能够引导电池采用调频效果更好的控制方法,可对电池的性能做出有效区分,在提升系统频率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95343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74313.0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鹤岗供电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多针式垂直接地系统设计方法,属于电气工程领域。步骤如下:(1)根据建筑或设备的国家标准和实际需求,设定系统的接地电阻;(2)根据现场实地勘测确定垂直接地体可埋设的深度,确定多针式垂直接地体长度;(3)计算单根多针式垂直接地体埋入土壤时的工频接地电阻;(4)新型多针式垂直接地系统结构形状为同心圆,以同心圆层数最少和每根多针式垂直接地体到中心多针式垂直接地体的连接线距离最短为依据,确定同心圆层数、多针式垂直接地体数目以及新型多针式垂直接地系统中每根多针式垂直接地体和连接线的具体位置;(5)分析最高工作频率下新型多针式垂直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