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5874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67669.X
申请日:2023-07-1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石堤坝渗漏程度的精细化辨识巡查方法及装置,通过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仪拍摄土石堤坝坝面,利用两次阈值设置提取渗漏区域,根据渗漏区域面积变化和光谱反射率统计参数的变化分别定义渗漏区域的扩散度和含水量变化,利用含水量变化和扩散度的数值评估渗漏程度。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能够提高堤坝异常渗漏险情的精准辨识能力,提升灾害防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6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19152.6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石堤坝渗漏程度快速定量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仪连续探测土石堤坝背水坡,获取热像图;将热像图中温度场存在局部异常的区域作为渗漏异常区,获取渗漏异常区内温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基于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渗漏异常温度区间;将渗漏异常温度区间划分为若干个子区间,提取各子区间的边界值作为等温线温度值,在渗漏异常温度内绘制若干等温线;统计渗漏异常温度区间内像素总数以及最内圈等温线内的像素总数,基于最内圈等温线内的像素总数与渗漏异常温度区间内像素总数的比值判定渗漏的严重程度。本发明不但能以远距离、非接触、实时快速获取堤坝渗漏缺陷的运行状态信息,还能定量化诊断土石堤坝的渗漏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60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525514.2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白蚁生物学特征的堤坝蚁穴区域快速巡查方法,包括:将土石堤坝的坝面划分为若干区域;在各区域的中心位置放置饵站,饵站上放置装满饵料的容器;其中,所述饵站为柱状结构;所述饵料供白蚁摄食;在饵料放置T时间后,利用搭载红外热像仪的无人机沿坝面巡检,获取各饵站的热像图;根据各饵站的热像图,统计饵站上的饵料面积和白蚁数量,根据面积、数量统计结果确认白蚁蚁穴附近的饵站。本发明的方法可快速高效探查蚁穴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19661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7170.4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V20/05 , E02B3/16 , E02D15/00 , B63C11/52 , B60P3/00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96 , G01M3/04 , G01M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车载平台和水下机器人的堤坝渗漏险情快速处置装置,涉及堤坝工程渗漏险情抢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堤坝渗漏封堵装置相比,改进了现有设备机动性较差、易出现材料一次性供应不足的情况,且对于较大的渗漏点封堵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与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基于学习的重构点特征进行渗漏点特征重构,还通过特征加强算法提升渗漏点特征的质量,同时通过激活函数解决了模型梯度消失的问题,最终进行相应的封堵材料投放量预测,能够解决堵漏材料一次供应不足的问题,且利用水下机器人定位操纵进行精准堵漏,大幅提升了堵漏材料的有效利用率,且装置灵活机动、适用性强,能够满足较大漏洞和渗漏点群的快速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5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1948.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
IPC: G01V3/02 , B60L53/30 , B60S5/00 , B62D55/065 ,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堤坝工程智能无人车遍历车站巡测方法与系统,属于智能巡检技术领域。包括:S1、对待巡测堤坝划分站点,对站点装配车站,基于车站确定始发车站和终点站,将无人车驶入始发车站;S2、向始发车站发出巡检指令,无人车收到巡检指令后开始巡测;S3、控制无人车当前车站与下一车站的激发模块对待巡测堤坝发射脉冲电流,无人车接收堤坝电磁场信号,并基于车站将电磁场信号传输至控制端进行分析;S4、检测是否有新的巡检指令,有新的巡检指令时按照新的巡检指令进行巡检;没有新的巡检指令时按照当前巡检指令继续进行巡检,重复S3‑S4,直到终点站。本发明节省主动激发源布设时间,可实现周期性高精度探测堤防内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792843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114867.3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B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裂缝深度雷达示踪检测的指示剂与使用方法,该指示剂的介电常数为300~1000,包括:纳米级示踪源和介电激发基载溶液,且纳米级示踪源的质量占指示剂的2.5~10wt%,所述介电激发基载溶液为无机水性纳米渗透结晶型材料溶液,所述纳米级示踪源为纳米级四氧化三铁粉或者铁粉。本发明制得的指示剂具有粘度低、流动性强、渗透性高、在电磁雷达场中示踪性能优异等特点。当将该指示剂沿裂缝侧壁流到裂缝尖端时,裂缝侧壁残留的介电激发基载溶液将渗透至裂缝侧壁后的混凝土中,使得侧壁表面仅存附有少量纳米级示踪源,故在使用过程中主动排除了裂缝侧壁残存指示剂时,对裂缝深部尖端积聚的指示剂示踪效果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02802.6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堤坝内部渗漏通道探测响应主动增强方法与系统,利用感应磁场探测设备在探测范围内逐测线逐点探测,并以测点或距离为横坐标,感生磁场强度为纵坐标绘制等值线,形成首次测量曲线;向渗漏入水区域或水位观测孔中投放若干含氯盐的缓释胶囊,在堤坝出水区域选取监测点监测氯离子浓度直至达到预设浓度;沿测线重复探测并绘制二次测量曲线;比对两次测量曲线,当二次测量曲线出现上凸形且上凸形区域感生磁场强度高于首次测量曲线,则将上凸形区域归为渗漏通道区并报警、标记。本发明的方案可增强渗漏通道探测响应并保持,进而标记现场判断渗漏通道位置并发出警报,还可根据测量曲线绘制渗漏通道,实现渗漏通道水平方向连续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52080.4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堤坝隐伏病险诊断空地一体化装备,包括车载平台和车载平台上搭载的指挥方舱、控制终端、无人探测车和无人巡查机;控制终端将获取的数据按照数据来源分类,通过坐标匹配标记坐标标签,并根据坐标按长度将数据分割;基于获取的点云数据建立堤坝模型;在识别异常区域后抽取异常区域坐标映射至堤坝模型。本发明的装备可实现多源异构数据全过程一体化控制,通过数据分类、分割、标记坐标标签实现物探、激光扫描、影像等数据的快速关联,通过提取堤坝形态控制点坐标建立映射底座,结合各数据的坐标标签实现隐伏病险的可视化展示,可快速、准确评估隐伏病险发展的危险程度,实现应急抢险资源的精准调配。
-
公开(公告)号:CN1181966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297170.4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V20/05 , E02B3/16 , E02D15/00 , B63C11/52 , B60P3/00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96 , G01M3/04 , G01M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车载平台和水下机器人的堤坝渗漏险情快速处置装置,涉及堤坝工程渗漏险情抢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堤坝渗漏封堵装置相比,改进了现有设备机动性较差、易出现材料一次性供应不足的情况,且对于较大的渗漏点封堵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与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基于学习的重构点特征进行渗漏点特征重构,还通过特征加强算法提升渗漏点特征的质量,同时通过激活函数解决了模型梯度消失的问题,最终进行相应的封堵材料投放量预测,能够解决堵漏材料一次供应不足的问题,且利用水下机器人定位操纵进行精准堵漏,大幅提升了堵漏材料的有效利用率,且装置灵活机动、适用性强,能够满足较大漏洞和渗漏点群的快速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78318.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3/00 ,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143 , G06T5/50 , G06T7/11 , G06T7/136 , G01M3/04 ,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堤坝渗漏过程土颗粒起动流失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首先采集堤坝下游坝面的温度数据、可见光图像及热红外图像,并将可见光图像和热红外图像进行校准融合,获得双光融合图像;然后根据双光融合图像及温度数据判定堤坝渗漏区域;最后在双光融合图像中提取等温圈,根据等温圈的阈值和水平半轴长度,以及温度数据建立温度梯度检测模型,根据温度梯度检测模型判断堤坝渗漏区域是否发生土颗粒起动流失。本发明能够高效感知堤坝渗漏过程中土颗粒临界起动,实现堤坝渗漏病灶演变的实时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