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活异养微藻去除废水中Cr6+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530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1227235.0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藻培养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活异养微藻去除废水中Cr6+的方法,利用可异养的斜生栅藻,在有机碳源存在下去除污水中Cr6+污染物,填补微藻在混合营养模式下去除重金属的空白。所述活异样微藻为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FACHB‑12,先在BG11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期后,饥饿培养两天,再将其转移到含Cr6+的人工配制废水中,光照强度为3000lux,光暗比为12h:12h,培养96h,测定微藻的生长情况、有机碳COD的利用情况以及CrVI)的去除情况。本发明实现Cr6+的快速有效的去除,为微藻去除废水中的Cr6+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种包覆型镁合金多层结构件成形与复合制备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7983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73016.1

    申请日:2019-07-24

    Inventor: 林鹏 崔晓磊 张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型镁合金多层结构件成形与复合制备方法和装置,步骤为:对镁合金及其它合金板进行表面处理,交替叠放,装入凹模和料筒之间,并对料筒施加压边力;在料筒中填入适量固体颗粒作为传压介质;压机带动压头对固体颗粒介质施加一定压力,并将模具及坯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多层板在固体颗粒介质传压作用下成形;保温保压一定时间使多层板间实现扩散连接,开模,获得其它金属包覆镁合金多层结构件。与先制备多层复合板,再对复合板成形的传统方法相比,该发明省去了复合板制备工序,可避免复合板成形层间开裂等问题,从而显著提高多层结构件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利用植物激素水杨酸促进斜生栅藻生长产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693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445530.1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属微藻培养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微藻生产中,无法同时提高生物量以及油脂含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植物激素水杨酸促进斜生栅藻生长产脂的方法,斜生栅藻接种于加有水杨酸溶液的BG11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中水杨酸的浓度为20‑40mg/L;培养至微藻稳定期;培养好的藻液用有机溶剂提取藻细胞中的油脂。无需添加碳源,节约成本。水杨酸可以人工合成,无需从植物体内提炼,且对环境无污染。没有损耗微藻生物量,大幅度提高了斜生栅藻油脂含量及产率,油脂含量最大提高到48%接近微藻自身干重的一半,油脂产率超过20mg/L·d‑1。

    一种提高污泥中磷生物利用度的生物释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919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053610.2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污泥处理过程中磷资源的浪费、污泥中的磷无法进行再利用等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污泥中磷生物利用度的生物释磷方法。投加接种污泥、能源底物对污泥样品进行淋滤调理,其中接种污泥与污泥样品的体积比为1:9,淋滤调理温度为28‑32℃,摇床转速为200rpm,淋滤时间为3‑5d,能源底物硫粉投加量为5g/L,FeSO4·7H2O为4g/L。与不投加底物的生物淋滤方法相比,磷释放量提高了172.35mg/L,释磷速率在2d后加快。生物淋滤过程中伴随着Fe离子的释放和Ca离子的吸收。可生物利用性增强。

    一种利用植物激素水杨酸促进斜生栅藻生长产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3693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45530.1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属微藻培养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微藻生产中,无法同时提高生物量以及油脂含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植物激素水杨酸促进斜生栅藻生长产脂的方法,斜生栅藻接种于加有水杨酸溶液的BG11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中水杨酸的浓度为20‑40mg/L;培养至微藻稳定期;培养好的藻液用有机溶剂提取藻细胞中的油脂。无需添加碳源,节约成本。水杨酸可以人工合成,无需从植物体内提炼,且对环境无污染。没有损耗微藻生物量,大幅度提高了斜生栅藻油脂含量及产率,油脂含量最大提高到48%接近微藻自身干重的一半,油脂产率超过20mg/L·d‑1。

    一种全装配式防H形截面柱局部屈曲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661239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606825.6

    申请日:2018-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装配式防H形截面柱局部屈曲的结构,包括内核构件、约束配件、连接部件。内核构件为H形截面柱;约束配件由翼缘外侧约束、翼缘内侧及腹板约束组成;翼缘外侧约束是由两块平钢板焊接的而成的T形组件构成;翼缘内侧及腹板约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组件为翼缘内侧及腹板两侧约束,在加工厂提前焊好;第二组件为腹板中间约束;第三组件为钢垫板。连接部件包括拼接盖板和螺栓,拼接盖板主要用于约束配件的上下连接;在约束配件及拼接盖板的相应位置开孔,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制作简单,加工方便,可适用于不同截面尺寸的H形柱,能有效的约束局部屈曲,增强其稳定性,节省钢材,实现不错的经济效益,完美的诠释了装配化的特征。

    一种燃料电池阴极非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337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6444.0

    申请日:2013-03-04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阴极非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壳聚糖与水杨醛在乙醇溶剂中反应,得到壳聚糖水杨醛席夫碱化合物;再将壳聚糖水杨醛席夫碱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在乙醇溶液中反应,得到固体粗产物,后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到壳聚糖水杨醛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然后将壳聚糖水杨醛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与高纯石墨混合在无水乙醇溶液中,超声震荡反应3h,过滤洗涤干燥碳载金属-氮-碳复合催化剂,然后在氮气保护下恒温焙烧,制得金属-氮-碳复合氧还原电催化剂。本发明采用价廉易得的壳聚糖和非Pt系金属为原料制备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成本低廉且制备方法简单,结构稳定,在燃料电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废水中的氮磷促进斜生栅藻产脂和净化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187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997935.6

    申请日:2022-08-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碳减排、能源紧张等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废水中的氮磷促进斜生栅藻产脂和净化废水的方法。斜生栅藻接种于人工废水中培养,添加浓度为20‑40mg/L水杨酸的同时施加低强度超声波,低强度超声波的超声功率为200W,超声频率为40kHz;超声时间为5‑10min;培养至废水中氮磷物质消耗殆尽,测定废水中氮磷去除率,收集藻种制成藻粉提取油脂。耦合人工废水,进行废水资源化的同时节约成本。水杨酸可人工合成,无需从植物体内提炼,且对环境无污染,超声波强度低对微藻没有损害作用。废水中氮磷的去除率高达约90%以上,斜生栅藻的油脂含量高于60%,油脂产率高达40mg/L·d‑1。

    一种提高污泥中磷生物利用度的生物释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919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53610.2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污泥处理过程中磷资源的浪费、污泥中的磷无法进行再利用等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污泥中磷生物利用度的生物释磷方法。投加接种污泥、能源底物对污泥样品进行淋滤调理,其中接种污泥与污泥样品的体积比为1:9,淋滤调理温度为28‑32℃,摇床转速为200rpm,淋滤时间为3‑5d,能源底物硫粉投加量为5g/L,FeSO4·7H2O为4g/L。与不投加底物的生物淋滤方法相比,磷释放量提高了172.35mg/L,释磷速率在2d后加快。生物淋滤过程中伴随着Fe离子的释放和Ca离子的吸收。可生物利用性增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