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光谱辐射测温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6201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269410.1

    申请日:2020-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光谱辐射测温方法及系统,涉及热辐射测温和热辐射特性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探测器装置得到测量温度;利用多光谱测温原理确定的测量温度、被测目标的真实温度和被测目标的光谱发射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全局优化函数;初始化真实温度和光谱发射率;通过温度初始值和发射率初始值对全局优化函数进行迭代,得到被测目标的等温区域的最优真实温度和最优光谱发射率。本发明针对非均温的被测目标温度场分布,利用不同温度区域的多个光谱辐射测量信息,配合全局优化函数计算获得被测目标的温度场和光谱发射率分布,测量精度高,尤其适用于高温、高速和高焓的恶劣测量环境。

    木构件间相对转角及水平摩擦滑移量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372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06680.6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木结构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木构件间相对转角及水平摩擦滑移量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其为了解决现有的测量方法获得的木构件的变形状态不准确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新的木构件间相对转角及水平摩擦滑移量的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单元、三个变形单元、静态应变仪;固定单元包括两个上细钉和两个下细钉;每个变形单元包括燕尾夹、两个弹簧、应变片和温度补偿片,燕尾弹簧片夹体的两侧的连接件分别与两个弹簧的其中一端固定,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细钉固定,应变片粘贴于燕尾弹簧片夹体的底部,温度补偿片粘贴于燕尾弹簧片夹体的一侧面;温度补偿片与应变片均与静态应变仪连接。该装置测量结果更准确。

    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可复位多稳态吸能组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8320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480544.9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可复位多稳态吸能组合结构,其包括吸能模块、组装支架和复位推板,吸能模块由多边形单元体阵列排布而成,多边形单元体之间通过榫卯咬合连接,多边形单元体轴线相互平行,与所受荷载方向一致,吸能模块的边缘多边形单元体与组装支架内表面通过榫卯咬合连接,多边形单元体轴线与复位推板的上表面垂直,复位推板边缘与组装支架内表面通过榫卯咬合连接。本发明通过多边形单元体之间榫卯连接的滑移变形,实现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吸能,冲击荷载作用卸除后吸能模块的变形记录了冲击物的形态,并通过复位推板实现吸能模块恢复至原始状态,实现结构的可重复利用,有望应用于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等装置的碰撞吸能部件。

    具有萤石型结构的(ZrHfCeTiZn)O2-δ高熵氧化物陶瓷粉体及块体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7935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213164.5

    申请日:2019-03-20

    Abstract: 具有萤石型结构(ZrHfCeTiZn)O2‑δ高熵氧化物陶瓷粉体及块体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陶瓷技术领域,可解决陶瓷烧结技术的不足之处。以金属元素为基准,准确称量各种氧化物粉末,混合,达到目标样品的化学计量组成。在玛瑙罐中高能球磨,将得到的非晶态氧化物粉末在900~1200℃热处理,热处理时间≥60min,获得高熵氧化物陶瓷粉体,将非晶态陶瓷氧化物粉体或高熵氧化物陶瓷粉体置于石墨模具中,在放电等离子体炉或热压炉中进行烧结,得到具有萤石结构的高熵氧化物陶瓷块体。本发明解决了高熵陶瓷块体制备的问题及陶瓷粉体混合不均匀,热应力高等问题,通过严格控制放电等离子炉或热压炉的烧结工艺,最终获得具有萤石结构的高熵氧化物陶瓷粉体及块体,丰富了陶瓷材料体系。

    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可复位多稳态吸能组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8320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80544.9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可复位多稳态吸能组合结构,其包括吸能模块、组装支架和复位推板,吸能模块由多边形单元体阵列排布而成,多边形单元体之间通过榫卯咬合连接,多边形单元体轴线相互平行,与所受荷载方向一致,吸能模块的边缘多边形单元体与组装支架内表面通过榫卯咬合连接,多边形单元体轴线与复位推板的上表面垂直,复位推板边缘与组装支架内表面通过榫卯咬合连接。本发明通过多边形单元体之间榫卯连接的滑移变形,实现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吸能,冲击荷载作用卸除后吸能模块的变形记录了冲击物的形态,并通过复位推板实现吸能模块恢复至原始状态,实现结构的可重复利用,有望应用于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等装置的碰撞吸能部件。

    基于双Z型钢-榫卯-摩擦多重耗能的装配式外挂墙板连接节点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653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42079.7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Z型钢‑榫卯‑摩擦多重耗能的装配式外挂墙板连接节点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涉及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建筑领域。第一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双Z型钢构件和第一角钢,Z型钢构件通过对应的调节孔连接外挂墙板,两者之间螺栓连接,第一角钢另一侧肢背通过调节孔连接主体框架钢梁。第二连接节点包括可复位抗滑移凹凸面钢板、第二双Z型钢构件和第二角钢,第二双Z型钢构件的凹凸面与可复位抗滑移凹凸面钢板根据榫卯原理咬合对接,凹凸面钢板焊接在钢梁上翼缘外侧面,第二双Z型钢构件两侧通过调节孔连接外挂墙板,第二角钢贴合第二双Z型钢构件外侧面,通过调节孔与主体框架钢梁相连。本发明耗能性能较佳、承载力高、安装精度高、稳定性好。

    木构件间相对转角及水平摩擦滑移量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37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1106680.6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木结构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木构件间相对转角及水平摩擦滑移量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其为了解决现有的测量方法获得的木构件的变形状态不准确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新的木构件间相对转角及水平摩擦滑移量的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单元、三个变形单元、静态应变仪;固定单元包括两个上细钉和两个下细钉;每个变形单元包括燕尾夹、两个弹簧、应变片和温度补偿片,燕尾弹簧片夹体的两侧的连接件分别与两个弹簧的其中一端固定,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细钉固定,应变片粘贴于燕尾弹簧片夹体的底部,温度补偿片粘贴于燕尾弹簧片夹体的一侧面;温度补偿片与应变片均与静态应变仪连接。该装置测量结果更准确。

    一种多光谱辐射测温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620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269410.1

    申请日:2020-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光谱辐射测温方法及系统,涉及热辐射测温和热辐射特性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利用探测器装置得到测量温度;利用多光谱测温原理确定的测量温度、被测目标的真实温度和被测目标的光谱发射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全局优化函数;初始化真实温度和光谱发射率;通过温度初始值和发射率初始值对全局优化函数进行迭代,得到被测目标的等温区域的最优真实温度和最优光谱发射率。本发明针对非均温的被测目标温度场分布,利用不同温度区域的多个光谱辐射测量信息,配合全局优化函数计算获得被测目标的温度场和光谱发射率分布,测量精度高,尤其适用于高温、高速和高焓的恶劣测量环境。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多向耗能连接节点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22009255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20161108.8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墙板多向耗能连接节点组件,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采用榫卯结构连接,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采用螺栓连接;第一构件和外挂墙板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第三构件和钢梁采用螺栓方式连接;所述第三构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为长圆孔;本实用新型减小了装配式钢结构墙板在施工现场的焊接工作量,提升了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由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可以相对滑动,同时有了长圆孔的连接设计,实现了榫卯耗能和长圆孔耗能的多重耗能方式,有效提升了装配式钢结构墙板的抗震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