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7443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870871.4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Cu/N掺杂碳纳米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步骤包括:首先以质量比例为1:2~8:1~16称取柠檬酸镁、柠檬酸钾及草酸铵的原料制备N掺杂碳纳米片:然后制备N掺杂碳纳米片载铜盐前驱体,最后经高温焙烧得到高稳定性的Cu/N掺杂碳纳米片催化剂。所得催化剂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共存的多级孔道,且为纳米片层结构,Cu纳米粒子均匀的分散在载体上;此外,该多级孔纳米片结构中富含碳空缺,且在较低的温度下(70~300°C)就可被激发出更多的碳空缺来锚定铜纳米粒子,使得铜纳米颗粒再分散为单原子及~0.91 nm的原子团簇。上述Cu/N掺杂碳纳米片催化剂还能应用在一氧化碳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580752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10462614.8
申请日:2011-12-2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23/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镍甲烷化催化剂的快速制备方法,是以二氧化锆为载体、氧化镍为活性组分、氧化镁和氧化镧为助剂,采用溶胶凝胶高温焙烧法,经制备硝酸盐湿凝胶、干燥、高温焙烧制成含镍甲烷化催化剂,催化剂中各组分分散均匀,与原料气混合可快速甲烷化,在低温下便具有催化活性,产物催化反应中热稳定性好、抗积碳,此制备方法克服了有机模板剂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不需添加酸、碱调控pH值,此制备方法操作容易、工艺简便快捷、原料丰富、材料配比合理、数据翔实准确、产物稳定性和抗结性能好,是十分理想的快速制备含镍甲烷化催化剂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58075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462614.8
申请日:2011-12-2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23/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镍甲烷化催化剂的快速制备方法,是以二氧化锆为载体、氧化镍为活性组分、氧化镁和氧化镧为助剂,采用溶胶凝胶高温焙烧法,经制备硝酸盐湿凝胶、干燥、高温焙烧制成含镍甲烷化催化剂,催化剂中各组分分散均匀,与原料气混合可快速甲烷化,在低温下便具有催化活性,产物催化反应中热稳定性好、抗积碳,此制备方法克服了有机模板剂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不需添加酸、碱调控pH值,此制备方法操作容易、工艺简便快捷、原料丰富、材料配比合理、数据翔实准确、产物稳定性和抗结性能好,是十分理想的快速制备含镍甲烷化催化剂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744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70871.4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Cu/N掺杂碳纳米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步骤包括:首先以质量比例为1:2~8:1~16称取柠檬酸镁、柠檬酸钾及草酸铵的原料制备N掺杂碳纳米片:然后制备N掺杂碳纳米片载铜盐前驱体,最后经高温焙烧得到高稳定性的Cu/N掺杂碳纳米片催化剂。所得催化剂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共存的多级孔道,且为纳米片层结构,Cu纳米粒子均匀的分散在载体上;此外,该多级孔纳米片结构中富含碳空缺,且在较低的温度下(70~300°C)就可被激发出更多的碳空缺来锚定铜纳米粒子,使得铜纳米颗粒再分散为单原子及~0.91 nm的原子团簇。上述Cu/N掺杂碳纳米片催化剂还能应用在一氧化碳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54073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955647.9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催化及热催化载体材料的制备,具体是一种制备石墨相氮化碳(g‑C3N4)材料的方法,其步骤为:(1)样品前体的制备(2)样品的焙烧(3)后处理(4)二次焙烧。本发明将微波焙烧与马弗炉焙烧制得的产物在比表面积、产物收率上与现有方法作对比,表征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的掺入将产物的比表面积扩大了3倍,进而改善了g‑C3N4作为催化剂材料的性质,同时产物产率可高达50%,此法合成周期短,易于操作,数据可靠有效,远远高于现有技术,是有效合成g‑C3N4材料的理想选择。对首次产物进行二次焙烧,重复上述过程,可在首次焙烧的基础上使产物的比表面积再扩大3倍。
-
公开(公告)号:CN107626311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1075664.4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23/72 , B01J37/10 , B01J37/08 , C07C29/149 , C07C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介孔纳米结构和催化领域,具体是一种有序介孔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以前合成的方法一步合成Cu/KIT-6,采用调节pH至8-12制得催化剂。此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艺先进,原料成本低,数据精确翔实,制备速度快,是制备醋酸甲酯加氢制乙醇反应催化剂的十分理想的一种方法。所得的有序介孔Cu/KIT-6催化剂既具有一种原料廉价易得和制备过程精简等优点,又具有纳米晶体催化的高活性优点,是一种很好的纳米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600843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28137.9
申请日:2012-01-1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级炭负载金属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土豆淀粉、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经配制溶液、超声波分散、微波加热分解、研磨、过筛,制成纳米级炭负载金属铜催化剂,可用于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此催化剂中金属铜分散均匀,与原料气混合可实现快速反应,稳定性和抗结性能好,此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短,易于操作,材料来源丰富,配比合理、数据翔实准确,是十分理想的用于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28261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0539112.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锂辅助微波热膨胀法还原剥落氧化石墨烯的方法。锂辅助微波还原石墨烯的制备是在超声处理,鼓风烘干以及微波加热的条件下完成的,在微波加热加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上的含氧官能团脱落为气体释出,产生压力,致使石墨烯层间发生热膨胀而剥落,在低温常压下制备了高质量的石墨烯。在微波加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中含氧官能团的分解速率比生成气体的扩散速率大,产生了能够克服将石墨烯片层结合在一起的范德华力,从而实现还原与剥离。而锂存在打破了原先的电子结构,更有利于石墨烯片层的剥落。此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速度快,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产物为黑色絮状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79424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0075645.4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23/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硅酸铜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层状材料合成工艺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Na2SiO3·9H2O和SiO2气凝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置于马弗炉中从室温升温至720℃,即得层状硅酸钠Na2Si2O5。将Zn(NO3)2·6H2O和Cu(NO3)2·3H2O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形成澄清透明溶液;将Na2Si2O5加入至澄清透明溶液中,超声进行充分离子交换,后过滤,干燥,干燥后在300℃的环境下焙烧,即得层状硅酸铜锌催化剂。本发明所述层状硅酸铜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步骤简易,便于操作且容易实现,并且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该方法成功合成出层状硅酸铜锌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2826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39112.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锂辅助微波热膨胀法还原剥落氧化石墨烯的方法。锂辅助微波还原石墨烯的制备是在超声处理,鼓风烘干以及微波加热的条件下完成的,在微波加热加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上的含氧官能团脱落为气体释出,产生压力,致使石墨烯层间发生热膨胀而剥落,在低温常压下制备了高质量的石墨烯。在微波加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中含氧官能团的分解速率比生成气体的扩散速率大,产生了能够克服将石墨烯片层结合在一起的范德华力,从而实现还原与剥离。而锂存在打破了原先的电子结构,更有利于石墨烯片层的剥落。此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速度快,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产物为黑色絮状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