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5095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38617.6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金属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糠醇液相氢解合成纯1,2‑戊二醇的工艺,本发明所述工艺以糠醇、氢气为原料,在Cu‑Zr‑Al三金属复合纳米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糠醇液相氢解法合成1,2‑戊二醇,并通过后续提纯工艺制得优级纯1,2‑戊二醇。与其他合成工艺相比,以糠醇液相氢解法合成1,2‑戊二醇工艺具有环境友好、无三废无腐蚀物产生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反应后剩余的氢气可循环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其制得的1,2‑戊二醇纯度可以达到99.9%以上,无需进一步提纯,即可直接添加到护肤品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673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0517.4
申请日:2023-06-0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生壳质氮掺杂碳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合成碳酸二乙酯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花生壳为原料,通过水热碳化和共热解法制得生物质碳载体,原料成本低且符合绿色低碳的化学原则,并对其进行氮掺杂来调节孔结构的组成和分布,制备获得的花生壳质氮掺杂碳负载铜催化剂具有微孔和介孔共存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高达2731 m2•g‑1。载体表面富含碳缺陷和含氧官能团,有利于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来锚定铜纳米颗粒,进而提升铜物种的分散度,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同时,N的供电子作用提高了催化剂中Cu0和Cu+的生成及抗氧化能力,进一步地提升了催化剂的收率及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8261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0539112.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锂辅助微波热膨胀法还原剥落氧化石墨烯的方法。锂辅助微波还原石墨烯的制备是在超声处理,鼓风烘干以及微波加热的条件下完成的,在微波加热加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上的含氧官能团脱落为气体释出,产生压力,致使石墨烯层间发生热膨胀而剥落,在低温常压下制备了高质量的石墨烯。在微波加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中含氧官能团的分解速率比生成气体的扩散速率大,产生了能够克服将石墨烯片层结合在一起的范德华力,从而实现还原与剥离。而锂存在打破了原先的电子结构,更有利于石墨烯片层的剥落。此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速度快,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产物为黑色絮状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50713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81635.5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混合溶剂的高效合成方法,以甲醇、乙醇、一氧化碳、氧气为原料,在纳米铜催化剂作用下同时生成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以及碳酸甲乙酯等产物,经快冷器冷却后依次通过过滤器、带物料流股采出侧线的精馏塔、碳酸二甲酯精制塔、脱水塔、加压塔等设备分离提纯,即通过脱轻脱重、碳酸二甲酯的精制、碳酸二甲酯的加压、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脱水几个步骤得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母液产品。本发明的方法中调整甲醇与乙醇进样配比,与氧气、一氧化碳共同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等电解液原料,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效率高的突出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9424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0075645.4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23/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硅酸铜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层状材料合成工艺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Na2SiO3·9H2O和SiO2气凝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置于马弗炉中从室温升温至720℃,即得层状硅酸钠Na2Si2O5。将Zn(NO3)2·6H2O和Cu(NO3)2·3H2O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形成澄清透明溶液;将Na2Si2O5加入至澄清透明溶液中,超声进行充分离子交换,后过滤,干燥,干燥后在300℃的环境下焙烧,即得层状硅酸铜锌催化剂。本发明所述层状硅酸铜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步骤简易,便于操作且容易实现,并且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该方法成功合成出层状硅酸铜锌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2826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39112.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锂辅助微波热膨胀法还原剥落氧化石墨烯的方法。锂辅助微波还原石墨烯的制备是在超声处理,鼓风烘干以及微波加热的条件下完成的,在微波加热加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上的含氧官能团脱落为气体释出,产生压力,致使石墨烯层间发生热膨胀而剥落,在低温常压下制备了高质量的石墨烯。在微波加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中含氧官能团的分解速率比生成气体的扩散速率大,产生了能够克服将石墨烯片层结合在一起的范德华力,从而实现还原与剥离。而锂存在打破了原先的电子结构,更有利于石墨烯片层的剥落。此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速度快,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产物为黑色絮状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79424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75645.4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23/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硅酸铜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层状材料合成工艺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Na2SiO3·9H2O和SiO2气凝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置于马弗炉中从室温升温至720℃,即得层状硅酸钠Na2Si2O5。将Zn(NO3)2·6H2O和Cu(NO3)2·3H2O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形成澄清透明溶液;将Na2Si2O5加入至澄清透明溶液中,超声进行充分离子交换,后过滤,干燥,干燥后在300℃的环境下焙烧,即得层状硅酸铜锌催化剂。本发明所述层状硅酸铜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步骤简易,便于操作且容易实现,并且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该方法成功合成出层状硅酸铜锌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31117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664578.0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2/9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序介孔碳化钼的制备方法,属于有序介孔材料制备领域。采用硬模板法,以蔗糖为碳源,SBA‑15分子筛为模板剂,经搅拌、超声、干燥炭化,焙烧、酸洗后先制得有序介孔碳材料,再将其浸渍于钼酸铵溶液(钼源),经搅拌、蒸干后焙烧后制得有序介孔碳/三氧化钼复合物,将其与镁粉混合,在管式炉中进行镁热还原反应制得有序介孔碳化钼材料。制备过程中大大降低了碳化还原温度,低温条件下制得的碳化钼孔径集中,比表面积大,其丰富的介孔结构,有利于反应物扩散和活性位暴露,从而提高碳化钼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成本低、原料易得、配比合理、产物稳定,是一种先进的制备有序介孔碳化钼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01964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84585.3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7/02 , B82Y30/00 , C01B33/12 , C01P2002/72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矸石的精细化综合利用,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铝溶胶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对煤矸石进行亚临界水热法活化、酸浸、硅铝的分离提纯、制备铝溶胶。在本发明的流程中,利用亚临界水热法活化煤矸石,反应温度可控制在200℃~450℃之间,大大降低了煤矸石的活化温度;煤矸石的主要成分为Al2O3和SiO2以及含有少量的金属氧化物,结合酸浸的方法溶解出煤矸石中的硅、铝,并进行分离提纯,使煤矸石中的Al2O3提取率达到72.46%,提高了煤矸石的资源利用率;制成的酸性铝溶胶,其浓度为10%~15%可调,高浓度的可溶于水制成不同浓度的液态溶胶,具有胶粘性、吸附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9315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896927.6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矸石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由煤矸石制备型煤的方法。包括提取煤粉、脱硫、玉米秸秆粘结剂的制备以及型煤的制备。本发明是制备型煤的有效快速手段。以草木灰溶液为玉米秸秆改性剂,绿色节能;本发明的型煤型煤抗压强度好,燃烧效率高,进而能源利用率高;以玉米秸秆制备型煤粘结剂是以废制废的方式;草木灰溶液改性玉米秸秆制型煤粘结剂是也是生物质高效利用的方式;同时,又将煤矸石变废为宝,制得水泥凝胶组份,由此引起的废渣处理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解决,因而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型煤,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原料的利用率高,所制型煤能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块煤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