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03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676098.1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IPC: C01B32/198 , C01B32/225 , C25B1/135 , B01F33/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层氧化石墨烯解离分散方法,属于石墨烯浆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单层氧化石墨烯解离分散方法包括;将鳞片石墨与氧化剂混合,进行氧化,然后经过电化学插层剥离处理,得到分散在电解液中的氧化石墨烯微片,待用;将步骤S1制得的氧化石墨烯微片加入到含由催化剂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催化,得到氧化石墨烯催化溶液,待用;本发明中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浆料中,单层率高于90%,且固含高于显著高于行业内4wt.%左右的水平;氧化石墨烯均相分散,无团聚体;氧化石墨烯浆料的粘度有效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流延性,可实现自动化的管道输送与涂覆。
-
公开(公告)号:CN1191003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676244.0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IPC: C01B32/194 , B30B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密度超柔石墨烯膜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膜制备方法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准备旋转硅基底,并将硅基底进行清洗,待用;将石墨烯复合溶液滴落至硅基底上,并使得硅基底旋转;待硅基底上石墨烯复合溶液变干后,制得石墨烯薄膜;将石墨烯薄膜取下并烘干,进行多段压延处理和真空曲线压延处理,将压延后的成品引入收料滚筒上进行收料成筒;本发明中通过设有的对制备的石墨烯膜进行了多段压延以及真空曲线压延处理,使得石墨烯膜保留了微褶皱结构在拉伸、弯曲的过程中可以提供足够的应变空间,形成超柔性的石墨烯膜,能够有效避免结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8421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4159.0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霍氏假单胞菌、解磷菌剂和/或生物肥料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霍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rhodesiae)LM2‑47,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676。本发明提供的霍氏假单胞菌LM2‑47能够降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同时具有植物促生作用。实施例结果表明:施用霍氏假单胞菌LM2‑47菌悬液后,霍氏假单胞菌LM2‑47可将难以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利用的磷,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霍氏假单胞菌LM2‑47针对油菜和油菜种子萌发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01363.7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解磷菌剂和/或生物肥料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一株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seudomonasfrederiksbergensis)LM2‑1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675,本发明提供的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LM2‑11可将难以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利用的磷,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土壤磷素的转化,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根系发育和对肥料的吸收。本发明的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LM2‑11对油菜具有良好的促生长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003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676266.7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IPC: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子级结构缺陷修复方法,属于原子缺陷修复方法技术领域,该原子级结构缺陷修复方法包括:将有缺陷的石墨烯加入到含催化剂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分散,得到石墨烯分散液;将基底清洗,然后将石墨烯分散液通过喷涂方法均匀的喷涂至基底的表面上;本发明中,通过引入特定催化剂,协同修复石墨烯结构缺陷,实现碳原子的高效迁移,极大的加速非晶结构的修复;催化剂起到固定石墨烯片层的作用,降低热还原过程中的热膨胀,有效的提高了石墨烯在修复时的稳定性;本发明中,通过使用超高温缺陷修复方法,实现石墨烯sp2的稳定转化以及面内结构晶格的修复,使石墨烯微观缺陷得到充分修复,并且将导热系数提升至1500W/m·K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667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504184.9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剂和/或生物肥料和应用。本发明一株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n)LM2‑5,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674。本发明提供的LM2‑5菌株能够降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同时具有植物促生作用。实施例结果表明:施用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LM2‑5菌悬液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LM2‑5可将难以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利用的磷,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LM2‑5针对油菜和油菜种子萌发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21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1927.7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河生肠杆菌、解磷菌剂和/或生物肥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一株河生肠杆菌(Lelliottia amnigena)LM1‑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671。本发明提供的河生肠杆菌LM1‑1能够降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同时具有植物促生作用。实施例结果表明:施用河生肠杆菌LM1‑1菌悬液后,河生肠杆菌LM1‑1可将难以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利用的磷,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对油菜和油菜种子萌发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