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8696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25682.2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福建博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频率预测的自适应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系统阻尼比要求设计虚拟惯量最小值Jmin;步骤S2:根据预测的频率最大偏差量设计虚拟惯量最大值Jmax;步骤S3:基于虚拟惯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提出自适应虚拟惯量控制方法。频率偏差和频率变化率乘积同号时,J取最大值;频率偏差和频率变化率乘积异号时,J取最小值。本发明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结构,基于预测的频率最大偏差量,在满足逆变器输出功率不超过额定容量的前提下,利用逆变器参数能够实时调节的优势,增大虚拟惯量的整定区间,从而改善受扰动后系统频率和输出功率的恢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1018880.6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钟良亮 , 戴晓红 , 杨志义 , 邵栋栋 , 金迪 , 郭高鹏 , 严浩军 , 康家乐 , 张志刚 , 陈玄俊 , 杨劲松 , 操瑞发 , 胡旭波 , 童金聪 , 蔡振华 , 应芳义 , 杨跃平 , 胡锡 , 王元凯 , 孙晨航 , 雷俊 , 黄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分配方法及系统,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分配方法包括:获取发电功率、发电成本和用户负荷;基于发电功率、发电成本和用户负荷建立第一目标函数;通过能量功率平衡约束、储能约束、能源供应设备运行约束、能源网络传输约束和负荷需求响应约束优化第一目标函数,获得协同优化模型;在依据协同优化模型进行能源分配后,获取风光系统浪费的电能值,根据电能值确定系统惩罚成本,建立第二目标函数;通过系统出力偏差与系统实际出力建立时前约束,优化第二目标函数,获得时前优化模型;通过时前优化模型实时调整协同优化模型,以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能源分配,保证获得最优的综合能源系统交互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1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070136.4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负荷侧灵活性资源的微电网低碳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基于价格型需求响应机制,采用电价弹性系数描述电力用户对电价的响应程度,建立负荷侧灵活性资源模型;步骤S2、基于负荷侧灵活性资源模型、储能出力以及分布式电源出力,建立灵活性资源负荷优化模型;步骤S3、基于灵活性资源负荷优化模型,以微电网优化运行的总体费用和低碳效益为优化目标,建立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步骤S4、采用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SAGA求解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有效提升微电网分布式电源整体的消纳水平和微电网的低碳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0869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925682.2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频率预测的自适应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系统阻尼比要求设计虚拟惯量最小值Jmin;步骤S2:根据预测的频率最大偏差量设计虚拟惯量最大值Jmax;步骤S3:基于虚拟惯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提出自适应虚拟惯量控制方法。频率偏差和频率变化率乘积同号时,J取最大值;频率偏差和频率变化率乘积异号时,J取最小值。本发明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结构,基于预测的频率最大偏差量,在满足逆变器输出功率不超过额定容量的前提下,利用逆变器参数能够实时调节的优势,增大虚拟惯量的整定区间,从而改善受扰动后系统频率和输出功率的恢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9816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01024.1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志刚 , 钟良亮 , 王亮 , 刘沛立 , 杨志义 , 郭高鹏 , 严浩军 , 康家乐 , 陈玄俊 , 杨劲松 , 操瑞发 , 胡旭波 , 金迪 , 马国平 , 蔡振华 , 应芳义 , 杨跃平 , 胡锡 , 王元凯 , 孙晨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负荷态势感知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采用像素重构基础上考虑负荷特征融合的MCNN‑LSTM负荷态势预测方法可以有效增加负荷态势预测阶段的预测精度,使得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准确性提高,能够满足用户侧的用能需求;同时使得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协同、多能耦合效率更高,增加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运行经济性。本发明针对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负荷态势感知技术,通过采用时域特征拓展随机森林算法可以有效减少负荷态势理解阶段的数据处理难度,从而能够减少负荷态势感知过程所需时间,更加及时地进行负荷预测,增加了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灵活性,减少了能源不必要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9327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084056.4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微电网风光优化配比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基于各类车型的特点及驾驶者的行为特点,利用蒙特卡洛拟合各类车型的充电曲线;其次,以充电功率峰谷差最小化为目的,设定电动汽车充换电优化策略;再次,以拟采用换电方式的车辆比例为变量,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得到该值;然后,将充换电负荷叠加原有负荷,形成新的负荷曲线;之后,加入微电网风光电源出力特性,以总负荷峰谷差最小化为目的,设定微电网风光优化配比的策略;最后,以风光装机容量比例为优化变量,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得到结果。本发明通过电动汽车有序充换电优化得到换电比例,再根据负荷曲线优化得到微电网风光配比,最大程度降低峰谷差。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48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31387.7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电接入的系统无功补偿地点选择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在线计算,实时监测风电系统各节点的局部电压稳定指标(L指标);2)设置一个门槛值LG,剔除掉L指标小于LG的节点,得到电压危险节点;3)计算各个可能的无功补偿节点的无功对电压危险节点L指标的灵敏度Ri;4)设置一个门槛值RG,剔除掉R指标小于RG的节点,得到合适的无功补偿地点。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电压失稳,提高含风电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4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510081460.X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需求侧灵活资源的多能源系统调控优化方法和装置。多能源系统包括第一能源供给侧和第二能源供给侧,多能源系统调控优化方法包括:根据第二能源供给侧历史天气样本下的发电情况,以预测第二发电量的大小;其中,第一发电量与第二发电量的数值相加为总发电量;建立目标地区的供电分布模型,通过拓扑网络对目标地区网格化,且根据用电对象登记的身份信息对目标地区的各个网格进行标记,并根据不同优先级地区的耗电量与多能源系统的供电量对比,从而进行调控。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同能源发电站之间缺乏有效的调控方式,使得能源供给侧的总电能供给量远大于能源消费侧的需求量,从而导致能源过剩,造成能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26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070189.6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弹性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分布式电源以及电网负荷,建立含微电网的配电网负荷模型;步骤S2、将弹性支路映射到配电网中,重构含微电网的配电网负荷模型;基于功率损耗目标函数、电压稳定目标函数以及支路弹性目标函数,归一化得到单目标优化函数;步骤S3、采用基于十进制整数编码的离散量子粒子群算法DQPSO对单目标优化函数进行优化,求解重构后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网负荷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满足了配电网系统不同负荷状态下的弹性最优运行,具有提升配电网系统的弹性值,降低网损以及提升电压稳定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9816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501024.1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志刚 , 钟良亮 , 王亮 , 刘沛立 , 杨志义 , 郭高鹏 , 严浩军 , 康家乐 , 陈玄俊 , 杨劲松 , 操瑞发 , 胡旭波 , 金迪 , 马国平 , 蔡振华 , 应芳义 , 杨跃平 , 胡锡 , 王元凯 , 孙晨航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负荷态势感知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采用像素重构基础上考虑负荷特征融合的MCNN‑LSTM负荷态势预测方法可以有效增加负荷态势预测阶段的预测精度,使得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准确性提高,能够满足用户侧的用能需求;同时使得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协同、多能耦合效率更高,增加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运行经济性。本发明针对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负荷态势感知技术,通过采用时域特征拓展随机森林算法可以有效减少负荷态势理解阶段的数据处理难度,从而能够减少负荷态势感知过程所需时间,更加及时地进行负荷预测,增加了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灵活性,减少了能源不必要的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