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84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21479.4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基共价有机框架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是用碱处理后的聚丙烯腈多孔膜将反应容器间隔成两个腔室,向多孔膜聚丙烯腈一侧的腔室内加入三醛基间苯三酚单体的甲苯溶液,向另一腔室中加入对苯二胺或对苯二胺衍生物的醋酸水溶液,密封后加热反应,即获得聚合物基共价有机框架膜。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制备的共价有机框架膜具有规整的1D纳米通道,且通过调整氨基单体的结构和荷电基团,可以调控膜的离子分离性能,从而实现良好的单多价离子分离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共价有机框架膜在离子分离、水质净化、高附加值离子富集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0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21533.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NNTs@MXene/ANF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首先,将单层MXene在氮源和硼源的混合液中进行处理,使MXene表面氮化并负载氮离子与硼离子;然后对处理后的MXene进行高温热解,使MXene表面原位生长氮化硼纳米管,获得BNNTs@MXene填料;最后,采用真空辅助抽滤的方式将BNNTs@MXene填料与芳纶纤维ANF复合,获得BNNTs@MXene/ANF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填料间接触热阻,构筑水平面上的导热通路,使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325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11015.8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NTs@BN三维导热骨架制备环氧树脂双导热网络复合材料的方法,首先通过原位发泡工艺制备BN/PUF泡沫模板,再吸附BN在泡沫腔体中以增加填料负载量;将泡沫用含有CO2+的PVA溶液浸泡后冷冻干燥,PUF与PVA物理晶形成双网络结构提高烧结稳定性;然后以苯乙烯为碳源经高温煅烧,在BN表面上原位生长CNTs,增加BN间的连接性,构筑导热通路,形成CNTs@BN三维导热骨架;最后经过环氧固化,形成3D‑CNTs@BN/EP复合材料。本发明在3D‑CNTs@BN填料质量分数为25.26wt%下,获得高达1.779W/(m·K)的通面热导率,比EP空白样提高890%。
-
公开(公告)号:CN118307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11525.5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苝四羧酸钠盐改性石墨烯导热填料及基于其的导热复合材料,该导热填料是将苝四羧酸钠盐与石墨烯纳米片共混改性后获得,将该改性填料与PVA通过涂膜的方法可制得PTCDA‑Na@GNS/PVA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苝四羧酸钠盐改性剂与石墨烯之间形成的π‑π作用,并通过苝四羧酸钠盐上的羧基与PVA之间的氢键,增强石墨烯与石墨烯及石墨烯与PVA间的热传递性能,使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2532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56420.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B01D71/58 , C08J5/22 , C08G73/18 , C08K7/26 , C08L79/04 , B01D69/12 , B01D69/02 , B01D67/00 , B01D71/66 , B01J3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并咪唑‑介孔氧化硅阳离子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碱式扩散渗析分离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在Eaton试剂中合成OPBI,然后用1,3‑丙磺酸内酯和氢化钠对OPBI接枝含磺酸基团的侧链,得到SOPBI,之后再与介孔氧化硅复合最终制备得到复合膜材料。该复合膜的氢氧根渗析系数(UOH)为0.0138m/h‑0.0215m/h,分离系数为(S)为30‑64。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0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527963.1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缩形变高力学性能的丁腈橡胶及制备方法,是在丁腈橡胶生胶中加入复合填料后进行硫化获得,该复合填料由改性白炭黑与改性石墨烯组成,改性白炭黑是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白炭黑,改性石墨烯是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表面包覆环氧树脂的石墨烯。本发明利用偶联剂上的部分官能基团与白炭黑表面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白炭黑表面的基团结构和分布,将石墨烯表面包裹环氧树脂并利用硅烷偶联剂改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之间的接合性和相容性,从而提高复合填料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以及复合填料自身的分散性,经实验结果验证本发明所制备的丁腈橡胶具有低压缩形变高力学性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52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046804.5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CNT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CNTs复合材料主要由聚苯乙烯和改性CNTs复合而成,所述改性CNTs的含量为所述聚苯乙烯的5wt%‑20wt%,所述改性CNTs为CNTs经酸化后由聚3‑己基噻吩改性而成,所述CNTs与聚3‑己基噻吩的质量比为1:(0.1‑0.6)。本发明使用聚3‑己基噻吩对酸化后的CNTs进行非共价改性,再与聚苯乙烯进行混合,最后利用涂布干燥法对CNTs取向形成导热通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CNTs材料结构的完整性,有效改善CNTs与聚苯乙烯之间的界面相容性,降低界面热阻,增加CNTs对提高复合材料热导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61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0472687.3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8F259/08 , C08F222/06 , C08F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亲水性PVD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由马来酸酐(MAH)高温熔融接枝聚偏氟乙烯(PVDF)制备而成。本发明引入MAH对PVDF进行接枝改,利用MAH单体上酸酐基团的反应性以及MAH的极性,可以有效的增强PVDF的亲水性以及与其它聚合物的混溶性,这使得扩大PVDF的应用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22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88759.5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噻吩基离子液体改性石墨烯导热填料及基于其的导热复合材料,该导热填料是以苯并噻吩为原料经取代合成2‑甲基苯并噻吩,然后与碘甲烷反应生成噻吩基离子液体,再和电剥离石墨烯共混改性后获得填料,将其通过冰模板法制成骨架后采用真空渗透聚二甲基硅氧烷工艺,制得导热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合成一种噻吩基离子液体与填料石墨烯之间形成的阳离子‑π和π‑π协同作用改善填料间的分散性,增强石墨烯之间的热传递性能,从而实现在低含量填料填充下显著提高PDMS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7063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63515.4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响应开关型光热/催化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利用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为主体,通过静电作用负载ABTS,再通过氧化透明质酸的醛基与氨基反应生成的酰腙键对孔道进行封堵,最后配位金属离子Fe(III)获得目标产物。本发明的纳米药物:在正常组织中表面的透明质酸有效地封堵孔道,防止ABTS泄露,纳米药物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光热/催化效果;在细菌感染的弱酸微环境条件下,纳米药物的酰腙键发生水解断裂,释放出来的ABTS与Fe(II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化态的光热转换剂ABTS·+用于光热治疗,同时,还原态的Fe(II)与过氧化氢发生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实现pH响应开关光热/化学动力学的协同抗菌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