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CNTs@BN三维导热骨架制备环氧树脂双导热网络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5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11015.8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NTs@BN三维导热骨架制备环氧树脂双导热网络复合材料的方法,首先通过原位发泡工艺制备BN/PUF泡沫模板,再吸附BN在泡沫腔体中以增加填料负载量;将泡沫用含有CO2+的PVA溶液浸泡后冷冻干燥,PUF与PVA物理晶形成双网络结构提高烧结稳定性;然后以苯乙烯为碳源经高温煅烧,在BN表面上原位生长CNTs,增加BN间的连接性,构筑导热通路,形成CNTs@BN三维导热骨架;最后经过环氧固化,形成3D‑CNTs@BN/EP复合材料。本发明在3D‑CNTs@BN填料质量分数为25.26wt%下,获得高达1.779W/(m·K)的通面热导率,比EP空白样提高890%。

    一种无溶剂的室温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7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93285.6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溶剂的室温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含苯环结构的醛基交联剂与侧链氨丙基聚硅氧烷通过加热反应形成固化前聚体,之后通过施加压力和加热固化反应制备得到具有自修复能力的聚硅氧烷弹性体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聚硅氧烷弹性体制备过程无需溶剂,通过引入具有多元苯环结构的醛基交联剂,优选反应的加热温度、时间和压力条件调控材料的交联度,实现了聚硅氧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平衡。该技术方案工艺简单、无溶剂、环保,制备的聚硅氧烷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室温条件下可以快速自修复,在航空航天、电子、建筑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种低压缩形变高力学性能的丁腈橡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10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527963.1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缩形变高力学性能的丁腈橡胶及制备方法,是在丁腈橡胶生胶中加入复合填料后进行硫化获得,该复合填料由改性白炭黑与改性石墨烯组成,改性白炭黑是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白炭黑,改性石墨烯是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表面包覆环氧树脂的石墨烯。本发明利用偶联剂上的部分官能基团与白炭黑表面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白炭黑表面的基团结构和分布,将石墨烯表面包裹环氧树脂并利用硅烷偶联剂改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之间的接合性和相容性,从而提高复合填料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以及复合填料自身的分散性,经实验结果验证本发明所制备的丁腈橡胶具有低压缩形变高力学性能的特点。

    一种pH响应开关型光热/催化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063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63515.4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响应开关型光热/催化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利用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为主体,通过静电作用负载ABTS,再通过氧化透明质酸的醛基与氨基反应生成的酰腙键对孔道进行封堵,最后配位金属离子Fe(III)获得目标产物。本发明的纳米药物:在正常组织中表面的透明质酸有效地封堵孔道,防止ABTS泄露,纳米药物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光热/催化效果;在细菌感染的弱酸微环境条件下,纳米药物的酰腙键发生水解断裂,释放出来的ABTS与Fe(II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化态的光热转换剂ABTS·+用于光热治疗,同时,还原态的Fe(II)与过氧化氢发生芬顿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实现pH响应开关光热/化学动力学的协同抗菌治疗。

    一种SO2在三元弱碱溶液中溶解量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062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185661.0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O2在三元弱碱溶液中溶解量的预测方法,以H2SO3和三元弱碱的解离过程为基础理论依据,和经验方程相比,提高了适用范围及溶液中SO2溶解度的预测精度;本发明方法是以溶液电荷平衡为衡算基础,对气液相是否达到平衡并未作出要求,即适用于气液平衡体系中三元弱碱对SO2溶解度的预测,也适用于非气液平衡体系中三元弱碱对SO2溶解量的预测;同时,在工业吸收设定吸收剂终点pH值条件下,可预判不同三元弱碱吸收剂的性能优劣;计算SO2在三元弱碱吸收剂中的溶解度所需要参数除其它强酸离子和强碱离子浓度外,H2SO3和三元弱碱解离常数获取容易,可根据溶液pH值得到溶液中H+和OH‑含量,参数获取便捷,求解过程简单,具有较高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