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9087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03720.X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上球形娱乐车,包括球形外壳,内壳,座椅,传动机构,球形外壳两侧各设置多个镰刀形浆叶,球形外壳内侧与驱动轮相接触,驱动轮通过设置在内壳内底部的传动机构来驱动,通过驱动轮的摩擦作用带动球形外壳及其上面的镰刀形桨叶旋转,从而驱动整个球形车向前运动,内壳两侧的支撑轴与球形外壳相连;传动机构由直流电动机、减速器、离合器、变速器组成,将动力传输到驱动轮,座椅通过弹簧与隔板相连,随着人体质心偏移带动整个球形的质心偏移,从而改变方向;本水上球形娱乐车安全性能高,操纵方便,集运动与舒适于一身,使参与者在享受水上风景的同时体验驾驶的乐趣,且合理的桨叶设计使得机械效率更高,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15655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05006.9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nventor: 时培成 , 王克飞 , 王建彬 , 李震 , 潘道远 , 张荣芸 , 周加东 , 张林 , 毛越初 , 唐冶 , 李仁军 , 李文江 , 何芝仙 , 王海涛 , 廖小双 , 沈晨冰 , 何坤鹏 , 吴林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包括工作缸筒、工作活塞组件、浮动活塞和电能产生组件;工作缸筒内部具有液态磁流体;工作活塞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与活塞杆连接;浮动活塞设置于工作缸筒内;电能产生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用于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电能。本发明减振器的电能产生组件可利用车身振动自激发电,不需要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发电,能够回收车身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使能源利用多元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29087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03720.X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上球形娱乐车,包括球形外壳,内壳,座椅,传动机构,球形外壳两侧各设置多个镰刀形浆叶,球形外壳内侧与驱动轮相接触,驱动轮通过设置在内壳内底部的传动机构来驱动,通过驱动轮的摩擦作用带动球形外壳及其上面的镰刀形桨叶旋转,从而驱动整个球形车向前运动,内壳两侧的支撑轴与球形外壳相连;传动机构由直流电动机、减速器、离合器、变速器组成,将动力传输到驱动轮,座椅通过弹簧与隔板相连,随着人体质心偏移带动整个球形的质心偏移,从而改变方向;本水上球形娱乐车安全性能高,操纵方便,集运动与舒适于一身,使参与者在享受水上风景的同时体验驾驶的乐趣,且合理的桨叶设计使得机械效率更高,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156552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510505006.9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nventor: 时培成 , 王克飞 , 王建彬 , 李震 , 潘道远 , 张荣芸 , 周加东 , 张林 , 毛越初 , 唐冶 , 李仁军 , 李文江 , 何芝仙 , 王海涛 , 廖小双 , 沈晨冰 , 何坤鹏 , 吴林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包括工作缸筒、工作活塞组件、浮动活塞和电能产生组件;工作缸筒内部具有液态磁流体;工作活塞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与活塞杆连接;浮动活塞设置于工作缸筒内;电能产生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用于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电能。本发明减振器的电能产生组件可利用车身振动自激发电,不需要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发电,能够回收车身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使能源利用多元化。
-
公开(公告)号:CN204310020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560820.1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上球形娱乐车,包括球形外壳,内壳,座椅,传动机构,球形外壳两侧各设置多个镰刀形浆叶,球形外壳内侧与驱动轮相接触,驱动轮通过设置在内壳内底部的传动机构来驱动,通过驱动轮的摩擦作用带动球形外壳及其上面的镰刀形桨叶旋转,从而驱动整个球形车向前运动,内壳两侧的支撑轴与球形外壳相连;传动机构由直流电动机、减速器、离合器、变速器组成,将动力传输到驱动轮,座椅通过弹簧与隔板相连,随着人体质心偏移带动整个球形的质心偏移,从而改变方向;本水上球形娱乐车安全性能高,操纵方便,集运动与舒适于一身,使参与者在享受水上风景的同时体验驾驶的乐趣,且合理的桨叶设计使得机械效率更高,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204900646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23421.X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nventor: 时培成 , 王克飞 , 王建彬 , 李震 , 潘道远 , 张荣芸 , 周加东 , 张林 , 毛越初 , 唐冶 , 李仁军 , 李文江 , 何芝仙 , 王海涛 , 廖小双 , 沈晨冰 , 何坤鹏 , 吴林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包括工作缸筒、工作活塞组件、浮动活塞和电能产生组件;工作缸筒内部具有液态磁流体;工作活塞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与活塞杆连接;浮动活塞设置于工作缸筒内;电能产生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用于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电能。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的电能产生组件可利用车身振动自激发电,不需要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发电,能够回收车身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使能源利用多元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