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56552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510505006.9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nventor: 时培成 , 王克飞 , 王建彬 , 李震 , 潘道远 , 张荣芸 , 周加东 , 张林 , 毛越初 , 唐冶 , 李仁军 , 李文江 , 何芝仙 , 王海涛 , 廖小双 , 沈晨冰 , 何坤鹏 , 吴林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包括工作缸筒、工作活塞组件、浮动活塞和电能产生组件;工作缸筒内部具有液态磁流体;工作活塞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与活塞杆连接;浮动活塞设置于工作缸筒内;电能产生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用于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电能。本发明减振器的电能产生组件可利用车身振动自激发电,不需要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发电,能够回收车身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使能源利用多元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98603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18513.9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60K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车轮边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所述电动车轮边驱动系统包括设于车轮轮毂内的减速驱动系统及与车轮轮毂固联的直接驱动车轮的直接驱动系统;电动车轮边驱动方法,利用上述的电动车轮边驱动系统来实现电动车轮边驱动方法;本发明可以保证各系统电动机在额定功率附近工作,能够保证电动机输出效率;不仅能够满足正常动力性需求,降低整车质量,且设计传动比大,机械传递效率高,结构紧凑,利于空间布置,满足电动车轻量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986030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418513.9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60K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车轮边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所述电动车轮边驱动系统包括设于车轮轮毂内的减速驱动系统及与车轮轮毂固联的直接驱动车轮的直接驱动系统;电动车轮边驱动方法,利用上述的电动车轮边驱动系统来实现电动车轮边驱动方法;本发明可以保证各系统电动机在额定功率附近工作,能够保证电动机输出效率;不仅能够满足正常动力性需求,降低整车质量,且设计传动比大,机械传递效率高,结构紧凑,利于空间布置,满足电动车轻量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15655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05006.9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nventor: 时培成 , 王克飞 , 王建彬 , 李震 , 潘道远 , 张荣芸 , 周加东 , 张林 , 毛越初 , 唐冶 , 李仁军 , 李文江 , 何芝仙 , 王海涛 , 廖小双 , 沈晨冰 , 何坤鹏 , 吴林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包括工作缸筒、工作活塞组件、浮动活塞和电能产生组件;工作缸筒内部具有液态磁流体;工作活塞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与活塞杆连接;浮动活塞设置于工作缸筒内;电能产生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用于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电能。本发明减振器的电能产生组件可利用车身振动自激发电,不需要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发电,能够回收车身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使能源利用多元化。
-
公开(公告)号:CN204900646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23421.X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nventor: 时培成 , 王克飞 , 王建彬 , 李震 , 潘道远 , 张荣芸 , 周加东 , 张林 , 毛越初 , 唐冶 , 李仁军 , 李文江 , 何芝仙 , 王海涛 , 廖小双 , 沈晨冰 , 何坤鹏 , 吴林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包括工作缸筒、工作活塞组件、浮动活塞和电能产生组件;工作缸筒内部具有液态磁流体;工作活塞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与活塞杆连接;浮动活塞设置于工作缸筒内;电能产生组件设置于工作缸筒内,且用于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电能。本实用新型减振器的电能产生组件可利用车身振动自激发电,不需要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发电,能够回收车身在振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使能源利用多元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