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井盖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3269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50574.5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井盖,包括井壁,井壁端口处设置有井盖组件,井盖组件上呈圆周阵列设置有挡板组件,井壁内部还设置有触发机构,触发机构被装配用于在雨水作用力下使若干挡板组件向上翻转,井盖组件包括相轴接的外井盖和内井盖,井壁内部还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被装配用于在雨水作用力下使内井盖带动挡板组件在外井盖上周向转动。该智慧井盖,通过水流的冲击力使挡板主体和挡板侧板打开,提高了进水量,同时带动挡板主体和挡板侧板在外井盖上周向转动,防止杂物从挡板主体之间的缝隙中进入井盖网板并将其堵住,且旋转的挡板主体和挡板侧板还可以使井盖网板上的水形成涡流起到警示作用,并进一步提高排水效率。

    一种矿山生产用雾喷抑尘成套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77386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660515.X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生产用雾喷抑尘成套设备,括主体机构以及抑尘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座、均匀设置在底座底部的万向轮以及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泡泡液储存箱;抑尘机构包括固定组件以及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固定筒、进液管、单向阀一、L型连接管和单向阀三。本发明球型罩在不断的移动过程中从模孔上不断形成气泡排出,被排出的气泡在空气中向上移动,使得空气中的灰尘沾附在气泡外表面,当气泡外表面灰尘较多时,气泡会发生爆炸再次与灰尘进行结合,发生沉降,提高了抑尘效果,且由于球型罩不断的移动,使得气泡均匀的分散在空气中,进一步提高了抑尘效果,同时由于液滴形成气泡,不但对液体使用量减少了,而且抑尘效果提高。

    一种微絮凝连续砂滤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0897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0305072.5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絮凝连续砂滤器,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包括内腔设有砂床的过滤容器,砂床中下部设有布水管和絮凝剂管,过滤容器内腔中心处设有提砂管,提砂管下端口处设有进气管,提砂管上端设有洗砂机构;砂床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漏斗砂床、螺旋管砂床及碗形砂床,螺旋管砂床的上部均匀布有通水孔,漏斗砂床和碗形砂床之间在螺旋管砂床外侧形成沉淀区;洗砂机构包括固定在过滤容器内壁上的隔离外壳及设于隔离外壳内的转动洗砂组件,转动洗砂组件包括套装在提砂管上端的接砂漏斗及连接于接砂漏斗下端的螺旋管,螺旋管上均匀遍布有通水孔二。本发明能提升装置的过滤净化效果,还能避免污染过滤后的水体。

    一种用于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的自移动曝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5145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0521608.7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的自移动曝气装置,包括浮体以及依托于所述浮体固定的生物催化反应曝气装置,所述生物催化反应曝气装置包括过氧化氢储罐、生物催化反应容器以及膜组件,其中,所述生物催化反应容器中部固定有过氧化氢酶催化床,且所述生物催化反应容器上部设有连通过氧化氢储罐的滴滤喷头,生物催化反应容器下部设有连通膜组件的管道,所述膜组件设于浮体下方。本发明相对于传动的移动曝气方式具有能耗低、无污染且氧利用率高、曝气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砂质盐碱地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659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40676.6

    申请日:2019-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质盐碱地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蓄水海绵、底板、吸水海绵、壳体和顶板,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壳体的底部皆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多个安装孔。本发明通过在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的壳体内部设有吸水海绵,并在隔板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蓄水海绵,且在壳体上方的土壤上种植植物,不仅便于利用吸水海绵对土壤深层的地下水进行吸收后排放,避免地下溶解盐份的水通过毛细作用上升至土壤表面蒸发形成盐碱地,便于对渗透进壳体内部的雨水进行收集,对壳体的内部以及排水管进行清洗,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放置在隔板上方的蓄水海绵增加上层土壤的湿润度,便于植物的生长,对上层土壤进行治理并修复,从而提升对盐碱地治理的效果及效率。

    一种矿山生产用雾喷抑尘成套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7738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60515.X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生产用雾喷抑尘成套设备,括主体机构以及抑尘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座、均匀设置在底座底部的万向轮以及设置在底座顶部的泡泡液储存箱;抑尘机构包括固定组件以及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板、固定筒、进液管、单向阀一、L型连接管和单向阀三。本发明球型罩在不断的移动过程中从模孔上不断形成气泡排出,被排出的气泡在空气中向上移动,使得空气中的灰尘沾附在气泡外表面,当气泡外表面灰尘较多时,气泡会发生爆炸再次与灰尘进行结合,发生沉降,提高了抑尘效果,且由于球型罩不断的移动,使得气泡均匀的分散在空气中,进一步提高了抑尘效果,同时由于液滴形成气泡,不但对液体使用量减少了,而且抑尘效果提高。

    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新型曝气处理船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455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22653.4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新型曝气处理船控制系统,用于对景观水体的曝气处理船进行控制,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功能模块,且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执行模块,用于驱动船体执行加速、减速和转向,并同时曝气充氧的功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水体含氧量,并反馈至控制器;路径规划模块,用于根据所处水域地形实时调整船体的前行轨迹;智能避障模块,用于在船体前行过程中回避水域中的建筑和障碍地形;人机通讯模块,用于监控船体的实时位置;能量模块,用于向执行模块供能。本发明所述的曝气处理船控制系统具有智能化程度高、能耗低和移动性强的优点。

    一种微絮凝连续砂滤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0897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305072.5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絮凝连续砂滤器,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包括内腔设有砂床的过滤容器,砂床中下部设有布水管和絮凝剂管,过滤容器内腔中心处设有提砂管,提砂管下端口处设有进气管,提砂管上端设有洗砂机构;砂床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漏斗砂床、螺旋管砂床及碗形砂床,螺旋管砂床的上部均匀布有通水孔,漏斗砂床和碗形砂床之间在螺旋管砂床外侧形成沉淀区;洗砂机构包括固定在过滤容器内壁上的隔离外壳及设于隔离外壳内的转动洗砂组件,转动洗砂组件包括套装在提砂管上端的接砂漏斗及连接于接砂漏斗下端的螺旋管,螺旋管上均匀遍布有通水孔二。本发明能提升装置的过滤净化效果,还能避免污染过滤后的水体。

    一种砂质盐碱地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6598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0040676.6

    申请日:2019-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质盐碱地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蓄水海绵、底板、吸水海绵、壳体和顶板,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壳体的底部皆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多个安装孔。本发明通过在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的壳体内部设有吸水海绵,并在隔板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蓄水海绵,且在壳体上方的土壤上种植植物,不仅便于利用吸水海绵对土壤深层的地下水进行吸收后排放,避免地下溶解盐份的水通过毛细作用上升至土壤表面蒸发形成盐碱地,便于对渗透进壳体内部的雨水进行收集,对壳体的内部以及排水管进行清洗,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放置在隔板上方的蓄水海绵增加上层土壤的湿润度,便于植物的生长,对上层土壤进行治理并修复,从而提升对盐碱地治理的效果及效率。

    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高效自动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52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34159.5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高效自动分离装置,涉及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分离外筒,所述分离外筒的内部同心悬空式固定有分离内筒,且分离内筒内部的中心处安装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外壁分别固定有横板和纵板,且横板的内部通过轴承贯穿安装有纵杆,并且纵板的内部通过轴承贯穿安装有横杆,所述纵杆和横杆分别在横板和纵板的内部等间距设置,且纵杆和横杆的组合在输出轴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本发明巧妙的利用纵杆和横杆自转和公转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了分离时对黑水虻幼虫的损伤,又能够均匀且全面的将灯光铺射在虫料中的每个角落,使得黑水虻无处躲藏,从而达到了高效分离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