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34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40144.5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储能电站用储能电池管理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确定多个目标储能电池,划分多个固定储能电池和多个主动活动电池;计算多个固定储能电池的充电评价数值;优先进行活动储能充电;在主动充电数量小于预设的标准充电数量,进行排列储能充电;在主动充电数量和可行充电数量均小于标准充电数量时,进行被动活动充电广播。能够划分固定储能电池和主动活动电池,计算多个固定储能电池的充电评价数值,进行充电排列,并进行充电数量的比较,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不同的充电控制,结合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储能电池管理,打破电池管理有限与封闭的范围,提升电池管理的均衡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07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1274.1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H01M50/289 , H01M50/249 , H01M50/24 ,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10/633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安全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结构、防护箱、恒温器、装配腔、缓冲结构,定位结构安装于防护箱的左右两侧;本发明由缓冲结构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强化板一、二的位置能将装配腔前后端进行覆盖,使得结合防护箱的配合能将动力电池完全限定在装置内部,防止了前后端暴露在新能源汽车的内部区域,同时利用一号、二号缓冲板的辅助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缓冲板可将冲击力进行吸收减轻,同时防护箱与强化板一、二的碳钢材质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动力电池的保护,使之能够完全撞击时,异物及冲击力直接传入动力电池区域而造成的动力电池受损产生的异常失火及爆炸情况,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3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21448.9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6 , F24F11/88 , F24F11/89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室内温度建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温度模型的构建方法、室内温度计算方法和系统。所述建模方法用于构建考虑多个实体结构的建筑房间的温度模型,包括获取室内空气温度计算公式,获取实体结构在其一维导热方向上各个节点的导热控制方程式;获取上述室内空气温度计算公式和导热控制方程式两者的全隐式离散代数方程;联立室内空气温度计算公式的全隐式离散代数方程和导热控制方程式的全隐式离散代数方程,构建温度模型。通过该建模方法构建的温度模型能够快速准确求解室内温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9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46340.0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破碎井壁修复的冻结帷幕施工装置及方法,涉及人工冻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井壁,所述井壁的内壁上开设有卸压槽,所述井壁的内壁上开设有冻结孔,所述冻结孔的内部安装有冻结管组件;所述冻结管组件包括管壁,所述管壁的外侧均匀包覆有水溶橡胶层,且所述水溶橡胶层与管壁之间形成有一层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装有钠基膨润土;所述管壁的内部安装有进液管,进液管与管壁呈同心圆布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地面冻结相比不仅大大提高了冻结效率还大幅度降低了工程造价,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涌水涌砂造成的危害,其形成的冻结帷幕,能够完全封水,大大提高了井壁开槽施工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2713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0855643.2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B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控制的接触式变刚度微纳米测头,该测头包括敏感弹性梁、伪等边三角形连接体、“C”型框架、圆柱形永磁体、圆柱形线圈,所述敏感弹性梁的内端与伪等边三角形连接体的短边连接,梁的外端与圆环形支架内边连接,梁的上下表面贴合有传感器,所述伪等边三角形连接体的中心与阶梯测杆的尾端固定,连接体的长边与刚性横梁连接,所述“C”型框架内侧对称安装有圆柱形线圈,所述圆柱形永磁体与刚性横直梁连接,圆柱形永磁体和圆柱形线圈组成电磁控制部分。本发明通过设置电磁控制部分,可以实现测头系统的刚度调节,有助于减少测头惯性力带来的误触发和范德华力带来的潜在破坏,该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8889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5074.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3 , H01M10/65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风冷和液冷耦合的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参数控制方法,属于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池组安装了翅片,电池组的下端设置有液冷板,液冷板连接有水泵和换热器,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空调单元和压缩机;液冷板的上端设置电池外壳,电池包外壳的一侧设置若干个风扇,电池包外壳另一侧设置有进气格栅。风扇可对电池进行初步降温,然后风冷耦合液冷系统强化散热;PSA控制器用于耦合模式下优化风扇、压缩机和水泵的转速,利用PSA优化算法计算得到最优的风扇的输出转速、压缩机的输出转速和水泵的输出转速,从而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热管理执行系统能耗,为实际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有效的优化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1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232342.1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30/25 , G06N3/006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药剂燃烧试验的安全气囊性能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样本药剂的气体压力速率值、气体温度峰值、药剂总质量、样本药剂粒度、样本药剂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作为输入量,将输入量输入至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模型中;求解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模型;输出目标样本药剂的对应的样本药剂总质量、样本药剂粒度、样本药剂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将目标样本药剂性能最佳时对应的样本药剂总质量、样本药剂粒度、样本药剂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作为药剂燃烧试验的安全气囊性能优化参数值,从而实现对汽车安全气囊性能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3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821448.9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6 , F24F11/88 , F24F11/89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室内温度建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温度模型的构建方法、室内温度计算方法和系统。所述建模方法用于构建考虑多个实体结构的建筑房间的温度模型,包括获取室内空气温度计算公式,获取实体结构在其一维导热方向上各个节点的导热控制方程式;获取上述室内空气温度计算公式和导热控制方程式两者的全隐式离散代数方程;联立室内空气温度计算公式的全隐式离散代数方程和导热控制方程式的全隐式离散代数方程,构建温度模型。通过该建模方法构建的温度模型能够快速准确求解室内温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1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32342.1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30/25 , G06N3/006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药剂燃烧试验的安全气囊性能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样本药剂的气体压力速率值、气体温度峰值、药剂总质量、样本药剂粒度、样本药剂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作为输入量,将输入量输入至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模型中;求解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模型;输出目标样本药剂的对应的样本药剂总质量、样本药剂粒度、样本药剂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将目标样本药剂性能最佳时对应的样本药剂总质量、样本药剂粒度、样本药剂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作为药剂燃烧试验的安全气囊性能优化参数值,从而实现对汽车安全气囊性能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6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16623.5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F24F11/88 , G06F17/16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制冷方案设计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结合温度仿真模型和多个工况样本,考虑到房间的各个工况和降温时间需求,从而结合信息样本对不同的制冷方案配置进行仿真测试,以筛选可满足各个工况需求的制冷方案。本发明中根据降温时间、所需总制冷量等明确参数选择用于配置制冷方案的信息样本,可精确配置制冷方案,保证房间冷量供应能力,避免制冷方案的功率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