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18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25082.0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2/00 , E01D19/12 , E01D19/06 , E01D21/0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型高性能混凝土节段拼装组合梁桥的施工方法,其在桥面板上有预留通孔,主梁截面为工字型,主梁两侧对称焊装弧形撑;剪力连接件预埋在主梁和弧形撑的顶面并形成竖向凸伸;预制完成的各构件转运至现场拼装、浇筑湿接缝成桥;本发明利用桥面板和弧形撑受压、主梁受拉;主梁上翼缘悬臂牛腿为弧形撑提供支承和抗剪,利用桥面板为弧形撑提供纵向联系,能有效保证构件整体刚度。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实现构件的轻薄化,易于吊装和运输,装配化程度高,能快速施工成桥,承载性能可靠,耐久性能强。
-
公开(公告)号:CN215482230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1885820.5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梁桥桥面板与主梁连接构造,在桥面板和主梁之间设置剪力连接件,其特征是:在主梁上缘板的上表面设置凹槽;剪力连接件的下半段作为预埋件预埋在主梁中凹槽所在位置,剪力连接件的上半段在凹槽中凸伸;桥面板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桥面板中按照与主梁中凹槽相同的位置分布各桥面板通孔,使剪力连接件凸伸至桥面板通孔中;将主梁凹槽与桥面板通孔一一对位,形成上下一体的灌浆腔,在灌浆腔中后浇混凝土形成以剪力连接件为加强筋的一体式连接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215518308U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21885795.0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2/00 , E01D19/12 , E01D19/06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型高性能混凝土节段拼装梁桥,其在桥面板上有预留通孔,主梁截面为工字型,主梁两侧对称焊装弧形撑;剪力连接件预埋在主梁和弧形撑的顶面并形成竖向凸伸;预制完成的各构件转运至现场拼装、浇筑湿接缝成桥;本实用新型利用桥面板和弧形撑受压、主梁受拉;主梁上翼缘悬臂牛腿为弧形撑提供支承和抗剪,利用桥面板为弧形撑提供纵向联系,能有效保证构件整体刚度。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实现构件的轻薄化,易于吊装和运输,装配化程度高,能快速施工成桥,承载性能可靠,耐久性能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7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34421.7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排水沟安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多段由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且与基槽相适配的排水沟。排水沟的顶部敞口且截面呈倒梯形结构。在基槽开挖前,对路基边坡上可供排水沟安装的区域适当压实。在基槽开挖时,采用挖机一次开挖,并使排水沟部位土方平整到设计标高,排水沟位置拉槽,纵向顺水方向找坡。采用预先加工成型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排水沟,可在施工现场拼接成形,以很好的控制排水沟的质量,施工简便不需要大型起吊器械,安装过程轻便,极大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可有效提高排水沟的整体性,能有效缩短排水沟施工工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5894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015850.7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料的抗热冲击及抗破碎性能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水浸泡第一份集料;除去所述第一份集料表面的自由水后,与重油拌合;将与重油拌合后的第一份集料于700‑800℃下进行热冲击;基于所述第一份集料的初始质量和与重油拌合后经热冲击的质量,计算经热冲击的第一份集料的质量损失率。本发明的测试方法更加准确,适用于评价集料在拌合楼内加热烘干过程中受到的急剧高温冲击作用的抗热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6085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355432.3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长沙云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人员考勤模块、拌合站功能模块和压力机模块,施工远程监控管理模块、人员考勤模块、拌合站功能模块和压力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编辑模块,数据编辑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大数据储存器,大数据储存器的输出端连接有GIS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管理技术领域。该基于物联设备的大数据采集系统,达到了便于工程信息的采集,实现高速公路整体施工信息的可视化,提高工程信息采集的可信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884336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79313.0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与路表冰雪之间的粘结强度的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用于模拟路面;在拉拔压头上设置可吸水材料;在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用于测试粘结强度的表面设置密封部;将设置有可吸水材料的拉拔压头浸入水中;将拉拔压头的设置有可吸水材料的一端置于密封部中,使可吸水材料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用于测试粘结强度的表面相接触;将相接触的拉拔压头和沥青混合料试件于设定温度下恒温放置;在设定温度下,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用于测试粘结强度的表面与拉拔压头分离时的破坏拉力,并计算粘结强度。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可以很好的模拟冰雪天气道路表面结冰时的状态,解决了无法定量及无法模拟实际结冰状态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4589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015850.7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料的抗热冲击及抗破碎性能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水浸泡第一份集料;除去所述第一份集料表面的自由水后,与重油拌合;将与重油拌合后的第一份集料于700-800℃下进行热冲击;基于所述第一份集料的初始质量和与重油拌合后经热冲击的质量,计算经热冲击的第一份集料的质量损失率。本发明的测试方法更加准确,适用于评价集料在拌合楼内加热烘干过程中受到的急剧高温冲击作用的抗热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8433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1079313.0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与路表冰雪之间的粘结强度的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用于模拟路面;在拉拔压头上设置可吸水材料;在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用于测试粘结强度的表面设置密封部;将设置有可吸水材料的拉拔压头浸入水中;将拉拔压头的设置有可吸水材料的一端置于密封部中,使可吸水材料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用于测试粘结强度的表面相接触;将相接触的拉拔压头和沥青混合料试件于设定温度下恒温放置;在设定温度下,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用于测试粘结强度的表面与拉拔压头分离时的破坏拉力,并计算粘结强度。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可以很好的模拟冰雪天气道路表面结冰时的状态,解决了无法定量及无法模拟实际结冰状态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04739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49776.0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安徽明达外加剂有限公司
IPC: C08F283/06 , C08F220/06 , C08F220/14 , C08F228/02 , C04B24/16 , C04B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制砂水泥混凝土专用改性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丙烯酸聚乙二醇单酯、甲基丙烯磺酸钠共同加入到水中,配制成混合水溶液,向混合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然后在70~80℃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反应液,最后调节反应液的pH值至7~8,制得所述机制砂水泥混凝土专用改性剂。本发明机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和易性好,当其掺量为0.2%(折固)时,性能优于掺量为0.25%的市场外加剂或持平,且能显著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拌制出的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无泌水、离析现象,60min内坍落度基本无损失,且混凝土的粘度降低明显,同时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能提高5~10%,减水率达25%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