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14C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02138064.3
申请日:2002-08-01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新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以粳稻BT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为新不育系的细胞质供体,用含有雄性不育保持基因的粳稻光敏核不育系作为新不育系的保持系。其优点表现在:在夏季长日或海南冬春季短日适宜温度(日最高气温小于32℃)环境下,均能表现出完全的雄性不育,避免了BT型不育系高温自交结实和光敏核不育系低温自交结实导致制种失败的风险,使粳型杂交稻种子生产更为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401221A
公开(公告)日:2003-03-12
申请号:CN02138064.3
申请日:2002-08-01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新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以粳稻BT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为新不育系的细胞质供体,用含有雄性不育保持基因的粳稻光敏核不育系作为新不育系的保持系。其优点表现在:在夏季长日或海南冬春季短日适宜温度(日最高气温小于32℃)环境下,均能表现出完全的雄性不育,避免了BT型不育系高温自交结实和光敏核不育系低温自交结实导致制种失败的风险,使粳型杂交稻种子生产更为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4530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929234.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稻遗传育种领域,公开了一种优质抗病大粒型两系不育系水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巧妙融合了分子生物学与水稻遗传育种两大技术领域。通过选用具备优良遗传背景的两系不育系A为母本和恢复系B为父本进行杂交,随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精准筛选携带目标抗病及粒重基因的个体。结合严格的抗性接种试验和外观品质评估,确保选育出的不育系不仅具备优异的抗病性能(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还拥有大粒型和高外观品质。此外,通过多代穿梭加代繁殖,进一步稳定了遗传性状。本发明的选育方法高效、准确,为水稻遗传育种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对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