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742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910351101.6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巢灭菌健齿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陈旧蜂巢冻干粉10‑60份、桑叶粉2‑30份、β‑环状糊精1‑10份、木糖醇20‑40份、淀粉5‑10份、纯甘油4‑8份、奶油4‑10份、维生素B 4‑6份、维生素C 4‑6份、纯净水10‑25份、调味剂1‑3份;本发明研制的灭菌健齿口香糖不仅具有清洁口腔、预防龋齿、保健身体和降血糖的功能,而且具有无毒、安全、可食、可降解、绿色环保和原料易得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53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710551453.7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IPC: C12Q1/686 ,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意大利蜜蜂王浆主蛋白MRJP2基因表达的方法,具体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意大利蜜蜂MRJP 2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引物进行基因的检测和获得;(2)总RNA的提取;(3)cDNA合成;(4)实时荧光PCR;(5)苯菌灵处理前后意大利蜜蜂MRJP 2的相对表达量计算;本发明采用的实时荧光RT‑PCR与常规PCR相比,实时荧光PCR技术由自动化仪器收集荧光信号,避免了肉眼判断的主观性,进一步提高灵敏度;且RT‑PCR无须PCR后处理,避免污染,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实时荧光RT‑PCR技术也免除常规PCR中电泳、定量扫描等后续繁琐步骤,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54343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065429.1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和防治方法,组合物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微生物菌剂40-65份、菌核灵20-30份、甲霉灵8-13份、三唑酮5-10份和使百克5-8份。本发明公开提供的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和防治方法,将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复配,混合使用,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好,且能降低抗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7428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50359.4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吸收高营养蜜蜂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蜂蛹2-20份、天然蜂花粉25-75份、白砂糖10-40份、大豆粉5-15份、益生菌1-10份、酵母1-10份、营养强化剂1-5份、维生素C 0.02-0.05份、维生素B 0.03-0.06份、水10-25份;本发明所制蜜蜂饲料与现有脱脂大豆粉蜜蜂饲料相比,蜜蜂的取食量增加,消化率提高,繁殖力增强,并且没有出现大肚子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7489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26302.0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IPC: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颗粒高香桑芽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摘除桑树一叶一芽开展,或一芽二叶初展;选择80cm以上粗口径滚筒,温度35-38℃摇青;放在室内薄摊自然萎凋;用上述铁制滚筒加高温杀青,第一次杀青温度为280-300℃,杀青1.5min,然后用风扇吹凉30min;再第二次杀青,温度220-240℃,时间2min;按照轻—重—轻的原则揉捻80-90min;大锅炒水,小锅造型;外形炒好的桑芽茶放在烘干机烘至9.5成干即可。本发明制作的桑芽茶,利用桑树摘心、疏芽后废弃不用的桑芽经过特定工艺加工成颗粒高香型芽茶;本方法从铁制滚筒摇青、二次高温杀青、揉捻后放在大、小曲毫锅炒造型等多步骤去除桑叶青气,提高桑芽茶香气和滋味,改善口感,扩大消费群体,提高桑叶综合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57944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21798.1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IPC: A23L33/115 , A23P10/30 , C11B3/16 , C11B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B3/16 , A23V2002/00 , C11B1/02 , A23V2200/14 , A23V2200/224 , A23V2200/30 , A23V2250/18 , A23V2250/5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黄粉虫蛹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黄粉虫干蛹粉碎过筛,过筛后真空干燥处理;对干燥后的干蛹粉进行CO2超临界萃取,得到黄粉虫粗油;将萃取后得到的粗油在高速冷冻离心机中离心,除去杂质得到黄粉虫油;将β‑环糊精添加到蒸馏水中作为壁材,边添加边搅拌直至形成β‑环糊精过饱和溶液;将黄粉虫油缓慢滴加到壁材溶液中,滴加过程中不断搅拌直至形成均质溶液;将制得的均质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蛹油微胶囊粉末;将蛹油微胶囊粉末装入软微胶囊壳中制成蛹油微胶囊。本发明制得的微胶囊口感更好,更易被接受;该制备方法获得的黄粉虫油保留了黄粉虫特有的活性物质,无有机溶剂残留、无污染、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11739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848221.3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3 , C07H1/00 , C07H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壳寡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蚕蛹的准备;2)蚕蛹预处理;3)脱脂肪;4)脱蛋白;5)脱无机盐;6)脱色素;7)脱乙酰;8)酶解。本发明采用裸蛹家蚕一代杂交种饲养,可以获得大量优质、无污染的壳寡糖制备蚕蛹原料,壳寡糖提取工艺经过优化,最大限度的减少酸、碱等化学试剂的使用比例,同时采用酶解提取法,有效控制了坏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本发明对壳寡糖的提取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519443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116464.8
申请日:2009-03-31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IPC: C07K14/435 ,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蚕抗菌肽的诱导方法,所述的方法可通过射线进行辐射,或者可以采用高压电击的方法来进行诱导。采用射线进行辐射时,辐射剂量在0.1Gy-200Gy范围内;采用高压电击进行诱导时,瞬间电压在110-7000伏,电流在1-100毫安,需电击家蚕尾部一次。本发明所涉及的家蚕抗菌肽的诱导方法,简单易行,能有效诱导出较多的抗菌肽,使抗菌肽提取效率大为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19442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116463.3
申请日:2009-03-31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IPC: C07K14/435 ,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家蚕产生抗菌肽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可采用病毒或细菌注射,或者可以采用使家蚕饥饿的方法。采用病毒或细菌注射时,给家蚕注射微量的细菌或病毒。采用使家蚕饥饿的方法时,对家蚕不喂桑叶,让其饥饿48小时,再正常饲养24小时。本发明所涉及的家蚕抗菌肽的诱导方法,简单易行,能有效诱导出较多的抗菌肽,使抗菌肽提取效率大为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319441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410064824.1
申请日:2004-09-30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Inventor: 范久戈 , 范涛 , 陶文瑞 , 张颖 , 肖林珍 , 贾鸿英 , 鲍先巡 , 徐家萍 , 陈复生 , 冯纪元 , 田善富 , 吴传华 , 凌永华 , 张经祥 , 李晓兰 , 李兴 , 汪泰初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宠物蚕的饲养方法,在桑叶或人工饲养中给家蚕添食无毒生物有机色素,色素包括中性红、中性黄、甲基紫和碱性兰,按0.05%-2%的浓度范围溶解于水制成色素溶液,喷洒在桑叶表面或添加在蚕用人工饲料中;添食从小蚕二龄起到蚕上簇结茧前的整个生长期,每个龄期添食1-3次。色素溶液中色素含量的最佳比例中性红、中性黄为0.1%-0.2%,甲基紫、碱性兰为0.05%-0.1%。通过添食含有色素的食物,使家蚕呈现出红、黄、紫、绿等不同的体色,还能增强蚕体抵抗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