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致动器以及致动器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604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439937.9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以及致动器装置,该电动致动器具备具有马达轴的马达、传递机构以及输出轴。马达轴具有以偏心轴线为中心的偏心轴部。传递机构具有:外齿齿轮,其被传递马达轴的旋转;内齿齿轮;以及凸缘部,其将外齿齿轮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外齿齿轮具有多个贯通孔部。在凸缘部设有多个突出部。多个突出部插入多个贯通孔部的每一个。当将通过多个贯通孔部的中心的第一节圆的第一半径设为Rch,将通过多个突出部的中心的第二节圆的第二半径设为Rcp,将多个贯通孔部的孔部半径设为Rh,将多个突出部半径设为Rp,将偏心轴线与外齿齿轮的中心之间的最大公差设为D时,满足Rcp≥{Rch×cos(θh)+D}/cos(θp)、θh=tan‑1(Rh/Rch)、θp=tan‑1(Rp/Rcp)的关系。

    电动致动器和电动致动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18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0826880.1

    申请日:2024-06-25

    Inventor: 加藤瞬 白井宽

    Abstract: 电动致动器和电动致动器的制造方法,电动致动器具有:转子,其具有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马达轴;定子,其配置于转子的径向外侧;马达壳体,其具有在轴向一侧开口的开口部;罩部件,其封闭开口部。马达壳体和罩部件分别是树脂制的。罩部件具有对马达轴中的位于比定子靠轴向一侧的位置的部分进行支承的第1支承部,罩部件呈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板状。马达壳体具有:底壁部,其设置有对马达轴中的比定子靠轴向另一侧的部分进行支承的第2支承部和供马达轴沿轴向通过的贯通孔,底壁部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扩展;罩固定部,其呈包围中心轴线的环状,与罩部件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在轴向上接触。罩部件与罩固定部在周向的整周范围内相互接合。

    电动促动器及促动器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62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150817.0

    申请日:2024-02-02

    Inventor: 白井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促动器及促动器装置。该电动促动器具备:具有能够绕马达轴线旋转的马达轴的马达;与马达轴连结的传递机构;被传递马达轴的旋转的输出轴;以及壳体。马达轴具有以偏心轴线为中心的偏心轴部。传递机构具有:经由轴承与偏心轴部连结的外齿齿轮;固定于壳体的内齿齿轮;以及将外齿齿轮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的凸缘部。外齿齿轮具有沿轴向贯通外齿齿轮的多个贯通孔部。在凸缘部设有沿轴向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多个突出部插入多个贯通孔部的每一个。内齿轮齿部的一部分与外齿轮齿部的一部分啮合。外齿轮齿部及内齿轮齿部为渐开线轮齿。构成外齿轮齿部的多个外齿齿部的压力角及构成内齿轮齿部的多个内齿齿部的压力角为22°以上。

    电动致动器
    4.
    发明公开
    电动致动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264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813658.X

    申请日:2023-12-26

    Inventor: 白井宽 加藤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具备:具有马达旋转轴的马达;与马达旋转轴连结的减速机构;经由减速机构传递马达旋转轴的旋转的输出旋转轴;以及罩部件。减速机构具有环状的外齿轮和环状的凸缘部。凸缘部与外齿轮在轴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外齿轮具有以包围马达轴的方式配置的多个贯通孔部。在凸缘部设有从凸缘部沿轴向突出且以包围马达轴的方式配置的多个突出部。多个突出部插入到多个贯通孔部的每个。罩部件的弹性模量比外齿轮、凸缘部、以及突出部各自的弹性模量小。罩部件具有筒状部、以及向与轴向交叉的方向扩展的环状部。筒状部配置在贯通孔部的内侧面与突出部的外侧面之间。在轴向上,环状部配置在外齿轮与凸缘部之间。

    致动器装置
    5.
    发明公开
    致动器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824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003568.9

    申请日:2024-07-25

    Inventor: 白井宽 加藤瞬

    Abstract: 本发明的致动器装置的一个方案具备:驱动部,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传感器磁体,其以第一方向为磁化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固定于驱动部;以及磁传感器,其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与传感器磁体对置地配置,并检测传感器磁体的磁通。从第二方向观察,传感器磁体的重心所处的部分的传感器磁体的宽度比传感器磁体的第一方向的两端的宽度宽。

    电动致动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78726U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20259207.X

    申请日:2024-02-01

    Inventor: 白井宽 加藤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具备:马达部,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马达轴;输出轴,其能够以在与马达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输出轴为中心旋转;传递机构,其与马达轴及输出轴连结,将马达轴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基板,其板面朝向与马达轴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第一磁铁,其固定于马达轴的外周面;第二磁铁,其固定于输出轴的输出轴方向的端部;第一磁传感器,其能够检测第一磁铁的磁场;以及第二磁传感器,其能够检测第二磁铁的磁场。基板配置在比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靠第一方向的一侧。第一磁传感器和第二磁传感器安装在基板上。第一磁传感器与第一磁铁的外周面对置,第二磁传感器与第二磁铁对置。

    电动致动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61687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20167672.0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该电动致动器具备: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为中心旋转的转子和在径向上隔着间隙与转子对置的定子;传递机构,其与转子连结;输出轴,其经由传递机构传递转子的旋转;控制基板,其配置在定子的轴向一侧,并与定子电连接;磁传感器,其具有配置在比控制基板更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的元件部和从元件部向轴向一侧延伸且与控制基板电连接的端子部;以及磁传感器保持部件,其固定在控制基板上,并保持元件部。转子具有磁铁。元件部配置在磁铁的轴向一侧,且在轴向上隔着间隙与磁铁对置,并能够检测磁铁的磁场。

    电动致动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282933U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20598636.X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具备:马达,具有能够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的马达轴;马达轴的旋转减速而被传递到的输出轴;第一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马达轴和输出轴中的一个轴的轴向一方侧的部分;第二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一个轴的轴向另一方侧的部分;第一保持部,保持第一轴承;第二保持部,保持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具有:第一内圈部,固定于一个轴;第一外圈部,由第一保持部从轴向一方侧支撑;多个第一滚动体。第二轴承具有:第二内圈部,固定于一个轴;第二外圈部,由第二保持部从轴向另一方侧支撑;多个第二滚动体。第二保持部具有弹性变形部,该弹性变形部向轴向另一方侧弹性变形,对第二外圈部施加朝向轴向一方侧的力。

    电动驱动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262303U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20597190.9

    申请日:2024-03-26

    Inventor: 白井宽 加藤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驱动器,其具备:具有具备马达轴的转子和定子的马达;将马达轴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的传递机构;配置于定子的轴向一方侧,且与定子在轴向上接触的定子罩;以及壳体。壳体主体具有:从轴向另一方侧支撑定子的第一定位部;以及确定定子的径向的位置的第二定位部。定子罩的朝向径向外侧的面与壳体主体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在径向上接触。在壳体主体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设有向径向外侧凹陷且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周槽。在定子罩的朝向径向外侧的面设有向径向内侧凹陷、沿周向延伸且与第一周槽在径向上对置的第二周槽。在由第一周槽和第二周槽构成的空间部填充有跨越第一周槽的内部和第二周槽的内部的粘接剂。

    电动致动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016335U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20271285.1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具备: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的中空的马达轴;传递机构,其与马达轴的轴向一方侧的部分连结;输出轴,其沿轴向延伸,经由传递机构传递马达轴的旋转;第一轴承,其在径向上分别支撑马达轴的轴向一方侧的部分及输出轴;第二轴承,其至少在径向上分别支撑马达轴的轴向另一方侧的部分及输出轴。输出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马达轴的内部。在径向上,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配置在马达轴与输出轴之间。第一轴承是滚柱轴承,第二轴承是滚珠轴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