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4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13623.6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理储能和热力发电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储释能的耦合动力循环系统及方法,其中的循环系统包括CO2布雷顿/布雷顿‑朗肯循环子系统、CO2储能子系统和LiBr吸收式制冷系统,CO2在CO2储能子系统和CO2布雷顿/布雷顿‑朗肯循环子系统之间传递;CO2布雷顿/布雷顿‑朗肯循环子系统通过CO2进行发电;LiBr吸收式制冷系统根据CO2布雷顿/布雷顿‑朗肯循环子系统的余热对CO2储能子系统的CO2进行制冷。本发明的耦合动力循环系统在储能时,能够根据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系统运行,将电网富余的电能或富余的太阳能等季节性可再生能源储存在CO2储能子系统中,减少输入电网的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5968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0180593.X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滴微流控芯片,包括PMMA板、第一微量注射泵,第一微量注射器、调节筒,第二微量注射泵,第二微量注射器,所述PMMA板内设有贯穿PMMA板的主通道,主通道的两侧各设有对称连通的侧通道,侧通道延伸至PMMA板的侧边,第一微量注射泵与第一微量注射器连接,第一微量注射器上设有软管,调节筒上设有微针,软管将第一微量注射器和微针连通,微针深入主通道,侧通道上均连接第二微量注射器,第二微量注射器均设有第二微量注射泵。本发明的通道结构简单易设计,制造成本低,适用性广,可快速灵活的调控主通道中液滴的生成频率、大小和破裂位置,并可实现射流模式下周期性单分散性液滴生成,进而增大液滴尺寸的生成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70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810719410.X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喷射器的变组分多压蒸发非共沸工质朗肯循环系统,包括膨胀机循环泵、蒸发器、冷凝器气液喷射器,所述膨胀机的工作流体出口连接所述气液喷射器的工作流体入口,所述膨胀机的乏汽出口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中部设有管道与所述述气液喷射器的低压引射流体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循环泵与蒸发器的混合工质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混合工质出口与膨胀机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喷射器的高沸点高压力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混合工质入口连接。本系统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而且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82677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810936954.1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工质回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智能的有机工质回收系统,包括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液态工质回收系统、气态工质回收系统以及热泵系统;利用溶液泵和压缩机对系统中的液态工质和气态工质分别进行回收,提高有机工质的回收率;对回收的有机工质进行油气分离,将有机工质中溶解的润滑油进行分离,提高有机工质的纯度;采用热泵系统对待回收有机工质进行冷凝后储存于工质罐中,并且将工质冷凝热用于加热溶液泵出口的液态待回收工质,合理利用有机工质的冷凝热和蒸发热,降低工质回收过程中的能源损耗;且有机工质回收系统独立于工质循环系统,可应用于不同的有机朗肯系统及制冷热泵系统中,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17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29910.6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4/86 , H01M8/0265 , H01M8/04119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流道进出口边长比可控的双极板,包括双极板和若干连杆装置,所述双极板上设有双极板进口、双极板出口和若干流道,每一所述流道的入口或出口处设有转动肋,所述转动肋上连接有可屏蔽所述流道的入口或出口的薄膜,所述连杆装置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转动肋转动。本发明满足了双极板流道进出口边长比的调控,改善了双极板排水、传质、散热性能,使得燃料电池可以在最佳性能下工作,并且较大的进出口边长比可以在不停机的前提下,大幅增强双极板的除水能力,防止双极板出现水淹现象,从而影响到燃料电池的安全性、工作效率以及增加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38740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99130.9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淡化器,以及安装在淡化器上的太阳能吸收件;基座具有海水槽、卤水槽,以及淡水槽;淡化器包括安装在基座上的冷凝件、安装在冷凝件上的疏水件、夹持在冷凝件和疏水件之间的换热件,以及安装在疏水件上的蒸发件;蒸发件具有蒸发膜、安装在蒸发膜上的海水输入膜、安装在蒸发膜上的亲水膜;太阳能吸收件安装在蒸发膜上,海水输入膜位于海水槽内,亲水膜位于卤水槽上方;冷凝件上设有与淡水槽连通的冷凝槽,换热件安装在冷凝槽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本发明能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并实现淡水和卤水分离,多个海水淡化装置组合来提高淡化的效率,属于海水淡化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29476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57214.1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应不同地理环境气候和负荷的超临界‑跨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发电系统,包括锅炉子系统、循环子系统和制冷子系统,所述制冷子系统采用LiBr吸收式制冷装置和/或热电制冷装置。本发明可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制冷系统,耦合吸收式制冷和热电制冷的优点,解决不同气候环境下四季变化引发的环境温度变化,并导致工质增压方式的改变问题;提高锅炉低温烟气余热和循环冷却器低温CO2余热利用率,实现提高锅炉和循环效率,降低系统损耗的目标;提出应对地理位置气候不同引发的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三种不同运行系统;提出两种不同的锅炉布局结构,分别应对系统负荷的不同引起的效率经济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70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719410.X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喷射器的变组分多压蒸发非共沸工质朗肯循环系统,包括膨胀机循环泵、蒸发器、冷凝器气液喷射器,所述膨胀机的工作流体出口连接所述气液喷射器的工作流体入口,所述膨胀机的乏汽出口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中部设有管道与所述述气液喷射器的低压引射流体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循环泵与蒸发器的混合工质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混合工质出口与膨胀机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喷射器的高沸点高压力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混合工质入口连接。本系统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而且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8481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100245.0
申请日:2023-02-1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泵式ORC系统非共沸混合工质组分调控系统,包括膨胀机、冷媒回路和热媒管路,所述冷媒回路上安装有可分离出不同临界温度的混合工质的分液冷凝器,所述热媒管路上安装有蒸发器组,所述分液冷凝器在空间高度上高于所述蒸发器组,所述分液冷凝器、蒸发器组和膨胀机之间通过管道和阀门耦合连接。本调控系统能在无泵式有机朗肯循环中实现工质与热源之间有效的热匹配,同时可以不同的条件对循环工质组分进行调控,使系统保持在最佳工况下运行。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无泵式ORC系统非共沸混合工质组分调控方法,实现对热源的热匹配,降低#imgabs0#损失,提高了系统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87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0699130.9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淡化器,以及安装在淡化器上的太阳能吸收件;基座具有海水槽、卤水槽,以及淡水槽;淡化器包括安装在基座上的冷凝件、安装在冷凝件上的疏水件、夹持在冷凝件和疏水件之间的换热件,以及安装在疏水件上的蒸发件;蒸发件具有蒸发膜、安装在蒸发膜上的海水输入膜、安装在蒸发膜上的亲水膜;太阳能吸收件安装在蒸发膜上,海水输入膜位于海水槽内,亲水膜位于卤水槽上方;冷凝件上设有与淡水槽连通的冷凝槽,换热件安装在冷凝槽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本发明能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并实现淡水和卤水分离,多个海水淡化装置组合来提高淡化的效率,属于海水淡化的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