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8115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711178353.0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1N1/30 , G01N1/34 , G01N1/40 , G01N15/14 , G01N21/3563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生物体样品中微塑料的方法,包括:S110,消解:将生物体样品用浓度为50‑70%的硝酸在室温下浸泡6‑18小时,加热到60‑95℃并维持1‑4小时,得到消解的生物体样品;S120,脱脂:将步骤S110中得到的消解的生物体样品趁热用60‑95℃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冲洗和抽滤,得到脱脂的微塑料;S130,将步骤S120中得到的脱脂的微塑料用60‑95℃的水冲洗和抽滤,得到清洗的微塑料。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进入生物体中的微塑料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实现了检测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富集和分布的目的,为环境监测提供了实用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000672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811312635.X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塑料的荧光染色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热胀冷缩特性的物理方法对微塑料实施荧光染色标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量化微塑料的荧光染色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染液溶液的步骤、微塑料粉末的着色步骤、抽滤步骤、计算微塑料粉末的回收率的步骤。本发明利用塑料的热胀冷缩特性,使其被荧光染料标记,从而使微塑料更容易快速的被识别,即,基于塑料本身的热胀冷缩特性,使塑料在加热的状态下受热膨胀此时加入染料以便于其进入塑料内部,加热一定时间后,迅速冷却,塑料由于受冷收缩,把染料锁住在塑料内部,从而使塑料被荧光染料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445605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321825.X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式(Ⅰ)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为氢;或如式(Ⅱ)所示;或如式(Ⅲ)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苯甲醛类化合物能显著抑制NO和ROS的释放,并能有效抑制IL‑6、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和ERK、JNK、p38磷酸化水平,在制备抗炎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144533.6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 广东海洋大学
IPC: C07C51/42 , C07C53/126 , C07C57/03 , C07C29/74 , C07C33/03 , A61K36/03 , A61P25/28 , A61P39/06 , A61P29/00 , A23L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功能油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海藻功能油,所述海藻功能油是海藻羊栖菜粗提物先由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洗脱,再由石油醚、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溶液洗脱后,收集满足薄层层析比移值为0.1~0.4且乙酰胆碱酯酶生物自显影为白色斑点的活性组分,即得到所述海藻功能油。该海藻功能油具有显著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抑制细胞内炎症因子诱导的NO生成,清除细胞内的ROS水平的功能,且对正常细胞无任何毒副作用;另外,该制备方法产量高,材料来源天然,所得海藻功能油无毒性,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在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药物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7717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31305.7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 广东海洋大学
IPC: C12P17/04 , C07D307/58 , C12R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真菌土曲霉丁内酯类化合物丁内酯-I的制备方法。如式(I)所示的海洋真菌土曲霉代谢产物丁内酯类化合物丁内酯-I在制备抗外周及神经炎症和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丁内酯-I除可清除DPPH自由基外,还可较好地清除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炎;以及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的活性;因此,在制备制备抗外周及神经炎症药物和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提供的丁内酯-I的制备方法,可成功制备得到该丁内酯-I,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且还可通过诱导剂的添加来优化培养条件,从而大幅提高其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64084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639532.8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C07C69/732 , C12P7/62 , A61P31/04 , A61P31/10 , C12R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缩酚酸环醚类化合物,所述缩酚酸环醚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 发明人在分离海洋真菌爪曲霉诱变株Aspergillus unguis 6-20-6的发酵产物时,偶然分离得到上述缩酚酸环醚类化合物。该缩酚酸环醚类化合物经实验证明,具有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的效果,能够用于制备抗细菌剂或抗真菌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3356.6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C12N5/07 , A61K35/618 , A61P17/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氏珠母贝黏液用于提取外泌体的用途、外泌体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超速离心法从马氏珠母贝黏液中分离得到囊泡状纳米颗粒,并鉴定为外泌体,由此为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生物活性外泌体提供了参考,同时也提高了马氏珠母贝的利用价值。本发明从马氏珠母贝黏液中提取的外泌体能够增强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抑制NF‑κB和NLRP3通路的激活,降低相关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299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11144533.6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 广东海洋大学
IPC: C07C51/42 , C07C53/126 , C07C57/03 , C07C29/74 , C07C33/03 , A61K36/03 , A61P25/28 , A61P39/06 , A61P29/00 , A23L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功能油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海藻功能油,所述海藻功能油是海藻羊栖菜粗提物先由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洗脱,再由石油醚、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溶液洗脱后,收集满足薄层层析比移值为0.1~0.4且乙酰胆碱酯酶生物自显影为白色斑点的活性组分,即得到所述海藻功能油。该海藻功能油具有显著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抑制细胞内炎症因子诱导的NO生成,清除细胞内的ROS水平的功能,且对正常细胞无任何毒副作用;另外,该制备方法产量高,材料来源天然,所得海藻功能油无毒性,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在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药物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6895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7084.0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 广东海洋大学
IPC: A61K36/69 , A61P25/28 , A61P39/06 , A61P25/00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志的中小极性抗老年痴呆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远志粉碎得到远志生粉后,采用超声提取法,利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对远志生粉进行提取。本发明利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法对远志的中低极性抗老年痴呆活性成分进行提取,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且提取工艺稳定,利用正交试验分别得出了以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为指标的提取工艺,该提取工艺制备的得到的远志的中小极性抗老年痴呆活性成分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相溶性较好,同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活性,对于后期抗氧化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神经保护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21052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24224.1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 深圳市万骐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5/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雄海马在制备改善抑郁症绝望无助行为药物或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建立小鼠抑郁症模型,给小鼠饲喂含有雄海马的饲料,通过强迫游泳实验评价雄海马抗抑郁样行为的效果,通过HPLC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其可能的机制。本发明研究发现雄海马通过调控小鼠海马脑区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的变化,恢复小鼠脑内神经递质水平,进而改善CUMS诱导的抑郁绝望行为,为研究开发新的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