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2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6395.4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F16/904 , G06T17/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二次设备状态监视的数字孪生系统,该系统包括了组态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数据库和前端交互模块。其中,组态模块可以对二次设备的配置数据和设备台账进行更新,以提高对设备个体的关注力度;而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对二次设备的初始监测数据进行优化处理,为设备的深度分析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然后通过中央数据库集来存储二次设备相关的设备数据,实现对二次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最后前端交互模块可以通过双总线机制对设备数据进行可视化,以提升数据的传输处理效率。总而言之,通过各个模块的相互协作和共同作用,本申请可以对设备个体状态进行深度感知和精细化管理,以使运维人员可以及时且全面掌握变电站整体健康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515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6759.0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回路缺陷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变电站二次设备回路缺陷定位技术导致二次设备回路缺陷的定位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变电站数字化设计描述文件和二次设备图纸影像数据;根据预置建筑信息模型、变电站数字化设计描述文件和二次设备图纸影像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基于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和三维模型,生成标识映射关系;基于预置数据通信连接条件,确定变电站运行巡视诊断数据;对变电站运行巡视诊断数据进行回路缺陷诊断,生成端口缺陷范围;对端口缺陷范围和标识映射关系进行可视化定位,生成三维二次设备回路缺陷定位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15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96837.6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昌工程学院
Inventor: 邓烨恒 , 赵杨宇 , 齐倩 , 张青立 , 邹伟煜 , 许斌斌 , 江少镇 , 丛培杰 , 谢剑翔 , 蔡蒂 , 卢灏 , 胡劭超 , 丁贵立 , 许志浩 , 肖腾 , 王晗 , 徐派 , 周健 , 熊名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漏磁信号的压接管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压接管的漏磁信号来构造初始样本数据集,对构造完成的初始样本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将BP神经网络的原始阈值和原始权重作为改进信息获取优化算法的初始种群位置进行寻优,获取BP神经网络的最优阈值和最优权重;训练BP神经网络得到压接管检测模型,根据实时采集的漏磁信号用压接管检测模型进行检测。本发明采用改进信息获取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进行压接管检测,能够实时准确的检测压接管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2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74232.5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大型电气设备检修的预制舱,包括:预制舱本体,预制舱本体至少包括一层舱体和二层舱体,预制舱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检修大门,检修大门下端通过转轴与一层舱体的底座转动连接,检修大门内侧通过电动吊装导链与二层舱体顶部框架连接,检修大门顶部设置有吊装点,检修大门通过安装螺栓分别与一层舱体的框架和二层舱体的框架装配在一起,实现跨层安装。本发明能够跨层安装,且拆装方便,在方便大型电气设备进出的同时,对舱体的防水性能与舱内环境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0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26391.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变电站预制舱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度工厂预制的预制舱基础,包括:多个第一基础框架、多个第二基础框架、外围板和多个线架;多个第二基础框架相互连接组成初步矩形框架;多个第一基础框架设置于初步矩形框架的两侧,并与初步矩形框架组成基本矩形框架;外围板围绕设置于基本矩形框架的四周;线架设置于第二基础框架和第一基础框架内;第一基础框架和第二基础框架均为钢架;第二基础框架的内部和/或侧部设置有内部支撑钢板。本方案中,第一基础框架和第二基础框架可为预制完成,之后根据实际要求组装成预制舱基础,相比于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有效解决钢筋混凝土基础存在灵活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445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77362.5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故障检测装置,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故障检测箱、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卡扣壳、卡扣杆和螺纹杆;故障检测箱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滑槽滑动设置有固定机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第一端均枢接在固定机构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向形成夹持区域,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第一端均通过弹性件与固定机构连接;故障检测箱的底部设置有两组立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与一组立板抵接;卡扣壳枢接于第二夹板的第二端,卡扣杆的第一端嵌设于卡扣壳的第一端,螺纹杆穿设卡扣壳的第二端与卡扣杆的第一端连接;卡扣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挡块,挡块用于与第一夹板的第二端抵接。对电线杆进行夹持固定操作更加简便,使用时起来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19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96489.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昌工程学院
Inventor: 邓烨恒 , 齐倩 , 赵杨宇 , 卢启森 , 黄智聪 , 邹树均 , 陈东锐 , 许斌斌 , 江少镇 , 丛培杰 , 谢剑翔 , 蔡蒂 , 丁贵立 , 许志浩 , 肖腾 , 王晗 , 徐派 , 周健 , 熊名政
IPC: G06V20/10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复杂背景下的输电线压接管检测系统与方法。该系统由可见光图像采集装置和压接管可见光图像目标检测装置组成。可见光图像采集装置负责采集压接管的可见光图像,并将其输入到压接管可见光图像目标检测装置中。该检测装置内置一种专门针对野外复杂背景下的输电线压接管检测模型,用于精确检测压接管。该检测模型基于YOLO算法的理念,但采用了全新的主干网络、特征融合网络和广域检测头。针对传统网络模型体积大的问题,本发明引入了MCBSC‑C模块和GBSC模块,构建了一个轻量化的主干网络,能够快速提取有效的特征。特征融合网络通过GBSCSPPF模块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并通过CSA模块集中关注重要的特征图。
-
公开(公告)号:CN1190837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26392.0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E04H5/02 , E04B1/24 , E04B1/58 , E04B1/61 , E04H5/06 , E04H5/04 , B66C19/00 , B66C11/00 , B66C13/06 , B66C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装式GIS存放舱及组装方法,用于预制舱技术领域,包括:舱体,以及设于舱体内的支撑机构和吊装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两组支撑柱和至少两条支撑梁;支撑柱的顶部与舱体的顶部连接固定,支撑柱的底部与舱体的底部连接固定;两条支撑梁设于两组支撑柱之间,两条支撑梁分别固定于两组支撑柱的侧壁,两条支撑梁上连接固定有吊装机构。吊装机构横向移动时,吊装机构会产生横向冲击力,横向的冲击力通过支撑柱的多点连接被分散至舱体的顶部和底部,避免单点连接可能出现的应力集中情况,提高支撑机构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7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6201.4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融合基础的模块化预制舱,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包括基础平台以及预制舱外壳;预制舱外壳安装于基础平台上,与基础平台之间围成有用于安装内部设备的舱室;基础平台右侧与预制舱外壳之间还设有与预制舱外壳连接的下人井结构;下人井结构下方设有与下人井结构对接的基础电缆沟;基础电缆沟用于内部设备电缆走线。将基础平台与预制舱外壳进行模块化,能够实现同步施工生产,在使用时直接配合即可构建所需舱室,去掉了传统的独立底座设计,以及避免了传统地下施工基础的繁琐,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难度、施工周期以及成本。而且,整体灵活性更好,适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2955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488437.5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地电阻器全过程状态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地电阻器状态采集装置采集接地电阻器的实时运行工况数据,并将实时运行工况数据传输给嵌入式处理器;S2.嵌入式处理器将接地电阻器的实时运行工况数据进行存储与处理,并将接地电阻器的实时运行工况数据上传至站端服务器;S3.云端服务器对接地电阻器状态进行离线分析与测试,获得接地电阻器的状态转移数据,并更新离线数据库;S4.站端服务器根据接地电阻器的实时运行工况数据以及状态转移数据,对接地电阻器状态进行实时分析,并更新实时数据库。温度评价用于异常状态的预警,阻值评价用于判断电阻器当下状态是否稳定,能量损耗用于判断电阻器的寿命,提高配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