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3440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225994.3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气体绝缘变压器,所述气体绝缘变压器中的铜材表面设置有绝缘漆层;所述气体绝缘变压器的绝缘介质和冷却介质为C4F7N/CO2混合气体。本发明采用在气体绝缘变压器绕组中纯铜表面涂覆绝缘漆的方式,提升绕组中金属部分与接触的混合气体的相容性,实现了在气体绝缘变压器(GIT)中使用C4F7N/CO2混合气体替代SF6,并保证了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88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24729.8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绝缘气体导热与耐热性能的评价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待评价的环保绝缘气体的参数数据;通过改进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萨瑟兰公式、气体定压比热容原理、改进的Eucken关系式和所述参数数据,得到所述环保绝缘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密度、气体粘度、质量定压热容和导热系数;通过所述环保绝缘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密度、气体粘度、质量定压热容和导热系数,对所述环保绝缘气体的导热性能与耐热性能进行评价,得到所述环保绝缘气体导热性能与耐热性能的评价结果。本发明能够全面评价环保绝缘气体的导热性能与耐热性能,为各种潜在用于气体绝缘变压器的环保绝缘气体的导热与耐热能力的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97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60543.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非侵入式磁场能量收集最大功率跟踪装置及控制方法,本发明无须使用外部控制设备,通过采用低功耗器件构建非侵入式磁场能量收集最大功率跟踪装置,在环境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进行电能转换,然后通过电压采样跟踪来检测其带来的电压变化,找到此时对应的最大功率点的采样电压,并据此控制对负载的充放电过程,调制储能电容电压,实现了对非侵入式磁能收集器最大输出功率点的跟踪,以提高装置的输出功率;解决了现有的非侵入式磁能收集器的控制技术依赖于外部控制设备,存在功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217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187689.X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气体绝缘变压器用绝缘混合气体在线补气装置,涉及气体绝缘变压器技术领域,其中,在线补气装置能够通过分别监测预设气体绝缘变压器内部的混合气体变化情况,在全氟异丁腈气体浓度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小于界限值时,由控制器计算需要补充的气体量,再控制从第一储气罐以及第二储气罐中输送定量的全氟异丁腈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至配气罐中进行配气,再将配好的气体经过增压泵输送至预设气体绝缘变压器内部,保证预设气体绝缘变压器内部的全氟异丁腈气体浓度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稳定,进而能够防止气体绝缘变压器因绝缘气体泄漏处理不及时导致的整体绝缘或冷却性能下降情况,提高气体绝缘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42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36097.2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GIT的环保型混合气体放电分解试验装置,包括罐体、绝缘件、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所述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端并位于所述腔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导电杆的一端穿透所述罐体与所述绝缘件套设在一起,所述第二导电杆位于所述罐体的下端,并穿透所述罐体,其中,所述罐体包括上端开口设置的本体和端盖,所述端盖位于所述本体的上端,并通过密封件与所述本体密封连接。本发明的分解试验装置,能够用来模拟气体变压器中的典型放电分解缺陷,以用来评估气体绝缘变压器的设备状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0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36088.3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T的环保型混合气体过热分解及散热试验装置,包括测试系统、放电系统、加热系统和气体循环系统,所述测试系统的储气罐,通过气体循环系统实现气体介质的循环流动,而加热系统包括设置在储气罐内部的热源、温度传感器和温控器,温度传感器获取储气罐内的实时温度后传送到温控器上,用来判断是否需要打开或者关闭热源,其中放电系统位于所述储气罐的外部并为所述热源提供交流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IT的环保型混合气体过热分解及散热试验装置,可以更好地模拟GIT中环保型混合气体过热分解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40559.0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9/0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滤波自混频宽频电磁辐射低采样感测方法,方法中,多天线阵列选取,其中,根据所要感测的频带中心频率选取第一个天线,然后依次向低频和高频处拓展天线的数量以得到频带连续的多天线阵列;多天线阵列检测宽频电磁辐射信号后经过放大和滤波环节,其中,宽频电磁辐射信号放大后经由滤波电路滤波,将宽频电磁辐射信号的频带分割为多个连续的频带;通过相邻低频区电磁辐射信号和高频区电磁辐射信号相乘实现自混频,混频信号频率为原始信号和偏置信号的频率差值;采用低分辨率采样设备低分辨率采样;复现宽频电磁辐射信号,基于自混频的逆运算将所有频带的电磁辐射信号复现为宽频带电磁辐射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2551.5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变压器升高座联气管结构的优化方法,方法包括:根据电力变压器的瓦斯继电器的内部参数,生成所述瓦斯继电器内第一油流的第一雷诺数和所述第一油流的流量;根据所述第一雷诺数,生成瓦斯的第一阻力;根据所述第一油流的流量,生成联气管内的第二油流的速度;根据所述电力变压器的升高座发生故障时内部压力范围,设置所述第一阻力和所述联气管的第二阻力的边界条件;根据所述边界条件,生成所述联气管的长度和管径的取值范围作为所述联气管的结构优化参数,应用于所述联气管的优化结构设计中,以实现提高联气管管路设计合理性,并提高瓦斯继电器对电力变压器的保护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8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19765.X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结构的优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变压器包括本体、连接界面和升高座。优化方法包括:根据变压器结构建立流体仿真模型;采用方形管替代本体,获得简化仿真模型;获取流体仿真模型的连接界面处的第一流场,以及获取简化仿真模型的连接界面处的第二流场,根据第一流场和第二流场之间的流速偏差,判断是否满足优化条件;当满足所述优化条件时,通过简化仿真模型,对变压器结构进行优化。实施本发明,通过方形管替代变压器本体,对仿真模型进行简化,可以有效降低仿真模型的计算量,同时减小油箱本体流动引起的油流因素对气体扩散的影响,进一步避免集气现象,利于故障的发现和排查,并降低了对气体监测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8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00040.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8B31/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液两相流体仿真的电力变压器预警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升高座的内部结构、预设的故障位置和类型,建立电力变压器的气液两相流体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确定气体继电器内气体累积直至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所需的第一时间;在仿真模型中设置微型泵循环系统,获得修正模型;并获取第二时间;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计算气体扩散速度提高倍数;在倍数符合条件时,利用修正模型进行预警。本发明根据电力变压器升高座结构,预设的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建立电力变压器的气液两相流体仿真模型,可以加强油流不畅区域的气体扩散速度,加强整个区域的油流循环,使得气体扩散更均匀,利于预警过程中对故障的响应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