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917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05211.8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竹笋副产物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竹笋副产物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通过脱毒和发酵处理可以降低竹笋副产物中单宁、生氰糖苷等抗营养因子及粗纤维含量,具体采用超声工艺、脱毒剂、微波处理以及酶解等结合进行脱毒处理,所采用的脱毒剂可以析出竹笋副产物中的单宁以及生氰糖苷等抗营养因子,降低其含量,以及通过酶解除去粗纤维物质,同时保留竹笋副产物中的营养成分,所制得的饲料添加剂即可用于制备动物饲料,可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098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06581.6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竹笋材料加工的膳食纤维食品,所述利用竹笋材料加工的膳食纤维食品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笋头或笋壳60‑70份,纯净水10‑20份,淀粉3‑8份,葡萄糖1‑2份,炼乳2‑6份,脱脂奶粉6‑8份,食用香精1‑2份,葡萄糖内酯0.2‑0.3份,纤维素酶为0.2‑0.6份。本申请通过建立竹笋副产物超微粉碎、高剪切乳化、蒸汽爆破等预处理改性技术,以及超声波微波辅助萃取、复合酸解、连续膜分离、气流分级等膳食纤维提取与分离技术,建立规模化制备竹笋副产物中膳食纤维的关键技术体系,开发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胃肠道功能的膳食纤维食品,从而对笋头和笋壳等竹副产品进行回收重制,改善纤维颗粒大、口感不佳的问题,提升竹副产品的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70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06580.1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竹笋的植物甾醇化妆品加工装置,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料仓,所述下料仓的上端固定连通有注料管,所述下料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传动组件。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动组件转动,对原料进行运输和初步压缩破碎,研磨块在连接杆、连接齿轮、传动齿组、传动齿环和限位组件的配合带动下上下移动对初步破碎的原料进行冲击,从而对原料进行进一步破碎,进一步破碎后的原料在研磨块的转动下被带动向下移动,与限位块的内壁进行第三次挤压破碎,并被研磨块带动向下移动进入下料管内部排出,对原料的破碎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787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99379.7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竹笋保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竹笋保鲜的防腐保鲜剂以及防腐保鲜方法。首先将竹笋浸泡至保鲜剂溶液中,确定最佳浸渍工艺,抑制笋体内部的微生物生长以及内源酶活性,保护竹笋的外观,固定内表皮细胞的结构,维持细胞内部的氨基酸以及黄酮等有效分子的含量,然后将笋体取出,用重物压实,沥干竹笋表面易渗出的水分,采用聚乙烯包装袋包装,排去包装袋内氧气,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贮藏,这可以影响木质素合成酶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进一步防止竹笋褐变,所形成的一套保鲜技术有助于维持竹笋的硬度、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有效抑制竹笋采后木质化、褐变及腐烂,竹笋可获得最佳的保鲜效果,并且操作难度低、工艺简洁、能耗少。
-
公开(公告)号:CN1198237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12673.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浸渍速冻的食品级冷冻液。本申请所述的用于浸渍速冻的食品级冷冻液,包括以下组分:95乙醇、丙二醇、甜菜碱、氯化钙、以及蒸馏水/去离子水;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95乙醇20%~30%、丙二醇10%~15%、甜菜碱5%~10%、氯化钙0%~0.5%、余量为纯水。该冷冻液配比在满足‑30℃以下浸渍速冻要求下,对金属设备腐蚀性极低,具备更高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能大大增强冷冻液在低温下的蓄冷能力和热交换能力,在生产前期以及生产过程中起到降低生产能耗的作用,并且,冷冻液的粘度更低流动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19254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819521.4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江西瑞龙药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栀子黄色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栀子黄色素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栀子黄色素微胶囊,包括芯材和壁材,所述芯材包括栀子黄色素,所述壁材为麦芽糊精、乳清蛋白、阿拉伯胶、大豆分离蛋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栀子黄色素与壁材的质量比为:栀子黄色素:壁材=1:(8~12)。本发明的栀子黄色素微胶囊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埋率,能够显著提高栀子黄色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pH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067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248372.7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青梅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乌梅中梅素含量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果和清洗;2)脱苦处理:将青梅表面涂抹齐墩果酸、蜂蜜与盐的混合材料,之后浸泡于蒸馏水中进行超声振荡清洗,析出苦杏仁苷;3)干燥和分级;4)高温反应:将干燥和分级后的青梅果子分装入耐高温的蒸煮袋中,放入喷淋式高温杀菌釜进行高温反应;5)装有青梅干的蒸煮袋从高温杀菌釜中拿出,风干蒸煮袋表面的水珠后,蒸煮袋内的产品即为可食用的乌梅成品。所得到的乌梅的梅素、新绿原酸等有机酸含量显著提高,且能产生5‑HMF,最大程度保留了乌梅的营养成分,提高了乌梅的食用价值,食用乌梅有助于护肝、抗过敏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53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59330.9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糖脂代谢活性合生元的制备方法,以桑叶为原料,经半纤维素酶水解,并通过纳滤、超滤及柱层析纯化得到桑叶低聚糖,然后以桑叶低聚糖为碳源富集具有调控糖脂代谢活性的肠道菌群,分离得到最显著富集的菌株,最后将纯化得到的桑叶低聚糖与分离得到的富集菌株共培养制备富含桑叶低聚糖和菌株的合生元。本发明调控糖脂代谢活性合生元的制备方法简单,并且制备得到的合生元能够有效调控糖脂代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0420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1095545.4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化橘红养生茶的制备方法,包括:a)化橘红预处理;b)将化橘红果肉榨汁发酵得化橘红益生菌粉;c)将化橘红孔皮与桑叶茶混合发酵得桑叶化橘红基茶;d)将化橘红益生菌粉与桑叶化橘红基茶混合,得益生菌基茶;e)在化橘红带孔中空主体中填充入益生菌基茶,并盖上顶盖,低温梯度烘干即得。本发明选用化橘红为原料,将化橘红果肉、橘红孔皮以及化橘红带孔中空主体实现100%全利用,得到的养生茶不但使密闭在化橘红中空主体中的基茶能更加充分均匀接触到空气,能使水分渗透均匀;且由于化橘红孔皮和化橘红果肉所榨果汁中的挥发性油等多种活性成分能与桑叶茶的香气活性成分反应,进一步增强了养生茶的香气,且大大缩短陈化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66468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44134.2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甘薯花青素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新鲜紫甘薯的预处理;2)在得到的紫甘薯浆中加入酸化乙醇,加入纤维素酶,超声波处理、筛分过滤,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梯度洗脱,浓缩干燥即得紫甘薯花青素提取物;3)蚕丝进行酶解,灭酶,超滤分级,浓缩干燥,得到均重分子量为2-10k的丝素蛋白肽;4)将紫甘薯花青素提取物与丝素蛋白肽按照配比进行复配,再添加其他辅料,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通过将紫甘薯进行预处理、提取得到的紫甘薯花青素提取物,与特定重量比的丝素蛋白肽进行复配,辅以特定含量的其他辅料,制备得到紫甘薯花青素面膜,该制备得到的紫甘薯花青素面膜绿色安全,具有优异的抗痘、美白淡斑以及抗皱功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