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35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91482.0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浮床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输水工程小范围受纳水体水质改善低能耗生态浮床装置,包括集水箱以及太阳能系统,集水箱内水腔中设有多个格栅板,多个格栅板将水腔分隔为多个滤水区;河道上游中的受纳水体通过进水管排至进水区中,受纳水体依序经过进水区、多个中间区以及出水区后,形成净化水体,净化水体通过出水管排至河道的下游;曝气系统在多个滤水区中鼓吹空气;滤水区设有浮动载体,浮动载体中设有多个圆形的通孔,通孔中套设有凸杯,凸杯的杯腔中填充有混合有生物炭的基质,基质中种植有植物,植物的根系穿过多个根系孔;凸杯的周侧朝外凸设有多个叶片,受纳水体在流动过程中,冲击凸杯的周侧的叶片,驱动多个凸杯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3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91775.9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受纳水体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适用于输水工程受纳水体水质改善生物碳装置,包括集水箱,集水箱的水腔中设有多个对受纳水体进行过滤净化的格栅架,多个格栅板将水腔分隔为多个滤水区;滤水区的顶部开口设有浮动载体,浮动载体朝下凸出形成有凸杯,凸杯的杯腔中填充有混合有生物炭的基质,基质中种植有植物,植物的根系穿过多个根系孔,延伸至杯腔的外部;格栅架中具有纵向腔,纵向腔中插设有生物炭制成的首排滤板以及次排滤板;首排滤板与次排滤板之间间隔布置,形成有中部腔;首排滤板的内部设有多个滤水道,受纳水体通过多个进水孔进入滤水道,多个滤水道中的受纳水体汇集由出水孔排至中部腔中;次排滤板中形成有分隔渗水缝隙。
-
公开(公告)号:CN1147977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78444.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城建水务综合事务中心 , 广东顺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IPC: B01J20/20 , B01J20/32 , B01J20/30 , C02F1/28 , C10B53/02 , C10B57/08 , C02F101/2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叶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叶生物质粉末置于强碱性溶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干燥后即可获得一次改性叶生物质粉末;再将其置于钙镁混合盐溶液中充分浸渍,直接干燥后即可获得二次改性叶生物质粉末,然后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热解处理,即可获得改性叶生物炭;其中,所述钙镁混合盐中钙镁元素总质量与一次改性叶生物质粉末的质量比为1:(5~15),所述钙镁混合盐中钙元素与镁元素的质量比为1:(0.5~2),所述热解处理温度为500~700℃,热解处理时间为1~3h。本发明所制得的改性叶生物炭能够同时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磷酸盐和重金属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1179273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808567.7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其通过分隔板分为厌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侧方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好氧池侧方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箱体上开口通过盖板密封,所述分隔板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厌氧池和好氧池的过水口;曝气系统,其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底部用于对好氧池进行曝气;填料系统,其包括填料架和立体弹性填料,所述填料架为横纵交错的网格状且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好氧池中部,所述立体弹性填料设置于网格状填料架的各个节点处。本发明的处理装置可以将农村分散污水进行小范围收集、就地处理,处理效果较好,且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投资低、能耗少、便于维护、可无人值守、出水效果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29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72319.8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1268 , C02F3/28 , C02F3/30 , C02F2101/16 , C02F2101/22 , C02F2103/007 ,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影响河涌水流特性的原位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和系统及工法,本发明装置包括倾斜态网格结构和漂浮结构,所述倾斜态网格结构的上端悬于水面,下端固定于河涌或水塘的河床表面,使倾斜态网格结构与水流方向呈35°~60°的角度;所述倾斜态网格结构的上部悬挂碳素纤维,下部固定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缘设置有曝气结构。本发明可拦截下层水体中底泥悬浮物并加速其沉淀的同时生成自生动态膜,结合合理的曝气结构驯化河道微生物群落,并利用碳素纤维表面固定微生物对表层水体进行净化,工艺过程易于管理和控制,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工法在保证水质效果的同时不影响河涌水流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具有一定流速的城镇黑臭河涌原位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000749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11337.9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感潮内河水系(包括河涌及湖塘)排污口污水的原位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和应用。通过柔性围隔对排污口污水进行导流,导流渠内自水体水面从上至下营造水生植物吸收区、高效微生物膜好氧反应区和兼性厌氧反应区,发挥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高效生物载体技术、高效微生物技术、微曝气技术以及生物操纵技术的综合效能,通过物理沉淀、载体吸附、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与转移作用以及水生动物消化与分解作用净化水体。本发明为鱼、螺、虾等水生动物及浮游生物提供觅食和生栖空间,提供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形成一套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投资省、占地少,不影响水面景观、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感潮河涌、湖塘排污口污水的水体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7189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5209.0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城建水务综合事务中心 , 广东顺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IPC: B01J20/20 , B01J20/0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叶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改性叶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叶生物质粉末置于强碱性溶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干燥后即可获得一次改性叶生物质粉末;再将其置于钙镁混合盐溶液中充分浸渍,直接干燥后即可获得二次改性叶生物质粉末,然后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热解处理,即可获得改性叶生物炭;其中,所述钙镁混合盐中钙镁元素总质量与一次改性叶生物质粉末的质量比为1:(5‑15),所述钙镁混合盐中钙元素与镁元素的质量比为1:(0.5‑2),所述热解处理温度为500‑700℃,热解处理时间为1‑3h。本发明所制得的改性叶生物炭能够同时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磷酸盐和重金属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1027890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310476.8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风浪海湾的多功能生态海堤生态系统,所述多功能生态海堤生态系统包括由临海侧向内陆方向依次设置的多阶式防浪坎消能人工鱼礁区、红树林及景观植物适生区、生态海堤主体工程区和生态亲水景观区,所述生态海堤主体工程区包括由临海侧向内陆方向设置的人工防浪区和仿自然生态植生框;其中,所述多阶式防浪坎消能人工鱼礁区采用防浪坎生态石笼系统构建,并叠加海草床生态系统;所述红树林及景观植物适生区以扭王字块或自然块石抛填或回淤修复,辅以开展红树林植物或景观植物适生系统重建。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生态海堤生态系统具有减缓风浪侵蚀、提高堤防护脚安全、促进滨海海岸线生境异质性与多样性、适于红树生长繁育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29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672319.8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影响河涌水流特性的原位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和系统及工法,本发明装置包括倾斜态网格结构和漂浮结构,所述倾斜态网格结构的上端悬于水面,下端固定于河涌或水塘的河床表面,使倾斜态网格结构与水流方向呈35°~60°的角度;所述倾斜态网格结构的上部悬挂碳素纤维,下部固定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缘设置有曝气结构。本发明可拦截下层水体中底泥悬浮物并加速其沉淀的同时生成自生动态膜,结合合理的曝气结构驯化河道微生物群落,并利用碳素纤维表面固定微生物对表层水体进行净化,工艺过程易于管理和控制,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工法在保证水质效果的同时不影响河涌水流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具有一定流速的城镇黑臭河涌原位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22654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68669.9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生态样品分类处理保存的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口、鱼卵采集装置、浮游动物采集装置、浮游植物采集装置,最底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鱼卵采集装置、浮游动物采集装置、浮游植物采集装置分别连接样品注射管,所述样品注射管下方分别设置样品瓶接收样品,还可以包括样品的传送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生态样品分类处理保存的系统,利用不同水生生物之间的体积大小不同,采用塔式分层过滤的形式,由上至下布置过滤孔径由大到小的过滤装置,和配套的输送及处理保存装置,实现不同水生生物样品的分类科学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