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016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1190913.0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塔机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柱坐标下施工场地的三维网格模型,并生成网格节点集合;根据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以及网格节点集合,生成障碍物点集;获取柱坐标下吊运起点的坐标以及吊运终点的坐标;根据吊运起点、吊运终点、网格节点集合、障碍物点集以及预设的吊运路径规划策略,规划吊运起点至吊运终点的吊运路径等步骤。本发明优化了集合数据结构,大幅度缩减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路径规划的效率,通过生成障碍物点集,避免人工驾驶中存在的视觉盲区问题,采用特定的启发函数,使得规划得出的吊运路径更加符合塔机工作场景和吊运逻辑,提高了吊运安全性以及效率。

    模板支架的多参数关联监测报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336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380130.1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板支架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板支架的多参数关联监测报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模板支架的施工区域选取监测点;获取所述监测点的多个监测参数;基于各个所述监测参数确定对应的报警值;根据多个所述监测参数和对应所述报警值确定报警准则;其中,所述监测参数包括面板沉降、立杆轴力、立杆倾角和整体水平位移。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模板支架监测“单参数报警”升级为“多参数关联报警”,利用多个监测参数与报警值的差异情况作为触发架体最薄弱构件破坏的报警机制判断标准,改变了以单一参数超过监测限值便判断架体处于“危险状态”的传统评估方法,可减少“误报警”的发生。

    一种管桩连接结构及其接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80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82021.6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桩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桩连接结构,包括插销、端板、套筒和钢筋,套筒设于端板的内侧表面,钢筋插入套筒远离所述端板的一端,端板上设有与套筒内径相匹配的螺纹连接孔;插销上设有外螺纹,插销的一端穿过上节管桩的螺纹连接孔以插入上节管桩内部的套筒内,并与上节管桩内部的钢筋抵接;插销的另一端穿过下节管桩的螺纹连接孔以插入下节管桩内部的套筒内,并与下节管桩内部的钢筋抵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管桩连接结构的接桩方法。本发明通过插销连接两节管桩本体内的套筒形成复合型长插销结构,将管桩端板连接处的受力传递到桩身混凝土,减少管桩连接结构端板的变形影响,提高了管桩连接结构的抗弯性能。

    一种可量化、程序化的建筑施工群塔优化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75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80093616.9

    申请日:2019-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多塔吊布置方法,包括步骤:通过编程自动从BIM模型中获取建筑轮廓线,设定禁止布置塔吊区域和塔吊基本参数;离散化建筑轮廓线,得到建筑离散化点;将建筑轮廓线向外偏移预设距离,得到塔吊布置轮廓线,离散化所述塔吊布置轮廓线,得到塔吊离散化点;根据禁止布置塔吊区域和塔吊基本参数,删除不可用的塔吊离散化点,得到塔吊可布置点;根据塔吊数量,结合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等),确定塔吊可布置工况。本发明的方法首次提出通过将建筑轮廓线和塔吊布置轮廓线进行离散化,能够量化地计算获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多塔吊可布置工况以及最佳布置工况,该方法简单可靠、耗时短、计算效率高,精确性好。

    一种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01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90913.0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塔机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A*算法改进的塔机吊运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柱坐标下施工场地的三维网格模型,并生成网格节点集合;根据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以及网格节点集合,生成障碍物点集;获取柱坐标下吊运起点的坐标以及吊运终点的坐标;根据吊运起点、吊运终点、网格节点集合、障碍物点集以及预设的吊运路径规划策略,规划吊运起点至吊运终点的吊运路径等步骤。本发明优化了集合数据结构,大幅度缩减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路径规划的效率,通过生成障碍物点集,避免人工驾驶中存在的视觉盲区问题,采用特定的启发函数,使得规划得出的吊运路径更加符合塔机工作场景和吊运逻辑,提高了吊运安全性以及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