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62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86916.2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50/08 , G06Q10/10 , G06F16/25 , G06F18/2431 , G01D21/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模板支架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板支架的监管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监管系统包括监管服务端和监测终端;结构极限状态数据库存储有所述模板支架的结构构造的极限状态数据;局部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模板支架的关键受力点处;整体采集模块设置在能够监测所述模板支架的整体情况的目标位置处;监管服务端,用于对关键物理数据和外观环境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模板支架的结构构造的监测状态数据,根据所述监测状态数据和极限状态数据对所述模板支架进行安全状态评估,得到所述模板支架的安全评估数据,并根据所述安全评估数据对所述模板支架进行监管。提高了监测精度和监测效率,克服了监测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模板支架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09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12745.6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 G01D21/02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板支架结构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将模板支架结构划分为若干个模板支架单元结构;根据预设要求在若干个模板支架单元结构中选取若干个待测模板支架单元结构;获取若干个待测模板支架单元结构的立杆轴力和水平位移,形成监测数据;基于若干个待测模板支架单元结构的监测数据,利用第一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得到模板支架结构的整体风险评估结果。本发明实现了仅根据有限的监测数据快速识别失效模板支架结构以及整体结构的安全状态,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提高了风险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98091.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节能(湖州)科技城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F18/2431 , G06F18/243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30/12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Q50/08 , G06Q10/20 , G06F119/0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的多元数据采集与融合分析方法和系统,包括:利用集成多元传感器获取目标建筑物或构筑物监测数据并传输;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建立LSTM神经网络模态参数预测模型和LSTM神经网络修正倾角预测模型,并进行训练;确定用于预测的模态参数序列和修正倾角序列,分别输入LSTM神经网络模态参数预测模型和LSTM神经网络修正倾角预测模型,得到模态参数预测序列以及倾角预测序列,并进行趋势分析和预警。本发明有效剥离环境参数对被测结构参数与预测结果的影响,利用LSTM神经网络对不同条件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被测数据进行训练和拟合,可以对被测结构时序数据的非线性演化特征进行高精度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67573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137269.5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节能(湖州)科技城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降预测方法、系统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历史监测数据,所述历史监测数据包括多源监测数据;对所述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历史数据序列;建立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LSTM神经网络沉降预测模型,将所述历史数据序列作为训练样本,对所述LSTM神经网络沉降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将所述历史监测数据输入至已训练的LSTM神经网络沉降预测模型中,输出目标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沉降预测序列,并对所述沉降预测序列进行趋势分析。本发明能够提高不同场景下沉降数据预测的准确性,实现沉降的全自动监测与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098560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68919.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杨健 , 萨德吉安.穆罕默德.阿里 , 王斐亮 , 孟嫣然 , 王星尔
IPC: F16F15/31 , F16F15/173 , F16F15/315 , F16H3/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级变速器及半主动调谐粘滞惯性阻尼器,无级变速器包括空转中心、定子、转子、输入环、输出环、行星齿轮组、电子马达;半主动调谐粘滞惯性阻尼器包括滚珠丝杠、惯性阻尼装置及无级变速器,滚珠丝杠与无级变速器的输入环连接,通过滚珠丝杠带动无级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组转动,由行星齿轮组带动无级变速器的输出环转动;惯性阻尼装置与无级变速器的输出环连接,通过输出环转动带动惯性阻尼装置转动;通过惯性阻尼装置产生可调谐的惯性粘滞阻尼;本发明无级变速器用于控制传动速度,通过无级变速器改变输入到输出角速度比,调节所产生的惯性粘滞阻尼及其频率并保持可控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623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220135.8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幕墙结构健康状态智能监测传感系统及服务端系统,该智能监测传感系统安装于幕墙结构表面,包括:传感单元、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传输单元、能源单元;传感单元用于获取幕墙结构状态变化的关键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关键信息并得到幕墙结构状态变化引起的传感数据信息;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采集到的传感数据信息,并得到幕墙结构状态信息;传输单元用于向服务端系统上报幕墙结构状态信息。本发明实现城市建筑幕墙结构监测设备的集成化和简易化,具有便携性和轻量性,同时减少对建筑幕墙结构的二次损坏,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成本高、通用性差和监测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72699.9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级封装传感器,包括:传感采集单元,所述传感采集单元采集多类数据;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藕接所述传感采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多类数据,获得监控数据;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将接收的所述监控数据传输到本地服务器或远端数据库;能源管理单元,所述能源管理单元与所述传感采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无线通信单元连接;采用系统级封装技术将所述传感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和能源管理单元封装集成一个封装芯片。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无线既有传感设备存在监测效果较差,适用性低、续航差的技术问题,解决了小型化、长续航、无线组网三大关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8560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1268919.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杨健 , 萨德吉安.穆罕默德.阿里 , 王斐亮 , 孟嫣然 , 王星尔
IPC: F16F15/31 , F16F15/173 , F16F15/315 , F16H3/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级变速器及半主动调谐粘滞惯性阻尼器,无级变速器包括空转中心、定子、转子、输入环、输出环、行星齿轮组、电子马达;半主动调谐粘滞惯性阻尼器包括滚珠丝杠、惯性阻尼装置及无级变速器,滚珠丝杠与无级变速器的输入环连接,通过滚珠丝杠带动无级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组转动,由行星齿轮组带动无级变速器的输出环转动;惯性阻尼装置与无级变速器的输出环连接,通过输出环转动带动惯性阻尼装置转动;通过惯性阻尼装置产生可调谐的惯性粘滞阻尼;本发明无级变速器用于控制传动速度,通过无级变速器改变输入到输出角速度比,调节所产生的惯性粘滞阻尼及其频率并保持可控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50320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199463.0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杨健 , 萨德吉安.穆罕默德.阿里 , 王斐亮 , 孟嫣然 , 王星尔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主动调谐质量惯性阻尼器,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板、中间板和底板以及垂直设置于中间版和底板之间的半主动惯量阻尼器,顶板和底板之间固定有垂直设置的第一钢棒~第六钢棒;半主动惯量阻尼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可变惯性件、第二可变惯性件、第一弹簧~第六弹簧以及附加质量件;第一弹簧~第六弹簧套设于第一钢棒~第六钢棒上并固定于中间板和底板之间,第一可变惯性件和第二可变惯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中间板和底板上,附加质量件固定于中间板上,第一弹簧~第六弹簧、第一可变惯性件和第二可变惯性件通过平行设置的顶板和中间板以串联的方式连接至附加质量件。本发明可以在宽频率激励范围内实现理想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927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48397.7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外饰面安全风险数字化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集成传感器,所述集成传感器采集外饰面安全状态的传感数据,并将所述传感数据进行传输;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传感数据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预警。本发明具备长期值守以及无线传输能力,同时采用多种传感器同步进行外饰面监测,通过云服务器中数据库匹配以及人工智能方法分析,优化评估准确率,实现多维度、全时段实时外饰面健康状况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