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8937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177225.9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沉积物采样领域,特别是一种海底软质泥层沉积物自动采样装置及方法。包括收集机构和采样执行机构,收集机构设置在基板上,收集机构一端的底部设有采样执行机构;收集机构包括采样管Ⅰ、采样管Ⅱ、采样管Ⅲ,采样管Ⅰ、采样管Ⅲ均为竖直方向设置,采样管Ⅲ的底端呈封闭状,采样管Ⅰ的底部设有采样执行机构和吸入口,采样管Ⅰ、采样管Ⅲ的顶端之间通过采样管Ⅱ连接;所述采样执行机构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与收集机构连接,壳体的底部下方设有进样口,进样口呈喇叭状,壳体内部设有机构舱和样品运移舱,所述机构舱内设有探杆、换向部、连杆部和膨胀密封部。其响应速度快,采样保真度高,结构简单且稳定,体积小,成本低,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53052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896316.3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井下长周期流体通量监测装置和方法,井下长周期流体通量监测装置包括第一装置和第一封隔器,第一封隔器采用第一微径软管和第二微径软管吸收主流管道的流体和示踪剂并分层显示,以实现计算长周期的流体通量;所述第一封隔器用于膨胀封隔目标区域,使得第一封隔器下方流体通过第一封隔器的孔全部进入至主流管道中,提高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加入第二装置和第二封隔器和第一装置以及第一封隔器串联使用,可对所计算的流体通量结果进行对比。
-
公开(公告)号:CN11358834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897407.9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流体通量监测和流体样品采集的装置和方法,第一微径管道和第二微径管道向主流管道吸收流体和示踪剂,在第一微径管道和第二微径管道中收集流体样品,在回收第一微径管道和第二微径管道后根据不同时段所存储的流体样品和示踪剂的浓度计算不同时间段的流体通量。本发明结合了包括向上渗透的流体以及向下渗透的流体样品采集和通量监测,提高了研究效率,能还原出当时的流体移动情况和大小,并且本发明能对长周期的流体进行样品采集和通量监测,在长周期过程中无需时刻关注,并且最终所得到的流体通量检测数据也较为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3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905619.7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水取样器,包括气囊、气体发生装置、控制器、取样系统、基体,气囊连接在基体上,控制器、取样系统均连接在基体上,气囊连通气体产生装置,气体产生装置用于产生气体并排出至气囊中使基体上浮,取样系统用于在海水取样器上浮至水面之前收集海水样品,控制器分别和取样系统、气体产生装置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气体产生装置和取样系统运行。本发明为无缆作业方式,自主完成下潜与浮出,可下潜于深海之中,无需专用的船载设备投放与回收,不占用过多船时。另外气体发生装置以化学物质反应方式产生气体完成浮力调节,对化学物质可控度高,易于控制浮力。取样系统也简化了部件结构,减少使用易损坏的复杂电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689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177225.9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沉积物采样领域,特别是一种海底软质泥层沉积物自动采样装置及方法。包括收集机构和采样执行机构,收集机构设置在基板上,收集机构一端的底部设有采样执行机构;收集机构包括采样管Ⅰ、采样管Ⅱ、采样管Ⅲ,采样管Ⅰ、采样管Ⅲ均为竖直方向设置,采样管Ⅲ的底端呈封闭状,采样管Ⅰ的底部设有采样执行机构和吸入口,采样管Ⅰ、采样管Ⅲ的顶端之间通过采样管Ⅱ连接;所述采样执行机构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与收集机构连接,壳体的底部下方设有进样口,进样口呈喇叭状,壳体内部设有机构舱和样品运移舱,所述机构舱内设有探杆、换向部、连杆部和膨胀密封部。其响应速度快,采样保真度高,结构简单且稳定,体积小,成本低,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14616369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022180.9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钻具,包括钻头基体,以及安装在钻头基体上的牙轮和刀翼,牙轮和刀翼均设置有若干组,各组刀翼间隔地固定安装在钻头基体的上部,在各个相邻两个刀翼的间隔处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牙轮,刀翼包括上端和侧端,刀翼上端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前端切削齿,刀翼侧端表面涂有保颈涂层,在保颈涂层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侧端切削齿,侧端切削齿相对于保颈涂层向外凸出,牙轮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锥形状切削齿,牙轮上的各个锥形状切削齿形成的作业端面高于刀翼上的各个前端切削齿形成的作业端面。本实用新型可避免传统钻头的PDC复合片失效问题,并且有效增强钻头耐磨性和减小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606814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00406.3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岛礁地下淡水边界变化研究用模拟装置,涉及降雨入渗和淡水透镜体技术领域,包括试验箱,所述试验箱正面设置有观察窗,并上部驱动安装有升降淋雨结构,所述试验箱背面安装有机箱,且机箱上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并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机箱与试验箱之间贯穿驱动连接有多功能分隔机构;本发明中的试验箱通过多功能分隔机构,即可作为单一的大型试验区域进行淡水边界试验,也可通过多个伸缩分隔板作为较小的试验区域,可进行多组不同土样级配或密度或层数的淡水边界试验,无需频繁更换土样,大大加快试验进度,且每个伸缩分隔板中设置有渗水结构,试验箱倒入土样后可快速将内部土样浸湿,消耗时间短,提高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01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474359.1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能能量收集与转化装置,包括防护舱、系于海底固定的稳定模块、执行模块、输出模块和浮力结构;稳定模块始终正对海浪方向并处于授能位置,稳定模块接受海浪冲击将波浪能收集并转化为机械能传递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输入端与稳定模块连接,执行模块输出端与输出模块连接;稳定模块安装在防护舱下部,执行模块位于防护舱内部,输出模块安装在防护舱上,输出模块与外接发电装置连接;浮力结构安装在防护舱下部。本装置结构紧凑,可时刻迎着海浪方向,增强接受海浪的能量,具有多个自由度,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装置可靠性强、寿命长,结构实现模块化,扩展性强,应用范围广,过程控制简单,成本低,易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和商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66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1636296.7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绕射波监测海域碳封存项目CO2泄露情况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所采集到的目标监测海域的二维海面多道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基于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偏移速度分析,得到偏移成像速度;将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中,分离得到绕射波数据;把绕射波数据和偏移成像速度当做成像的输入数据,进行成像处理,得到最终的绕射波成像结果;基于绕射波成像的结果,确定CO2泄露区的范围。本发明提出利用绕射波成像来监测CO2渗漏情况,而绕射波包含地下小尺度异常体的高分辨率信息,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更好地确定CO2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630378.0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IPC: G01N29/024 , G01N29/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水听器估算海草床氧气释放量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海草区域任意横断面的两端分别设置声源和水听器,声源发射初始声学信号,初始声学信号经传播后定义为衰减声学信号,水听器接收衰减声学信号,根据初始声学信号和衰减声学信号计算海草区域的声波速度和衰减参数;在无海草区域按照S1的步骤制作量版,获得对应氧气含量的声波速度变化量和衰减参数变化量;将声波速度的偏差量和衰减参数的偏差量分别与声波速度变化量和衰减参数变化量进行对比,计算得到海草区域的氧气释放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样简单,无需大量人工,并且采样时刻间隔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