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8262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0157974.4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 A01G22/25 , A01C1/00 , A01C5/06 , A01G13/00 , A01N47/18 , A01N43/12 , A01N59/20 , A01N59/16 , A01N59/14 , A01N43/38 , A01N43/16 , A01N37/1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淮山药纵带定向冬种夏收种植方法,利用旱地、缓坡地等进行淮山药10‑11月播种种植、次年5‑6月收获的冬种夏收种植模式,步骤包括:一、淮山药种薯进行低温等抑眠处理;二、机械化开种植沟及铺设彩条带或其他硬质材料;三、种薯消毒和催芽处理;四、种薯摆放及盖土成畦或垄;五、顺畦或垄搭建简易保温性小拱棚;六、田间管理;七、采收。本发明既提高效率利用了冬闲地,为农民增加收益,又可为夏季市场空档供应大量淮山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推动淮山药种植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利用纵带定向种植技术,可利用小型机械进行种植槽开沟清土,种植与采收操作方便、节省人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98262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157974.4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 A01G1/00 , A01C1/00 , A01C5/06 , A01G13/00 , A01N47/18 , A01N43/12 , A01N59/20 , A01N59/16 , A01N59/14 , A01N43/38 , A01N43/16 , A01N37/1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淮山药纵带定向冬种夏收种植方法,利用旱地、缓坡地等进行淮山药10‑11月播种种植、次年5‑6月收获的冬种夏收种植模式,步骤包括:一、淮山药种薯进行低温等抑眠处理;二、机械化开种植沟及铺设彩条带或其他硬质材料;三、种薯消毒和催芽处理;四、种薯摆放及盖土成畦或垄;五、顺畦或垄搭建简易保温性小拱棚;六、田间管理;七、采收。本发明既提高效率利用了冬闲地,为农民增加收益,又可为夏季市场空档供应大量淮山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推动淮山药种植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利用纵带定向种植技术,可利用小型机械进行种植槽开沟清土,种植与采收操作方便、节省人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94180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57298.0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 A01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淮山药种薯定时破眠方法,步骤包括:将成熟、无病虫害、无损伤的淮山药薯块,自然晾晒后,放入库贮藏;冷藏时间根据播种时间而定。播种前7‑10天,从冷库取出进行室外晾晒后,将薯条按照要求切段,经药剂消毒处理后用化学药品诱导萌芽,将其摆放于沙堆里催芽或直接播种催芽,可在15‑20天萌动发芽出苗。本发明方法,能根据种植时间安排需要实现“定时破眠”,破眠发芽率可达90%以上,出苗率达85%以上,实现种植季节和收获上市时间的调节,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可为南方地区淮山药冬种夏收解决种源问题,也可在北方地区提早播种出苗、增加有效生育期、提高单产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303635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430276.3
申请日:2014-08-28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粉垄深旋储水保苗促长耕作方法,采用旋耕螺旋型机械对耕作区中间深耕,两侧浅耕,同时粉土,深旋松土后自然起垄,形成两侧有浅松土沟围绕,并带一定角度斜面的“T”型垄畦。在非耕区开引流渠道,垄畦上覆膜,开种植孔,并在种植孔周围建立储水凹槽蓄水保墒,同时配合施肥施药等规范化农事操作,由一体化机械一次性完成,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该耕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30%以上,作物增产40%以上,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生态平衡,在西北干旱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660091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994700.1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化开槽淮山药定向袋料结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旱地、缓坡地或宜耕草原等进行机械化开槽定向袋料结薯生态栽培淮山药,步骤包括底部半圆形槽沟开设、加设保水及舒根的松土带、种植袋料制作、淮山药种子种植、田间生态化管理、薯条采收、塑料或其它硬质材料采收后处理和同块地第二年种植。本发明采用机械代替人工完成淮山药半圆形槽的开设,方便人工简易采收或机械化采收,大幅度降低传统种植和采收均需深挖沟、费工费时的生产成本,实现淮山药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到采收的简易轻便,提高淮山药种植效率;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有利于推动淮山药的种植范围拓宽和满足原料加工产业需求,实现我国淮山药产业迅速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475673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85448.X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水稻粉垄干土摆秧生态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粉垄机械,对稻田进行干田粉垄耕作,粉垄深度25-35厘米,经粉垄后的稻田土壤保持干水状态;2、在水稻移栽季节,对粉垄稻田表层的土壤进行平整,使田面土壤放入水后淹水水层深浅一致;3、在水稻移栽时,在干土条件下,由人工穿鞋摆秧、轻型插秧机或摆秧机在干土田面摆放水稻秧苗;4、稻田干土摆完秧苗后,及时进行灌溉,让水稻秧苗根系在回水软土过程中自然植入土中;5、按照正常标准进行施肥和高产栽培措施管理。采用本方法,可提高栽培的劳动效率,减轻了传统插秧弯腰、手脚沾水带泥的劳动强度;还可避免人工插秧或机械插秧对秧苗根系的损伤,缩短水稻移栽的返青期时间;一次粉垄,3-4年不需深层耕翻,能保持水稻持续稳产、增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55021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46133.0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垄暗沟系统设置修复被污染土壤方法,通过粉垄耕作时,利用粉垄机械螺旋钻头一字排列,中间一根(或2根)钻头加长,在粉垄耕作过程中耕作松土层下的犁底层层面上形成凹状条沟;在粉垄过程中清沟,在沟内摆放一定厚度(如2-3厘米)的杂草或树枝条,在一块田(地)的四周,再采用人工挖沟,设置排水排污口,形成耕作松土层以下的一个排污网络系统,以利于排污;被重金属和残留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的土壤,通过天然降水或人工灌溉的浸透淋洗,随水分下沉到粉垄土壤松土层底部与犁底层交界处,再由此层面下沉到凹状条沟中,通过粉垄耕作形成的排污网络系统排除污染物,达到减污修复土地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115713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297980.6
申请日:2014-06-28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 A01G1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方法,是采用螺旋钻头机械入土垂直旋转,入土深度25-30厘米,粉垄钻土与施肥同时进行,完成后不耙田不扰动底部深层土壤,同时,后季稻种植不需再次粉垄深旋,免耕或仅进行3-4cm浅耕操作即可,保持底部土壤的层次性和透气性,配合以栽培、除草、施肥、施药、水分管理等田间农事操作。采用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改变传统耕作模式容易造成土壤环境恶化的问题,还能有效提高粉垄栽培的劳动效率,做到一次粉垄,3-4年不需深层耕翻,且能保持水稻持续稳产、增产,对于水稻耕种领域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40181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17143.9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铬火龙果和富铬甘薯的套种方法,包括种植地选择、起垄和立柱、种植、管理与施肥、摘心和授粉、采收等步骤;本发明采用火龙果和甘薯套种的种植模式,火龙果和甘薯之间对光、温、水和肥等的竞争小,实行套种后增加了地面覆盖,可以起到控制杂草的作用,甘薯根系还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火龙果的生长;本发明的富铬火龙果和富铬甘薯中的总铬平均含量已经达到富铬食物的标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其次,本发明能够合理安排甘薯和火龙果的种植密度,科学利用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省农药化肥,对于环境友好性有积极作用,符合经济生产,适合在农业上普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54225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846361.8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热带地区促进木薯开花杂交育种方法,包括选择地块、种植管理、施肥管理、调节碳氮营养水平和杂交育种,由本发明获得的木薯有性杂交新品种,具有高抗红蜘蛛、耐寒性较强、丰产性能好的特点。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种植和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