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772585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1498847.4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林业科学研究所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E03B3/02 , B01D29/085 , B01D29/03 , B01D29/56 , B01D3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集水装置,包括集水器,过滤件和引水管;所述的集水器为漏斗状;所述的集水器的下端套接于引水管内;所述的过滤件可拆卸地设于集水器内;所述的过滤件包括为中空的圆锥台;所述的过滤件的顶面和底面均布有通孔,且顶面与底面上的通孔错位布置;所述的过滤件的顶面的直径小于集水器的入口的直径,过滤件的底面的直径大于集水器的出口的直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将雨水进行收集,把降雨汇集后直接导入植物根部区域,同时还能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在干旱季节提高降雨利用效率,有效缓解缺水问题,促进林木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212677737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1499217.9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林业科学研究所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施肥装置,包括漏斗、施肥管、连接件和底座;所述的漏斗与施肥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的施肥管的下端通过连接件与底座上端的开口连接;所述的底座的四周均布设有通孔;所述的漏斗内安装有可拆卸的过滤板。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有储存肥料的作用,避免肥料被雨水冲洗,不仅减少了肥料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还降低了污染环境的风险;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在第一次施肥前挖施肥坑,无需在每次施肥前都要进行挖坑,省时省力,且可避免在干旱时期进行挖坑施肥,有效保证施肥效果,降低施肥成本;同时,在降雨量较少的季节,本装置还可以有效的将雨水收集汇聚在林木根系区域,促进林木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212188007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0787281.0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林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集坡面地表水的固定装置,包括集水箱和量水箱,集水箱位于量水箱上方;集水箱和量水箱通过连接管连接;集水箱内部设有过滤板,将集水箱分割为一级集水盒和二级集水盒;过滤板上布有通孔;连接管的进水口设于二级集水盒底部;量水箱内分隔设有一级量水盒和二级量水盒;一级量水盒由一块底板和一块布有通孔的侧板与量水箱的内壁围成,量水箱内其余部分为二级量水盒;一级量水盒设于量水箱的上方;连接管的出水口设于一级量水盒的上方;二级量水盒远离一级量水盒的一侧设有三角堰口。本实用新型可长期安装在一个固定位置,采集降水后的地表水,可带回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从而了解到水质情况,使用方便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420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09218.7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3/08 , B25J11/00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生人工林修枝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速生人工林修枝机器人包括攀爬单元、锯切单元、连接块和控制器;所述的锯切单元通过连接块与攀爬单元活动连接;所述的攀爬单元和锯切单元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连接块上并列设有两对弧形长孔;所述的攀爬单元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的弧形长孔与螺纹连接孔通过连接螺钉连接固定。本发明攀爬单元上的螺纹连接孔可与连接块上不同的弧形长孔进行连接,从而可以调整锯切单元与攀爬单元的连接角度,进而使得攀爬单元在夹持待修枝树干时,锯切单元上的导板能够紧贴树干,且可与树干圆周相切,使得修枝后树干不留侧枝茬桩,切口平滑,达到良好修枝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30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9061.6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伞房属树种新芽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伞房属树种新芽枯萎病理确定、病原菌特征测定、病理影响特征确定、育苗防治、移栽防治、栽种防治以及定期防治七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对病症区域进行切片,再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纯化获得所需的菌株,利用菌株对其进行病原鉴定,确定病症的病原菌,再测定病因的基础特征,接着确认环境特征对基础特征的影响,再对伞房属树种新芽枯萎病进行育苗、移栽、栽种以及定期防治,整体防治面涉及广,防治效果好,本发明整体的针对性强,避免防治的无效手段,为伞房属树种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伞房属树种的推广起到良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0968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27752.6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定向培育桉树中大径级目标树单株的方法,涉及森林培育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林地;选择树种;造林;抚育;追肥,通过实施中‑大径目标树单株定向栽培技术,一是延长了林木培育时间,可减少轮伐代次,降低人为活动对林地的干扰强度,增强土壤保育能力;二是培育中‑大径材将对原林分进行间伐,间伐后,改善了林木生长的生态空间,促进林木生长,同时也增强了林下光照强度,增加了林下植被的多样性,从而整体改善了林分结构单一问题,降低了病虫害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2798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9216.8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B62D57/024 , A01G3/08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生人工林智能爬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的速生人工林智能爬树装置包括可开合的环形框架、夹紧单元、驱动单元、电源和控制器;环形框架为成对的半框铰接而成,半框的开合端通过销孔和适配的保险销活动连接;夹紧单元设有四组,两两对向布置在环形框架的上方;驱动单元设有四组,与夹紧单元位置对应设置于环形框架的下方;电源为锂电池;锂电池分别与夹紧单元和驱动单元连接,为夹紧单元和驱动单元供电;控制器安装于环形框架上;夹紧单元和驱动单元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发明的夹紧单元两两对向设置,环形框架不会受到弯矩而变形,延长装置使用寿命;同时夹紧可靠,即使是截面呈椭圆形的树干也能适应,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7355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9483.7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伍琪 , 任世奇 , 李昌荣 , 邓紫宇 , 韦振道 , 陈健波 , 朱原立 , 余玉珠 , 邓玉华 , 陈升侃 , 唐庆兰 , 卢翠香 , 刘媛 , 李书玲 , 郭东强 , 庞海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种采集装置,包括采集部件和连接有触控屏幕的控制器;所述采集部件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安装在主支撑板的爬升机构、可伸缩的树种采集件、电池和单片机;所述采集部件还包括摘取树种时可往复运动的液压剪;所述电池分别连接爬升机构、树种采集件、图像采集单元和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分别连接图像采集单元、爬升机构、树种采集件;所述控制器和单片机均设有无线收发模块。本发明通过采集部件的爬升机构实现爬树,代替传统人工爬树采种,采种操作通过树种采集件实现,整个采种过程安全高效,使用时通过控制器即可实现采集装置自动爬树,操作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044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73327.2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花序桉的组培快繁方法,选择无病虫害的大花序桉优良单株进行环割促萌,当萌芽条长至1.5~2.0m时,剪取木质化枝条进行嫁接,当嫁接茎段萌芽条长至20~25cm时,剪取半木质化茎段获取外植体并进行外植体消毒处理,按顺序依次进行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Ⅰ和生根培养Ⅱ,最后将生根完全、苗高4‑6cm的生根瓶苗洗净培养基并移栽至装有基质的营养杯内。本发明采用环割促萌方式获取材料,避免伐桩容易造成大花序桉优良种质的损失,能有效保留大花序桉优良种质的同时实现大花序桉无性系高效开发;通过嫁接后再取外植体,克服了诱导难度大,诱导率低,单次诱导成功难的问题,为大花序桉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以及后期无性系培育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000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73614.3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巨桉的组培快繁方法,选择无病虫害的尾巨桉优良单株进行环割促萌,当萌芽条长至30~35cm时,剪取木质化茎段获取外植体并进行外植体消毒处理,按顺序依次进行诱导培养、继代培养、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最后将生根完全、苗高4‑6cm的生根瓶苗洗净培养基并移栽至装有基质的营养杯内。本发明建立了尾巨桉优良单株的组培体系,促进了尾巨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将尾巨桉良种推广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