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9535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461692.X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一种悬浮隧道在地震与波流联合作用下的试验模型及方法,试验模型包括试验水槽、试验模型管体、锚泊系统、振动发生及传动系统和传感测量仪器,振动发生及传动系统包括小型振动台、机械传动装置和滑动式假底,小型振动台通过承重支架安装在试验水槽正上方,小型振动台台面通过机械传动装置与滑动式假底连接;滑动式假底安装在试验水槽内;试验模型管体通过锚泊系统安装在滑动式假底上;试验模型管体一端粘贴一张白色的背景纸;所述传感测量仪器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仪。本发明实现多种地震载荷与波流载荷联合作用下悬浮隧道的动力响应试验,试验成本大幅缩减,为未来悬浮隧道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6813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82432.X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大学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地区基坑电渗防水墙及其施工方法,该电渗防水墙包括:电渗墙,其包括若干个电渗板,若干个电渗板间隔的设置于待开挖的基坑的底部,每个电渗板包括若干个相互拼接的电渗块;以及供电装置,其通过输电线与电渗墙电连接。该电渗防水墙的施工方法包括:(1)预先制作好电渗块;(2)在基坑的周边间隔地开挖工作井;(3)在每个工作井的底部将电渗块逐个顶进基坑的底部,并将所有的电渗板与供电装置连接;(4)在电渗墙通电状态下,开挖基坑,并在基坑的底部制作基坑底板,最后断开电渗墙的供电。采用本发明的电渗墙在基坑开挖时可通电防水,避免过度抽排地下水,在断电之后,可恢复地下水流向,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26863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86787.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侧墙防水结构,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围护结构层、回填土层、防水卷材层和主体结构侧墙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富水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侧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首先,基坑设计轮廓线向外侧平移,其次施工准备,再次开始施作围护结构,开挖基坑,然后浇筑主体结构,最后进行侧墙防水施工。本发明中的富水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侧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防水施工,在富水地层地质条件下的地铁车站深基坑防水效果尤为明显,避免了在施作主体结构时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对已铺设好的防水卷材造成的伤害,本发明施工难度低,减少了人员、机械以及施工方法调整的繁琐性,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34455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810380742.X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广西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振动台试验结构模型渐进式开裂破坏观测装置,包括轴心杆、观测模块、USB分线器和观测计算机,所述观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轴心杆上,所述观测模块与所述USB分线器电连接,所述USB分线器与所述观测计算机电连接,所述轴心杆沿轴向设置于隧道的中心处,所述轴心杆的两端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振动台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成本(56)对比文件孙铁成;高波;王峥峥.双洞隧道洞口段抗减震模型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9,(第07期),全文.刘礼标;王永甫;刘方;周杰.断层走向对隧道地震响应影响的振动台试验研究.振动与冲击.2017,(第21期),全文.陈继光;杨奎清;宋淑启.公路隧道工程三维模型试验中数据采集技术.建筑技术开发.2006,(第04期),全文.黄强兵;彭建兵;门玉明;闫金凯;石玉玲.地裂缝对地铁明挖整体式衬砌隧道影响机制的模型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第11期),全文.徐华;李天斌;王栋;李育枢;林之恒.山岭隧道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的三维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第09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3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61692.X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一种悬浮隧道在地震与波流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试验模型及方法,试验模型包括试验水槽、试验模型管体、锚泊系统、振动发生及传动系统和传感测量仪器,振动发生及传动系统包括小型振动台、机械传动装置和滑动式假底,小型振动台通过承重支架安装在试验水槽正上方,小型振动台台面通过机械传动装置与滑动式假底连接;滑动式假底安装在试验水槽内;试验模型管体通过锚泊系统安装在滑动式假底上;试验模型管体一端粘贴一张白色的背景纸;所述传感测量仪器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非接触式应变位移测量仪。本发明实现多种地震载荷与波流载荷联合作用下悬浮隧道的动力响应试验,试验成本大幅缩减,为未来悬浮隧道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60972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82431.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大学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流型止水帷幕,包括:墙体,其自前至后设有若干个集水腔,每个集水腔自下至上间隔的设有若干个导水机构,每个导水机构的左右两端均能够伸缩,且每个导水机构以能够上下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对应的集水腔内,所有的导水机构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行上下转动;在每个集水腔内,若干个导水机构将集水腔自下至上分隔成若干个储水腔,每个储水腔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以及两个开合装置,墙体左右两侧壁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合装置,用于打开和关闭透水孔。采用本发明止水帷幕能够减缓水流的冲击破坏,防止止水帷幕被破坏,能够控制地下水流向,具有防水、导水、蓄水和补充地下水等功能,保护地下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31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02220.5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墙面堵漏的方法,地下连续墙墙面贴近土体设置,包括以下步骤:(1)找到地下连续墙渗水点;(2)在渗水点中心处开凿引孔,引孔穿过地下连续墙,然后将带有阀门的导流管穿过引孔,导流管前端向地下连续墙内侧土体的渗水点延伸,前端部设有滤网,后端向地下连续墙的外侧延伸,导流管后端穿过封堵板,封堵板固定设于地下连续墙上;(3)在封堵板与地下连续墙接触的缝隙处注入封边材料;(4)打开导流管上的阀门,通过导流管将渗水点的水引排,然后通过导流管对渗水处进行加压注浆封堵,直至填满整个漏水处及导流管内;(5)关闭阀门即可。本发明施工方法对地连墙的破坏小,能快速有效的对渗水处墙面进行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07269283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707673.4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贯通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施工准备,超前地质预报并判断大断面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开挖所需工法;二、开始施工,据所需工法,对大断面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同时施工;三、预留贯通段,将大断面地铁车站开挖至车站端头;将区间隧道施工至车站端头5~10m时,掌子面停止向前掘进;四、端头加固,对车站端头、区间隧道和预留贯通段进行加固;五、贯通大断面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在车站端头处开挖区间隧道预留的5~10m,直至贯通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本发明提供的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贯通施工方法,在区间隧道预留出安全距离,并对贯通处进行加固,对围岩扰动小,降低了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68135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1582432.X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大学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地区基坑电渗防水墙及其施工方法,该电渗防水墙包括:电渗墙,其包括若干个电渗板,若干个电渗板间隔的设置于待开挖的基坑的底部,每个电渗板包括若干个相互拼接的电渗块;以及供电装置,其通过输电线与电渗墙电连接。该电渗防水墙的施工方法包括:(1)预先制作好电渗块;(2)在基坑的周边间隔地开挖工作井;(3)在每个工作井的底部将电渗块逐个顶进基坑的底部,并将所有的电渗板与供电装置连接;(4)在电渗墙通电状态下,开挖基坑,并在基坑的底部制作基坑底板,最后断开电渗墙的供电。采用本发明的电渗墙在基坑开挖时可通电防水,避免过度抽排地下水,在断电之后,可恢复地下水流向,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502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182703.9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埋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明确软硬地层分界线;对地层分区;对中间软弱地层区上方进行拱顶超前加固;开挖中间软弱地层区;对中间软弱地层区开挖后立即在开挖区施作临时支撑,架设拱架;对两侧软弱地层进行横向超前加固;拆除临时支撑,开挖两侧软弱地层区,对开挖处的边墙喷射混凝土,并架设第二环形拱架;开挖两侧硬岩地层区,开挖后对开挖区的边墙喷射混凝土,并设置第三拱架;拆除门式拱架,并破除中间硬岩地层;施作仰拱及二衬;循环以上步骤,直至隧道开挖完成。本发明深埋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方法能够很好的保证围岩稳定,避免拱顶沉降,保证了施工安全,并提高了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