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断层破碎带超前加固与排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481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04321.3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断层破碎带超前加固与排水结构,包括:中心排水沟;超前注浆小导管组,多个超前注浆小导管组沿着隧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环形导流管,多个环形导流管沿着隧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个环形导流管呈拱形状,每个环形导流管位于相邻两个超前注浆小导管组之间;双套管锚杆,其埋设于隧道的围岩内,每个环形导流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双套管锚杆;每个双套管锚杆内设有排水腔和注浆腔;排水腔与对应的环形导流管连通;以及横向暗槽,每个环形导流管的两端各通过一个横向暗槽与中心排水沟连通。采用本发明的加固与排水结构,集排水和注浆于一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省时省力,能够提高围岩稳定性。

    用于运河船行波全仿真模型试验箱

    公开(公告)号:CN118243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75981.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河船行波全仿真模型试验箱,包括:箱体,其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沿着所述箱体纵向的左右内侧相对设有能拆卸的模块化护岸;牵引机构,其包括牵引线,所述牵引线沿着所述航道中部设置,船模与所述牵引线连接,位于所述航道的中部;吹风机构,其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箱体上;以及降雨机构,其包括进水管以及与其连接的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位于所述箱体的上方,沿着航道均匀分布。本发明的试验箱,模拟了现实环境中的风速和降雨对船行波的影响,提高了船行波试验的真实有效性。通过预制护岸来模拟不同的航道类型,能实现在单一试验装置中研究船行波受不同航道类型、水深、航速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种导流型止水帷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0972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1582431.5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流型止水帷幕,包括:墙体,其自前至后设有若干个集水腔,每个集水腔自下至上间隔的设有若干个导水机构,每个导水机构的左右两端均能够伸缩,且每个导水机构以能够上下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对应的集水腔内,所有的导水机构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行上下转动;在每个集水腔内,若干个导水机构将集水腔自下至上分隔成若干个储水腔,每个储水腔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以及两个开合装置,墙体左右两侧壁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合装置,用于打开和关闭透水孔。采用本发明止水帷幕能够减缓水流的冲击破坏,防止止水帷幕被破坏,能够控制地下水流向,具有防水、导水、蓄水和补充地下水等功能,保护地下水资源。

    隧道排水系统环向盲管间距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84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23853.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系统环向盲管间距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隧道允许排水量Q允;建立考虑隧道排水系统细部构件的渗流计算模型;根据渗流计算模型建立二次衬砌承受水压力的表达式;根据二次衬砌承受水压力的表达式确定二次衬砌承受的最大水压力与环向盲管间距的关系;根据二次衬砌允许承担的最大水压力,确定环向盲管间距。本发明方法,使排水系统环向盲管间距设计,由定性到定量进行转化,进行有效指导设计及施工,保证隧道运营安全,解决现有环向盲管间距的设置存在的“主要依靠经验,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无法有效指导其设计及施工,威胁运营安全,导致隧道防排水体系施工的模糊性及随意性”的技术问题。

    一种地铁车站钢纤维混凝土预制轨顶风道

    公开(公告)号:CN113944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62159.2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钢纤维混凝土预制轨顶风道,包括车站中板和若干个预制轨顶风道单元,所有的预制轨顶风道单元沿前后方向依次拼接,且每个预制轨顶风道单元的顶部与车站中板的底面连接;其中,每个预制轨顶风道单元由钢纤维混凝土预制而成,每个预制轨顶风道单元包括轨顶风道外侧墙、轨顶风道底板和轨顶风道内侧墙,轨顶风道内侧墙的顶部和轨顶风道外侧墙的顶部均设有与车站中板连接的连接装置。采用本发明的预制轨顶风道单元由钢纤维混凝土预制而成,有效提升了构件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力学性能表现好,同时减轻构件重量,方便吊装和安装,提高安装的牢固性。

    一种盾构隧道洞口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64878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78337.3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盾构隧道洞口加固结构,包括加固结构本体,所述加固结构本体的内侧设有多组加固板,所述加固结构本体的外侧设有连接柱,所述加固板和连接柱配合设置,所述加固结构本体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连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多组伸缩杆。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盾构隧道洞口加固结构,有效提高盾构隧道洞口的极限承载能力和刚度,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空间狭窄、允许加固时间短等苛刻条件下实现隧道的快速加固,提高隧道洞口的加固效率,缩短隧道洞口加固工作的施工工期,降低隧道加固的工程造价,适合范围进行推广。

    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折叠式绿色隧道缓冲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63689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74455.X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折叠式绿色隧道缓冲结构,包括:两个左右平行设置的导向基座;以及若干个刚架,其中一个为固定刚架,其余为移动刚架,固定刚架横向固定于两个导向基座的后端,所有的移动刚架自后至前依次横向设置于两个导向基座上且位于固定刚架的前方,每个移动刚架能够前后移动;两个相邻的刚架之间设有一个能够前后折叠的透光板,每个透光板的透光率自后至前逐渐增大,且所有的透光板的透光率自后至前逐渐增大;每个刚架和每个透光板均呈开口朝下的“凵”形状,且所有的透光板的左右两侧的下端与地面的距离自后至前逐渐增大。采用本发明的隧道缓冲结构既能够解决空气动力学效应,又能够根据外界光照强度调整其亮度差。

    一种大断面隧道穿越纵向硬-软-硬地层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29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82704.3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断面隧道穿越纵向硬-软-硬地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认硬-软-硬地层的分界;爆破开挖两个硬岩地层的上台阶,分别预留岩柱,用锁脚锚杆对开挖区加固,并分别施作上台阶初支;在上台阶已开挖区对软弱地层加固;拆除两个岩柱,施作临时支撑;开挖软弱地层的上台阶,并施作初支和预留底部加固层;爆破开挖两个硬岩地层的下台阶,并分别预留岩柱,用锁脚锚杆对开挖区加固,并分别施作下台阶初支;在下台阶已开挖区对软弱地层加固;拆除两个岩柱和临时支撑,开挖软弱地层下台阶,施作底部初支、仰拱及二衬,并预留施工缝;重复进行以上施工步骤,直至隧道施工完成。本发明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