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征真三轴下岩石蠕变启动和加速的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11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01628.8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真三轴下岩石蠕变启动和加速的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岩石进入蠕变和加速蠕变的起点;S2、构建一个由弹性元件εe、分数阶黏弹塑元件εve和损伤分数阶黏塑性元件εvp串联的表征真三轴下岩石蠕变启动和加速的模型ε(t);S3、采用Mogi‑Coulomb三维强度准则,建立屈服函数F;S4、构建一维分数阶蠕变本构方程ε1(t);S5、采用广义胡克定律、Perzyna超应力理论,构建三维分数阶蠕变本构方程εij(t);S6、对岩石试样进行真三轴压缩蠕变试验,验证步骤S5中三维分数阶蠕变方程的准确性。本发明提出一种表征真三轴下岩石蠕变启动和加速的模型构建方法,为高应力深部工程围岩蠕变破坏灾害预测和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大断面隧道穿越纵向硬-软-硬地层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29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82704.3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断面隧道穿越纵向硬-软-硬地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认硬-软-硬地层的分界;爆破开挖两个硬岩地层的上台阶,分别预留岩柱,用锁脚锚杆对开挖区加固,并分别施作上台阶初支;在上台阶已开挖区对软弱地层加固;拆除两个岩柱,施作临时支撑;开挖软弱地层的上台阶,并施作初支和预留底部加固层;爆破开挖两个硬岩地层的下台阶,并分别预留岩柱,用锁脚锚杆对开挖区加固,并分别施作下台阶初支;在下台阶已开挖区对软弱地层加固;拆除两个岩柱和临时支撑,开挖软弱地层下台阶,施作底部初支、仰拱及二衬,并预留施工缝;重复进行以上施工步骤,直至隧道施工完成。本发明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岩石高强高脆动静特性相似的材料配制理论、方法和配方

    公开(公告)号:CN1159649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377836.4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似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岩石高强高脆动静特性相似的材料配制理论、方法和配方。首先通过分析原岩矿物成份和微观结构(原岩矿物成份和比例、矿物颗粒级配、矿物颗粒形状),结合物理力学特性(硬度、结构系数,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动弹性模量、动泊松比)以及地应力赋存环境,提出高强高脆动静特性相似理论,然后确定相似常数,得出类岩石材料物理力学目标参数,进而确定骨料、胶结剂、外加剂等;再通过均匀设计法设计配比方案,制备试样;最后测试试样物理力学参数,回归分析结果,得到目标配比。本发明提出的配制理论、方法和配方为深部硬岩工程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动力灾害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和物质基础。

    一种深埋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2502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182703.9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埋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明确软硬地层分界线;对地层分区;对中间软弱地层区上方进行拱顶超前加固;开挖中间软弱地层区;对中间软弱地层区开挖后立即在开挖区施作临时支撑,架设拱架;对两侧软弱地层进行横向超前加固;拆除临时支撑,开挖两侧软弱地层区,对开挖处的边墙喷射混凝土,并架设第二环形拱架;开挖两侧硬岩地层区,开挖后对开挖区的边墙喷射混凝土,并设置第三拱架;拆除门式拱架,并破除中间硬岩地层;施作仰拱及二衬;循环以上步骤,直至隧道开挖完成。本发明深埋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方法能够很好的保证围岩稳定,避免拱顶沉降,保证了施工安全,并提高了施工效率。

    一种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贯通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9283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707673.4

    申请日:2017-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贯通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施工准备,超前地质预报并判断大断面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开挖所需工法;二、开始施工,据所需工法,对大断面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同时施工;三、预留贯通段,将大断面地铁车站开挖至车站端头;将区间隧道施工至车站端头5~10m时,掌子面停止向前掘进;四、端头加固,对车站端头、区间隧道和预留贯通段进行加固;五、贯通大断面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在车站端头处开挖区间隧道预留的5~10m,直至贯通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本发明提供的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贯通施工方法,在区间隧道预留出安全距离,并对贯通处进行加固,对围岩扰动小,降低了施工风险。

    岩石高强高脆动静特性相似的材料配制理论、方法和配方

    公开(公告)号:CN11596493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377836.4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似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岩石高强高脆动静特性相似的材料配制理论、方法和配方。首先通过分析原岩矿物成份和微观结构(原岩矿物成份和比例、矿物颗粒级配、矿物颗粒形状),结合物理力学特性(硬度、结构系数,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动弹性模量、动泊松比)以及地应力赋存环境,提出高强高脆动静特性相似理论,然后确定相似常数,得出类岩石材料物理力学目标参数,进而确定骨料、胶结剂、外加剂等;再通过均匀设计法设计配比方案,制备试样;最后测试试样物理力学参数,回归分析结果,得到目标配比。本发明提出的配制理论、方法和配方为深部硬岩工程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动力灾害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和物质基础。

    富水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侧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6863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86787.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广西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4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侧墙防水结构,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围护结构层、回填土层、防水卷材层和主体结构侧墙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富水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侧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首先,基坑设计轮廓线向外侧平移,其次施工准备,再次开始施作围护结构,开挖基坑,然后浇筑主体结构,最后进行侧墙防水施工。本发明中的富水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侧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基坑防水施工,在富水地层地质条件下的地铁车站深基坑防水效果尤为明显,避免了在施作主体结构时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对已铺设好的防水卷材造成的伤害,本发明施工难度低,减少了人员、机械以及施工方法调整的繁琐性,降低了施工成本。

    一种表征真三轴下岩石蠕变启动和加速的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1119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601628.8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真三轴下岩石蠕变启动和加速的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岩石进入蠕变和加速蠕变的起点;S2、构建一个由弹性元件εe、分数阶黏弹塑元件εve和损伤分数阶黏塑性元件εvp串联的表征真三轴下岩石蠕变启动和加速的模型ε(t);S3、采用Mogi‑Coulomb三维强度准则,建立屈服函数F;S4、构建一维分数阶蠕变本构方程ε1(t);S5、采用广义胡克定律、Perzyna超应力理论,构建三维分数阶蠕变本构方程εij(t);S6、对岩石试样进行真三轴压缩蠕变试验,验证步骤S5中三维分数阶蠕变方程的准确性。本发明提出一种表征真三轴下岩石蠕变启动和加速的模型构建方法,为高应力深部工程围岩蠕变破坏灾害预测和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大断面隧道穿越纵向硬-软-硬地层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293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182704.3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断面隧道穿越纵向硬‑软‑硬地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认硬‑软‑硬地层的分界;爆破开挖两个硬岩地层的上台阶,分别预留岩柱,用锁脚锚杆对开挖区加固,并分别施作上台阶初支;在上台阶已开挖区对软弱地层加固;拆除两个岩柱,施作临时支撑;开挖软弱地层的上台阶,并施作初支和预留底部加固层;爆破开挖两个硬岩地层的下台阶,并分别预留岩柱,用锁脚锚杆对开挖区加固,并分别施作下台阶初支;在下台阶已开挖区对软弱地层加固;拆除两个岩柱和临时支撑,开挖软弱地层下台阶,施作底部初支、仰拱及二衬,并预留施工缝;重复进行以上施工步骤,直至隧道施工完成。本发明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