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45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36121.9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廖民传 , 刘刚 , 屈路 , 陈怀飞 , 邬蓉蓉 , 赵林杰 , 黄志都 , 李珊 , 崔志美 , 贾磊 , 胡上茂 , 胡泰山 , 吴泳聪 , 刘浩 , 梅琪 , 姚成 , 孟森 , 陈喜鹏 , 田松 , 蔡汉生 , 胡健 , 王玉贺 , 姚露露
IPC: G06T7/60 , G06V10/764 , G06V10/44 , G06V10/77 , G06Q50/06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小部件几何参数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在预置类设备点云数据中划分出电力小部件的个体实例点云数据,个体实例点云数据包括绝缘子、避雷线和相导线的点云数据;采用近邻搜索法和连通域法对个体实例点云数据进行进行数据整理,得到连通个体点云数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根据连通个体点云数据对绝缘子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绝缘子串长度;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依据连通个体点云数据对目标线进行基于特征向量几何计算,得到目标线的线中距,目标线包括避雷线和相导线。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缺乏对输电线路小部件的分析,导致其几何参数难以提取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619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36117.2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梅琪 , 胡上茂 , 刘刚 , 廖民传 , 陈怀飞 , 屈路 , 贾磊 , 赵林杰 , 陈喜鹏 , 邬蓉蓉 , 黄志都 , 刘浩 , 姚成 , 胡泰山 , 孟森 , 蔡汉生 , 吴泳聪 , 李珊 , 崔志美 , 祁汭晗 , 姚露露 , 胡健 , 田松 , 王玉贺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提出了一种新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考虑环境特征因子以及线路特征因子计算各特征因子与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关联度值,基于证据理论根据关联度计算值挖掘各特征因子与线路雷击故障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得到造成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关联规则,以此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预警及改造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8615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36119.1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胡泰山 , 胡上茂 , 廖民传 , 屈路 , 邬蓉蓉 , 刘刚 , 赵林杰 , 贾磊 , 陈喜鹏 , 刘浩 , 梅琪 , 姚成 , 孟森 , 陈怀飞 , 蔡汉生 , 黄志都 , 吴泳聪 , 田松 , 胡健 , 王玉贺 , 李珊 , 崔志美 , 姚露露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雷电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对目标区域进行时空网格划分,以确定各时空网格对应的气象数据和雷电活动数据,从而形成输入参数集,通过关联性挖掘分析获取和雷电活动具有强关联性的气象参数数据区间,进而统计各时空网格落入强关联数据区间的参数个数,利用各时空网格的参数统计结果预测各时空网格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相较于现有的雷电预警方法提升了预测的时空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58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42779.3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邬蓉蓉 , 廖民传 , 黄志都 , 屈路 , 刘鹏 , 刘刚 , 唐捷 , 贾磊 , 王乐 , 陈喜鹏 , 胡上茂 , 胡泰山 , 刘浩 , 梅琪 , 姚成 , 陈怀飞 , 蔡汉生 , 吴泳聪 , 孟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线收放卷装置,涉及电力工程输电线路领域,避雷线收放卷装置包括线缆盘、主框架以及限位组件,通过将线缆盘放在主框架上,调整主框架的高度,对线缆盘进行上下限位,然后由于线缆盘压着限位组件动作,使得限位组件对线缆盘进行前后左右的限位,以此来保证线缆盘在进行卷线动作时能够不会发生偏移。主框架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伸缩架,以及与所述伸缩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翻盖板,翻盖板能够被掀起打开,也即是一个简单的开合结构,通过上锁或者其他固定方式进行锁定。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承载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线缆盘转动方向两侧的限位桩,我方的限位组件针对线缆盘的前后左右方向设置有限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9927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53124.0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84 , G06N3/0499 , G06N3/086 ,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耐雷水平的确定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绝缘子对应的多组输入参数并归一化,得到多组归一化参数;采用多组归一化参数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当接收到海拔输入数据时,采用目标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海拔输入数据对应的先导发展模型参数;采用先导发展模型参数结合输入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形,确定绝缘子在海拔输入数据下的耐雷水平,从而提高绝缘子在各个海拔下耐雷水平的确定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818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09195.0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设备的海拔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响应针对绝缘设备的试验请求,从预设试验数据库中索引多种试验数据,并对各试验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生成中间数据;计算各中间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并选取输入数据;采用输入数据训练多种预设预测模型,并按照分别对应的评价指标选取目标预测模型;当接收到海拔数据时,采用目标预测模型预测海拔数据对应的海拔校正因数,从而降低校正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9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36120.4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屈路 , 邬蓉蓉 , 廖民传 , 刘刚 , 黄志都 , 李珊 , 贾磊 , 陈怀飞 , 胡上茂 , 崔志美 , 吴泳聪 , 胡泰山 , 赵林杰 , 陈喜鹏 , 刘浩 , 梅琪 , 姚成 , 孟森 , 蔡汉生 , 胡健 , 姚露露 , 田松 , 王玉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自然雷电观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天气预报模块识别观测点观测区域内是否有云闪和/或地闪发生来控制闪电图像识别装置的启动和关闭,若有云闪和/或地闪发生,则发出一级预警到服务器并控制闪电图像识别装置启动,在一级预警时,通过大气电场测量模块检测大气电场强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且电场发生极性反转,若是,则发出二级预警到服务器并向智能控制装置发送控制雷电参量监测装置启动的指令。解决了现有的全自动雷电观测系统雷电预警模式数据来源单一,存在误预警情况,以及雷电观测设备触发模式采用光强阈值进行触发,容易受到环境光和非视线范围内的闪电强光干扰,导致误触发和数据误存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3947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32624.7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邬蓉蓉 , 屈路 , 张炜 , 陈怀飞 , 欧阳健娜 , 刘刚 , 冯玉斌 , 贾磊 , 陈喜鹏 , 刘浩 , 梅琪 , 姚成 , 廖民传 , 蔡汉生 , 祁汭晗 , 胡上茂 , 胡泰山 , 吴泳聪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防雷接地网敷设安装定位结构,包括:防雷接地网、多个定位柱、接线盒、导电棒与接线盒上盖;防雷接地网为横竖垂直的网状结构;定位柱垂直设置于防雷接地网上;接线盒设置于定位柱上;导电棒设置于接线盒内,且穿过接线盒和定位柱电连接防雷接地网;导电棒与外部地线电连接;接线盒上盖设置于接线盒上,且接线盒上盖为十字形凸起结构;接线盒上盖的十字形结构的交叉方向与防雷接地网的交叉方向相同。通过本方案提供的定位结构,在需要为防雷接地网增加新的接地设备时,只需要找到其他的定位柱就可以通过定位柱接线盒上的十字形凸起结构精确定位到防雷接地网的位置,避免了多次重复挖掘造成的人力财力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67739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53335.X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海拔的伏秒特性校正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确定多个测试电压,在高海拔地区和平原地区下进行每个测试电压的多次伏秒特性试验,确定高海拔击穿时间、平原测试击穿电压及平原击穿时间,确定每个测试电压的高海拔击穿时间中位数,与平原击穿时间中位数,并计算校正因数,构建每个测试电压的高海拔伏秒特性散点,并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校正后的高海拔地区伏秒特性曲线。可见,通过伏秒特性试验获取平原击穿时间以及高海拔击穿时间,并以此获得校正因数,使得在构建高海拔伏秒特性散点时不仅对击穿电压进行校正,还对击穿时间进行校正,能够更贴合高海拔地区真实的伏秒特性曲线,提高了高海拔伏秒特性曲线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8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72995.X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邬蓉蓉 , 刘刚 , 黄志都 , 冯瑞发 , 唐捷 , 廖民传 , 屈路 , 祁汭晗 , 蔡汉生 , 贾磊 , 胡上茂 , 张义 , 胡泰山 , 梅琪 , 刘浩 , 姚成 , 李龙桂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变电设备防雷技术领域,公开了多重雷击下断路器过电压仿真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根据站内设备数据建立断路器过电压仿真计算模型,根据断路器所在区域的历史落雷数据确定最小落雷时间间隔和最大雷电流幅值,在模型中采用两次反击雷电流对进线段杆塔进行反击模拟,采用两次绕击雷电流对进线段导线进行绕击模拟,其中以最小落雷时间间隔作为回击间隔,根据国标推荐的最大雷电流推荐值和最大雷电流幅值设置第一次反击雷电流,并基于对应最小落雷时间间隔的两次落雷的雷电流幅值设置第二次反击雷电流和第二次绕击雷电流。本发明考虑了断路器所在区域的实际雷电流情况,使得过电压仿真计算结果能够贴合实际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