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4878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03788.8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级联结构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整流级、中间隔离级,整流级由M个混合级联模块级联而成,混合级联模块包括H桥整流模块和n个子模块,H桥整流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级联后接入电网,H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n个子模块串联后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M*n个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与之相应的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M*n个隔离模块的输出端口都作为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直流输出端口,直流输出端口根据所需电压等级和输出容量串并联。本发明特别适合于高压电变换到多端口低电压场合应用;能够满足相同直流端数量下,器件数量减少,大幅度节约成本;全模块化的结构使得容量拓展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7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303788.8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级联结构的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整流级、中间隔离级,整流级由M个混合级联模块级联而成,混合级联模块包括H桥整流模块和n个子模块,H桥整流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级联后接入电网,H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n个子模块串联后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M*n个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与之相应的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M*n个隔离模块的输出端口都作为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直流输出端口,直流输出端口根据所需电压等级和输出容量串并联。本发明特别适合于高压电变换到多端口低电压场合应用;能够满足相同直流端数量下,器件数量减少,大幅度节约成本;全模块化的结构使得容量拓展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20010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814555.X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5B13/0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线性模型学习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关于目标电力系统的第一线性模型;预设第一神经网络,第一神经网络的输入为目标电力系统第一状态变量获取到的输入变量,输出为第一状态变量对时间的导数;根据第一神经网络以及目标电力系统当前时刻第一状态变量,求出第一神经网络输出针对输入向量的偏导数,对第一线性模型进行拟合,得到第二线性模型。该电力系统线性模型学习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尤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力系统运行环境时,改善了线性微分方程系数拟合效果差的问题,进而大幅提升了电力系统线性化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13605.X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00 , G16C60/00 , G06F17/10 , G06Q50/06 , G06F119/14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直线水泥单杆的10kV配电线路覆冰受力分析方法,涉及电力防灾技术领域,包括:建立12米直线水泥单杆的三维物理模型;将三维物理模型导入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设置12米直线水泥单杆物理模型中各结构的材料属性,添加物理场并划分网格进行计算;分析得出10KV配电线路不同覆冰后12米直线水泥单杆物理模型中线路及杆塔的位移情况。本发明通过建立12米直线水泥单杆的物理模型,在有限元软件中设置材料属性,为12米直线水泥单杆施加覆冰时所受的重力载荷、覆冰载荷及风载荷等约束条件,能够判断得到导线及杆塔在不同厚度覆冰时的位移情况,为判断配电线路受覆冰影响是否会产生故障提供判断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846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28118.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探头抗干扰单相位移电流方法及结构,涉及电压传感器及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在三个区域进行内外贴铜,让三探头抗干扰单相位移电流与电力线形成等效电路;通过变换器将位移电流转换为传导电流;利用三个探头的耦合结构与线路形成差异的耦合电容,得到满秩方程组。本发明采用单相位移电流法将导体间的位移电流转为传导电流。通过三探头的耦合机构,改变两层铜箔间的阻抗值,获得在两铜箔不同阻值下装置的响应值。位移电流法的非侵入式测量方法等效于将两层铜皮短接,测量其短路电流。通过三个探头的耦合结构与线路形成差异的耦合电容,得到满秩方程组,从而消去对地电容CX的干扰实现位移电流法的抗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93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19892.3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屏蔽外壳结构及优选方法,涉及MEMS传感器领域,磁屏蔽外壳结构包括屏蔽壳,其包括收纳壁,收纳壁至少设有多个,并且多个收纳壁依次收尾相连;多个收纳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放置传感器;其中,多个收纳壁的厚度为0.5~5mm之间;多个收纳壁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5mm厚度的屏蔽壳磁场屏蔽性能最好,能够更好的屏蔽掉磁场对传感器的影响,同时还能够提高电场强度。在屏蔽壳的上面设置有一个四方形的窗口,窗口大小根据传感器的大小设置,主要是传感器用于感应电场的信号;同时在壳体的内部设计有保护和固定传感器的装置,减少外界应力对传感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7246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19900.4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氧化锌纳米线‑金刚石异质结型β辐射伏特效应核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核电池储能技术利用领域。将n型氧化锌纳米线与p型金刚石薄膜结合,放射源集成到纳米ZnO阵列和金刚石薄膜之间,从而规避宽禁带半导体的掺杂不对称问题,提高核电池对β粒子的利用效率,降低表面态的影响,降低载流子的复合率,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获得更高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0597.0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 G01R19/1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馈风电场送出线严重故障下故障方向判别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包括:获取保护安装处的测量数据;利用电压突变量进行故障选相;根据实时采样率,分别对故障相电流、记忆电压进行过零点检测;从各自的过零点开始取固定的时间窗进行相似度计算;将相似度计算结果与整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区内故障。本发明提出的判据适应于双馈风电场送出线严重故障场景,具有良好的速动、可靠性能,可有效解决比相式方向元件在新能源场景下方向误判的问题,有利于新能源送出线故障可靠切除。
-
公开(公告)号:CN1192088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904912.5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10/633 , H01M10/44 , H01M10/635 , H01M10/651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温度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嵌入式锂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构建温度调控感知模型和自适应功率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锂电池温度的精确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控。引入温度传播模型、动态电池模型和补偿因子,提高了温度预测精度和系统响应能力。采用综合热状态评价函数和创新的温度调节方法,实现了全面的热状态评估和灵活的温度控制。多层次的温度风险管理确保了系统安全性。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温度调控策略显著提升了电池寿命、安全性和性能,为电动汽车等设备提供了可靠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9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986032.7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自取能随机波动的红外机芯自适应控制方法,涉及电网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对输电线路进行电流感应式自取能,得到直流电压;利用能量管理电路采集输出功率和电压并传输至红外机芯监测装置中的数字控制器;利用所述数字控制器对所述输出功率和所述电压进行判断,调整红外机芯监测装置的运行功率,减小供电死区。本发明将自取能装置的输出功率和储能电容两端的电压作为判断依据,对红外机芯监测装置的运行功率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减小供电死区的目的;从监测装置和控制方式的角度出发,仅需要在原有的硬件系统上增加较少的额外硬件电路,降低了硬件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具有更宽泛的应用价值。
-
-
-
-
-
-
-
-
-